试论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法律法规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不断健全的法律体系在规范和促进着建筑业高效、有序的发展。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及管理模式的影响,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中国的工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在我國建筑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据统计,我国从事建筑企业的总人数达到4180多万,而其中由3500多万的工作人员是农民工和下岗工人,它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企业面对着新的挑战及机遇,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暴露出许多的深层次问题,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及经济效益。
  一、建筑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建筑管理是指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资金、设备、材料、人员等进行的综合管理学科,通过对以上施工元素的统筹安排,实现建筑管理的目标,即消耗最小的资源,使目标完成最大化,也是建筑管理的意义所在。建筑管理有多方形成,主要以授权方、承包方、建筑方等,各方之间主要是通过各方签署相应的合同来进行相互之间的约束,如:授权方与承包方的承包合同、承包方与建筑方的建筑合同等,其中以合同为相互之间的细则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体主要有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及监理咨询单位,管理主题不同,其项目管理的任务也不相同,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各方的管理内容及重点各不相同。
  二、我国建筑管理的现状
  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偏低,管理人员偏少.我国有庞大的施工工人队伍,据统计,到2008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3500多万人,有2500万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是非技术工人。中国每年建筑方面的技校毕业生只有30000人,对3500万人的建筑业来说不到1/1000。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74042个,从业人数4180.8万人,而管理人员却持续短缺。根据北京市的调查,建筑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缺口为58%。我国建筑业从业大军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队伍,再加上一些乡镇企业和乡村劳动力计算在内,那么专门人才所占比例更低。我国建筑技术工人主要生源由连个途径:1.由社会职业学校培养,2.由企业自己办技校培养。近年来由于对职业技术、技能的忽视,再加上建筑业本身工作艰苦,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很多专业知识全面的人才,又跳槽到一些效益好的科研、设计等单位。再加上企业本身因为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大,不愿意招固定工,也不愿意投资办技校。技术管理人员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的继续教育,但在很多培训仅仅为取得证书,普遍存在教条主义和流于形式。
  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建筑企业中,基本上专门人才主要集中在施工技术、财务管理、生产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但是财务、政工等行政类管理岗位专门人才从业人数所占比例较高,非生产性的岗位吸纳了过多的专业人才,使整个管理队伍人才偏重于行政管理。从建筑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来看,在我国建筑企业中,专业人才在所有职工中的比例只有15%左右,管理人员占建筑企业所有职工的比例是2%~3%左右。
  责任人不明确。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施工企业丧失了对工程实际的自主权和控制权,受制于承建企业,而承建企业又把建设工程层层转包或分包,造成政令不通和找不到具体负责人的局面。
  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建筑生产活动多不安全因素多、工作危险性大,而且多为露天高空作业,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存在很大的威胁,严重制约着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据分析,有一半以上的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甚至有的员工违章操作、冒险蛮干。据统计,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并且不具备专业技能,2. 层层分包,以包代管,安全管理环节脱节,导致安全管理强度层层递减,3.监管部门力度不够.监督流于形式,安全制度形同虚设。
  三、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业是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异军突起呢?
  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我国建筑业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建立了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及《注册建筑师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主体,以建设部门为主颁布的大量部门规章为辅助和补充的建筑法律规范体系,在建筑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建筑行业高效、有序的良性发展。但是有些施工企业管理层法制观念淡薄,刻意逃避政府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要加强企业自身项目成本的规范管理和严格抽查;要将企业项目承包行为与诚信经营的记录结合起来考量;要对全面落实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加大专业人才输出
  1.建筑企业应该与社会办学机构紧密结合,加大投资力度,扩宽就业前景,提高工作待遇。一方面,企业应该为就业者提供良好的就业大环境,从待遇、环境及前景入手,加大投资,改善竞争模式,形成对就业人群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应该联合起来,扩大办学规模,加大师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才。
  2.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鱼龙混杂,学历高低不等,专业知识严重缺乏,导致整个管理队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应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学习、考试的模式,使管理队伍发挥真正的管理作用。
  3.普及安全教育,生产前先培训。现代建筑向大型化、高层化发展,施工难度与工程量在不断加大,施工现场各工种、工序的危险系数也相应增大,可是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他们自身文化程度低,对各种机械操作缺乏系统的培训,往往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实际操作。企业应该根据具体工作安排具体的、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工种分类,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减少事故的发生。
  结语:
  管理建筑施工一定要跳出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怪圈,一定要多管齐下,要技术、经济、组织三者齐头并进,使中国建筑企业走向全球。
  参考文献:
  [1]浅析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33网校论文中心
  [2]王从益.试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其他文献
第一章 总则rn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
【摘要】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状态下,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功能划分越来越细复杂化,加强工程暖通空调的设计是高层建筑一项艰巨的长期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暖通空调的使用的效果,还会使人们产生严重不满的情绪,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以上几点,本文重点对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關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电网建设中不断有高新科学技术应用其中,既使电网建设不断得到优化,又推动了电网的发展.作为我国电力销售的重要保障,配电网电力工程是维持社会稳
今年来,全球金融危机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对常德市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形势、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在各省(区、市)财政厅(局)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地方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地方考委会)的支持和协助下,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
当前,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扬州工业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盗窃罪是一种直接故意犯罪,其行为有未遂和既遂之分.1992年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盗窃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是盗窃未遂.”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深化会计师事务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进一步提高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