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口潜力之井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初中时,我迷茫得像雾中的羔羊。心里难过,却找不到方向,那种彷徨和感伤,逐渐使我对未来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我是十足的乡下丫头,父母大字不识几个,对于我读书的事情,一直持反对态度,我小学毕业了,他们就打算让我在家干活。但我很倔强,一番闹腾之后,父亲才勉强把我送到离家较远的区重点中学就读。
  我不知道这书能读多久,所以意识里散漫得很。上课开小差,下课跟同学打打闹闹,成绩一直平平,也没有什么近期目标远大理想,混着日子罢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这不算什么。直到初二的上学期,农忙假后回到家里干活,我才意识到这样下去后果有多严重。
  五月的烈日,火辣辣的,像发烫的舌头舔在人身上。我们一家在太阳下收割麦子,我和弟弟负责割麦,父母负责将麦子拍打成颗粒。至今都记得,那种苦,就像白居易《观刈麦》里描述的那样——“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成熟的麦穗上还有又长又尖的毛刺,扎在裸露的皮肤上,针刺般疼痛。麦子拍打过程中的灰尘,扬起来,再洒下来,粘在脸上、手上,与汗水混合在一起,一抹,黑糊糊,粘腻腻的……那滋味,火烧火灼的,真是难受。
  站在烈日下,望着那长长的麦垄,总觉得怎么割都割不完。那一刻,我流着汗水想:干农活如此辛苦,如果不能挣脱“农皮”吃上“皇粮”,以后这里就是我的“主战地”了,说不定还会早早地嫁人……一想到这种没有悬念的生活,我不由得心里一阵哆嗦。
  可能就从那一刻起,懵懂中我有了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而那个年代,农村孩子要挣脱“农皮”的唯一途径,就是发奋读书,通过优异的成绩考进包分配工作的学校,毕业后成为一个领国家工资的人。
  但,想象很美好,行动又谈何容易?
  前面读书读得那么漫不经心,我所落下的功课,要想一下子补起来,还真是相当困难。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就像两只拦路虎一样在那里蹲着,怎么也跨越不过去。英语课上,我像听天书一样瞪着老师,看着老师的嘴型不断变化,那些美妙的声音,我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数学也好不到哪里去,每次考试,我都心情紧张,总觉得时间飞快,题都没有做完,铃声就响了,还急得自己满头大汗。试卷发下来,成绩一般只在及格的边缘。
  如此这般,先前的雄心就消颓了一半,加之同伴一个个地辍学了,父亲再次提出让我辍学帮衬着家里干活。每次归家,他总是唠叨田地里活儿多,人手不够,村子里谁谁读了那么多书没有考起大学,回家还不是一样干农活。
  我有些灰心,渐渐有辍学的念头。
  二
  初二下学期,我们班换了语文老师,接下来,先前的班主任生病了,新语文老师就接替了原班主任的工作。这位老师不仅人长得高大帅气,而且非常有活力和爱心。但,我就是生长在角落里的狗尾巴草,无论个性还是成绩,都没有惹人注意的地方。所以,他年轻也好,帅气也罢,活力什么的,都与我无关。我兀自低低生长着,卑微而胆怯,沮丧又落寞。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发现了我这棵角落里的“狗尾巴草”。语文课上,他的目光穿越前排的“鲜花朵朵”,一下落在我身上,然后清晰地叫出我的名字,问:“你愿意当语文小组长吗?”
  我有些受宠若惊,读初中两年来,因为成绩平平,性格又内向沉默,是很少有老师准确地叫出我名字的。这位新老师不仅能准确喊出我名字,还破天荒地赐我个“官儿”做,这可是彗星撞地球般的难得一遇,我一下子有被击晕的感觉。我惶恐地站起来,底气不足地怯怯回答:“我行吗?从来……从来没当过……”他笑了,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脸上的笑容如阳光一般明媚暖和。“你行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潜力之井,只要肯挖掘,就会冒出汩汩的清泉来哟。相信自己,因为我相信你!”
