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方面不断发生重大改革,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措施不断地对传统模式的教学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增强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现阶段我国在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中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对策,有利于促进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以计算机系统技术与网络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趋势[1]。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重点掌握,不但能够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有用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可以明白现阶段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无法脱离信息技术,让他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将信息技术作为未来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技能。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
  1.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不足
  在高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重点都倾斜在数学、英语、语文等相对比较重要的学科课程,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考中有所涉及,已经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加入到实际的教学任务中去。然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无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同等地位,一般在学校中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基本都是一身兼多职的[2]。
  2.教学课时的设置不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总课时应当在70~140个学时,相应的折算到每一周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每周要有2~4个教学课时,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只有一个教学课时。在部分教学制度不严格的学校,每周只安排一个课时的信息技术都有可能会被其他科目的老师所挤占,安排上相对比较重要的课程,例如数学、英语、语文等。因为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教师根本无法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的章节内容在这仅有的几个教学课时里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讲解效果,大部分老师只可以在开课的前几节课中象征性地讲述一些题外话,后面阶段直接安排学生自习。
  3.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有差异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到计算机,可以熟练地使用各种计算机系统软件完成打字绘画等各种基础性的操作,然而另外一些学生因为家里没有计算机,能够接触到计算机的机会不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差异对老师的教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在他们进入高中阶段之前,他们进入计算机机房关注的只是电子游戏或者看电影、网络聊天等,很少学生会踏踏实实地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3]。
  4.信息技术的师资力量较差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国社会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标准,这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积累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标准。面对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样需要不断发展,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更新,教师的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仍然是比较传统的老师,教学方式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存在不足之处,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对策
  1.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直观认识
  对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直观认识,不能受到传统模式的升学教育观念所限制,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能够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并非是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4]。为了能够实现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分析,一方面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学习工具,将信息技术和日常阶段的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系统学习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同时,应当注重专职教师的能力培养,学校需要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基础条件,不可以因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不在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而直接忽略信息技术教学。
  2.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实行分层化教育
  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在教学课程开展之前,老师需要通过基本形式的测试与访谈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分析[5]。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将接触过计算机并且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分成一组,计算机使用较少、基本操作存在困难的学生则成为另外一组。教师根据具体的分组情况来确定适当有效的课程教学计划,比如在“Flash动画制作”这章教学中,对于计算机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提出“制作出具有观赏性的小影片”的教学任务,对于计算机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老师可以提出“掌握Flash制作动画的基本方法,设计出简单的动画”。这种分层化教育的方法有利于克服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从而形成的教学困难。
  3.灵活运用课程教材
  课程教材的作用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载体工具,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合适的学习内容,比如现阶段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没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概述,例如Word文档的实际应用,然而Word文档在学生未来阶段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都会有非常大的实际作用,老师可以适当地增添部分相关应用知识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做到灵活地运用教材、重视教材,充分有效地运用好教材,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4.认真设置练习,加入竞争模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地设置课后练习,从而能够实现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加深巩固目的,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注重多元化的分布特点,除了可以设置部分选择、填空、简答等各种基础题型,能够适当地加入部分需要进行动手操作的题目,比如“运用Excel表格计算班上各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使用计算机为自己设计一个简洁大方的个人名片”,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校可以适当地组织举办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趣味比赛,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适当地增加部分奖励机制,以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老师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误区,结合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达到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从而培养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蔡铁权.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何显平.论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10(7).
  [4]姚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5]孙丽艳.浅谈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6).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校体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深入持久地开展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目前学校体育工作仍不受重视,开展的项目较为单一,造成课外体育锻炼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现状;思考  中学阶段是人生许多重要心理素质的形成期,是中学
摘 要: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优质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环境是他们成长的依托,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速度,环境引导着他们的成长方向。  关键词:部队资源;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  在对幼儿的生活环境、活动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方面,应当多为幼儿创设适宜其良好发展和成长的环境。我们抓住这一关键期选择了开展《部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有效整合的研究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声音在呼吁将课堂还给学生。可是,究竟该如何还?却是众说纷纭,各显神通,最后都变成了形式主义,表面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紧跟新课改的步伐进行探索,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关键词:兴趣;后进生;独裁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回归。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创
摘 要:新课改以来,师生互动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提问是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当前存在着教师提问重“量”不重“质”、问答无实质性意义等问题。有效的提问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师生互动的精神和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提出问题是注意以下几点:要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问题提出方式;把握难易度,留有思考空间;善于创设利于思考的问题情境。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例谈了关于课堂师生互动中课堂提问的体会。 
摘 要:针对高中英语课堂导入呈现出公开课过于求新求奇、追求形式,而家常课亦或没有导入,抑或过于随意的现象,结合实例,重新回顾了直观刺激法、以旧带新法、亲切交谈法、对比讨论法、故事悬念法、趣味游戏法、问卷调查法等经典的导入方法及其使用范畴,并从学生实际、课堂内容、提问技巧、导入时间四个角度深入地剖析并展现了巧妙使用导入的总原则。  关键词:导入;导入方法;导入原则  一、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现状  英语
摘 要:职高本身有其特殊性,学生的基础、学力水平、学习目的等都参差不齐,而且差异很大。作为职高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信心,了解学生现状,钻研教材,创新教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关键词:职高数学;快乐教学;创新教法  在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职高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力量。职高成为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但职高本身有其特殊性,学生的基础、学力水平、学习目的等都参差不齐,
周二下午一下课,就有学生给我反映了一个问题:英语课上,班长看课外“闲书”,被老师发现,把书扔到教室门外了。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常常有学生在不感兴趣的学科或者成绩较差科目的课堂上,偷偷看“闲书”。这看似小事,也绝不是小事,这引起了我足够的重视。  我没有急于处理,而是认真思考该如何遏制这种不良行为。我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多读书有利于开阔视野,对写作有帮助,课间和周末常常给学生布
下午放学以后,小曼突然跑进了办公室。  我奇怪地问她:“放学了,怎么又跑回来了?”  她眨了眨眼睛,一边挠着脑袋,一边回答:“妈妈叫我请乔老师出去一下。”   “乔老师到综合楼开会去了。”  “哦!”听了我的话,她转身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等我下班走出校门时,意外地看到了站在学校门口的小曼和她的妈妈。  小曼妈妈热情地打起了招呼:“严老师,小曼最近上课听话不听话?”  “很乖啊!”我回答着,心里却
一、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  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将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学生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有大量的身体接触,难免会发生伤害事故。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对《关于开展全国
摘 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教育是当代人教育的基础,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个人性格、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小学数学是各科知识的基础、工具学科,是人们生活学习所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所以小学教育期间的学习尤为重要,作为人类灵魂启蒙师的小学教师的任务尤为艰巨,在课堂的教学和日常的生活中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效率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