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瓷壶70年后再现瓷都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 0周年,民革景德镇市委会与民革上海宝山区委会联合主办“小茶壶 大抗战”沪景两地民革艺术家联袂绘制“抗战胜利壶”活动,让更多的人铭记抗战历史。
  1946年,景德镇制作了多批造型别致的瓷壶庆祝抗战取得胜利,被后人称作“胜利壶”。光阴流逝,当年的“胜利壶”如今已经难觅踪迹。最近,我市的陶瓷艺术家联合上海青年书画家,共同复制“抗战胜利壶”。
  这批特型纪念瓷壶由当年的景德镇胜利瓷业公司制作,整个茶壶造型古朴小巧,壶盖顶部为一个象征胜利的拳头,壶把为镰刀,壶嘴下端有篆体“胜利”两字,如今保存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收藏,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民革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明介绍:“它的壶盖壶嘴,都跟这个抗战的因素联系起来。把创作者的心声表现出来。”
  据悉,这批“抗战胜利壶”在收藏品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一批景德镇市陶瓷艺术家和上海青年书画家、艺术家们齐聚上海宝山,按照当年的模具原样复制“抗战胜利壶”。
  民革党员、景德镇市逸仙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冯章月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一个推广文创产品的目的,通过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当时的抗战历史。”
  此次创作的“抗战胜利壶”共70把,寓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一部分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收藏,一部分将赠予台湾有关部门收藏,剩余的将向社会公开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捐献给抗战老兵。(来源:景德镇日报)
其他文献
(1)临床研究类论文的资料和方法段缺少研究年代和资料来源的描述,分组交代不清等;结果部分仅有相对数(%),而缺少绝对值。实验研究类论文的材料和方法段缺少对动物来源、饲养条件及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描述。(2)时间范围的表达不符合规范,如×年至×年,中间仍用“~”。(3)“报道”误用为“报导”。(4)“黏”与“粘”使用不当,如“粘稠”应为“黏稠”,
悠悠千载,兴亡百代,景德镇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始终是以瓷的光芒来映照的。那么,景德镇的民风民俗,便理所当然地具备了与瓷业崇拜相关的千年血脉。
摘要:通过生源分析、问卷调查,针对外来随迁子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主题阅读的做法。通过阅读环境的营造、阅读主题的梳理、阅读过程的跟进、阅读评价的激励,稳步推进主题阅读,使学生、教师、家长甚至学校影响力,在悄然改变中向更高层次提升。  关键词:主题阅读阅读环境阅读过程阅读评价  一、主题阅读的缘起  (一)生源分析  我校是一所新村配套小学,建于1991年。在二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以“白云承载
水果如何保鲜?这是个令果农和水果商头疼的问题。然而解决方法不一定复杂,在水果表面贴一种神奇的保鲜贴纸,可让水果保鲜期延长14天。这种贴纸形似普通水果贴纸,由马来西亚一
吴国平 江西乐平人,江西省技师,高级陶瓷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历,擅长青花山水系列、青花釉里红系列、高温窑变斗彩系列。艺术功
数学课堂上,主抓四个“因子”,即“一个问题研究”“一种数学表达”“一张学习单”“一次快乐体验”。这些因子相互独立,又彼此促进。其中,“一种数学表达”又被称为“表达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