  刹那,感动如泉涌,我红着脸,使劲地点了点头。
  坐下时,我再看老师,突然觉得窗外的阳光特别明媚,斜斜地洒进教室,黑板前方就亮亮的。新老师在讲台前一边讲着课,一边在手捧语文书移动着,阳光投射在他的身上,鹅羽般轻柔、暖和,那样的场景,真是再美不过。
  三
  我从此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开始努力地学习。白天,我专心地聆听老师讲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认真地履行语文小组长的职责。晚上,我躲在校道的路灯下,恶补英语和数学,记单词、做习题,有时也在教室里偷偷点上蜡烛,看一会书,直到夜深,才悄悄回寝室里睡下。
  老师知道了,把我叫到面前,疼惜地说:“你真是用功的好孩子,但是不能那么熬,得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休息。科学地学习会更有效,比如,每天晚上临睡前和早晨起来记单词,效果更好。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自习时多做点数学练习题,这样会有很大的提高。”说完,老师拿了一叠辅导资料给我,上面有各科的知识点归纳和例题解析,还有相应的练习题。
  我得了宝似地拿回去,将辅导资料从头到尾地细细读了、记了,并将上面的练习题一题不落地做了一遍。遇到解不开的题,我照着参考答案再顺回去,基本能理清解题思路。实在有不懂的,我就跑去问相应的学科老师。每当感觉疲惫时,记起老师说的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潜力之井呢……相信自己,因为我相信你!”仿佛吃了兴奋剂似的,我感到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那段时间,我进步神速。成绩就像芝麻开花般的,节节攀升上去了。在老师的关注与鼓励下,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存在很重要,我不再是长在角落里的狗尾巴草,而是一口井,不断挖掘下去,发现自己是有清泉可涌的,并且还能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老师每周都要找我谈话一次,主要表扬我的进步,再针对我的薄弱学科给出一些学习的建议和方法。几乎每一次,他都要说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口潜力之井,只要肯挖掘,就不愁没有清泉冒上来。你有一口好井呢,使劲挖吧!”
  得他鼓励,我使劲挖,使劲挖。单词越记越多,英文阅读慢慢读得懂了,数学题也一道道能顺利做出来了。每次考试,成绩都有上升,我逐渐由班级20多名,跃升到班级前几名。随着学习成绩的提升,我也越来越自信阳光了。语文课上,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同学学习的范文,其他课上,老师发现我爱举手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越来越高。如果学校搞什么活动,我也一改过去躲在边上看热闹的态度,主动向老师争取要参加其中的项目。印象最深的是,那年“五四”青年节,老师说:“我们班出一个说相声的节目吧,谁和谁愿意去呢?”同学们都低着头不做声,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一下子举起手大声说:“我愿意!”老师又笑了:“那你就抽空再挖一挖自己这口井,试一下?”我得到了鼓励,就自编了个相声作品,找了个同学做搭档,课外活动时,就拉着她跑到学校后面的山上大声练习。没有想到的是,参加学校公演,我们居然获得了一等奖,还代表学校去参加镇上的文艺汇演,与成人组一起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从那以后,学校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认识我了,我也不再是那个胆怯自卑的“狗尾巴草”了,变成了一株乐观开朗的向日葵花,总是迎着光亮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学习成绩也自然是突飞猛进,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老师上课看我的眼睛里,经常流露出的是惊喜。中考下来,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终于如愿以偿,耍脱了“农皮”,考到了师范学校,几年后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四
  工作后,遇到类似我当年一样的自卑学生,我都会将老师的话再说给他们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潜力之井呢,只要肯去挖,就能涌出汩汩的清泉来。这话还真有神奇的魔力,那些自卑内向的学生,听了这句话后,还是挺受鼓舞的,加上我再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激励激励,他们的转变,都是明显的。
  慢慢地,我就明白,每个人都是需要被关注和鼓励的,尤其是成长中的孩子。身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把赞赏的眼光投向那些本已优秀的学生身上,更应该在心里多长一双慧眼,去发现那些因为自卑、胆怯躲在角落和阴影里的孩子,把他们从暗角之处带出来,予以爱与鼓励,他们将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不断挖掘自己,直到掘地为井,汩汩清泉不断涌出……
  (作者单位:四川江油市教育体育局)
  责任编辑 赵霭雯
其他文献
几个月前,医生告诉我,我得了腰椎病,程度比较深。看到我才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医生感叹说,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了。看看我周围的同龄人,确实有很多人被颈椎腰椎和关节痛折磨,可我们却从未体会到医生这些话的意味深长。  上大学前是沉重的中考和高考,我经常埋头做题,一坐就是一上午,没空上厕所,不敢喝太多水。因为文化课需要更多课时,学生上体育课的机会被剥夺了,临近体育考试,学校才会安排大家统一进行体育训
在素质教育中美育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有人说校园没有歌声犹如花园中没有花,因此想让花儿开得好,音乐教学就必须予以巩固、充实、拓展、提高。以提高促普及,激发广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营造全校普遍热爱艺术的氛围,这是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旨。组建艺术社团是深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实现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学生社团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生
一、理念缘起  教育,在现代化、全球化和行政化的大背景下,受到现代工业体制、市场逻辑和社会分工的侵蚀,其目标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被忽视和遗忘。表现出简单的机械化、浮躁性的外在化、直接的功利化,其结果表现为信仰的淡漠和心灵的缺失,导致了人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不和谐。教育应在人性和哲学的视野中对教育和人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在本真状态下揭示教育与人的始源性关系,使教育真正归属于人,而不是成为达到外在目的的
一  将教育类书籍列为自己的必读书目是近几年的事情。  一为纠偏、戒躁。由于被一套完全与自己格格不入的话语系统打蒙,加上当时的《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也确实存在注水现象,使得很多一目了然的道理,被说得臃肿不堪,且与教学实践隔着好大一截,所以读师范那会儿疯狂背诵,梦呓似的将之对付及格后,便不再理睬它们了。这种因一两本书不合己意而否定整个门类书的偏激与浮躁,自然难以登堂入室。  二为验
孕育自由与爱的乐园    台湾第一个男幼儿教师粘峻熊(大家都喜欢叫他粘巴达)十年磨一剑,写出了《我和我的那些小野兽》。一看书名就充盈着浓浓的爱意,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起这么亲切幽默的名字。  掩卷长思,我仿佛看见一群可爱的小朋友跟着一个孩子王在开心地玩耍,在尽情地享受着童年。我兴致勃勃地跟先生描绘我的宏伟蓝图:以后我也要开一家森林幼儿园,就在我们老家的双岛林场里。我可以带孩子们去海边钓鱼、玩耍,在林
经典,总以一种迥异的素朴与温情,履越尘淀的沧桑,带给我们弥读弥新的感知与洗涤。近日,捧卷着薄薄却又厚重异常的《学记》,一袭跫音,携着杏林中的缕缕馥韵,猛然而沉稳地追问着我的教学履历、叩问着我的教育考量。或许,这些关乎逝去,但细品其里,却又紧紧地系牵着未来。  一、知困:以一种卑微仰望  以前,总骄傲地以为:“知困”,是一种习惯。  《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散文,是至情至真的一种文学,直言我志,直抒我情。所以,当我们阅读一篇散文作品的时候,首先入心的不是像小说里所展现的纷纭复杂的人生画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而是一颗至诚至挚、至纯至真的心灵在瞬间开启时溅起的感情浪花,让人或欣喜或潸然,或感动或义愤,在情感的洗礼中得到思想与智慧的启迪。散文教学,就应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情动辞发,情满课堂。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
“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名字取自《诗经》的屠呦呦似乎注定与青嵩有着不解之缘。2015年10月,这位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在85岁高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奖零的突破,使全国人民大受鼓舞,也再一次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屠呦呦曾说,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了她灵感和启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中国的
近几年,我所阅读的教育著作百本有余,而一线数学教师写的著作却较少能够读到。看到《小学数学教师五项修炼》这本书,出于对同行出书的好奇,我先细细地研究了一下整本书的目录,想对整本书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再进行细读。读完目录,第一感觉便是,这本书是作者从教以来自己教育生活的见证,是作者由一位新手到专业教师的成长见证。  全书共分了五个章节来写小学数学教师的五项修炼。第一项“读懂孩子”,第二项“理解数学
《冰雪为何阻不断我们的回家路?》清晨,一则新闻让我感慨万千——  江西余干县一个名为余依婷的初一女生在日记中写道:“爸爸妈妈,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们了,你们是不是有了妹妹就不要我了?”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小依婷说,每当下雨下雪的时候,看到同学的爸爸妈妈来接同学,送衣服和雨伞,她就躲在角落里偷偷流泪。“每次我都把自已的感受用日记写下来,等爸爸妈妈回来就给他们看,每次妈妈看完后都会流泪”。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