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物质、污染物……你究竟喝了什么?
可还记得原本随身携带,让你解渴而且免费的饮水杯?那似乎已成了绝响。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各地办公室、飞机上、商店、住家和餐厅无所不在的瓶装水。这种水清爽、没有热量、便于携带,比起有些地方的自来水好喝,且远比加糖汽水有益。不过,渐渐也有人质疑瓶装水及其容器是否卫生,或者是否最起码比自来水卫生;此外,是否值得为了方便而承受环境所遭受的冲击。
瓶子里装了什么?
瓶装水的商标名称让人产生美好联想,标签上描绘田园景色,让我们深信这种水是周遭最纯净的水。NRDC(一个致力保护健康和环境的非营利机构)专家艾瑞克·高德斯坦说:“其实,不应该就这么认定瓶装水比自来水受到更严格的规范,或有更好的处理,或者更安全。”
的确,有些瓶装水产自冒气泡的泉水和其它天然原始的水源。但有超过25%的瓶装水其实来自城市供水系统。这些水经过处理、净化,然后卖给我们,价格往往涨了1000倍。
今年起,百事可乐旗下的Aquafina开始在标签上注明它卖的水来自公共水源。雀巢公司的Pure Life瓶子上,也将标示分别来自公共、私人,或是深井水源。可口可乐旗下的Dasani在网站上公开承认产品取自本地水源,标签上却未注明。
品牌标签顶多造成误导,最糟的情况则是欺骗消费大众。美国一件恶名昭彰的案例是:某一口井位在有害废弃物处理场附近,业主将井水卖给许多瓶装水业者,而这些瓶装水公司至少有一家将产品标示为“泉水”。另一个案例则是一种标榜“纯净冰河水”的产品,实际来自阿拉斯加某个公共自来水厂。
明尼亚波利斯市民莉萨·雷维吉几年前便不再喝瓶装水,部分原因是她发现许多品牌的瓶装水来自都市供水系统。她说:“一加仑瓶装水的价格比一加仑汽油还贵,而你几乎可以免费从水龙头里得到一样的东西。我既然抱怨汽油太贵,为什么还要花这个冤枉钱?可怪了,从来没听到任何人抱怨瓶装水的价钱。”雷维吉说,她现在只喝过滤的自来水。
此中争议不单是自来水与瓶装水的比较;大部分人两者都喝,都知道应该多喝水。但他们也许不知道,有些瓶装水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纯净。NRDC1997年对分属103种品牌的1000多种瓶装水做了测试,是近来针对瓶装水卫生规模最大的测试报告。该组织说,大部分瓶装水没问题,但他们发现有1/3的品牌,都至少有一种产品样本含有超过政府或业界标准的细菌或化学污染物,其中包括致癌物。报告发表以来,相关规定并未出现重大变革,而瓶装水业者也未彻底改变他们的作业方式,因此危险仍可能存在。
在美国,瓶装水的确有安全规范,执行起来却不容易。环境保护局负责规范自来水,瓶装水则由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监督。然而据NRDC指称,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管不到在同一州内包装、销售的瓶装水,因此有大约65%瓶装水(包括冷饮机所使用水罐的内容物)都不受该局规范。因此,检测工作就得靠各州,但NRDC发现各州往往没有适当资源来监督瓶装水,有一个州甚至连一名负责这项工作的全职人员都没有。
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要求瓶装水业者定期检测水中的污染物,但该局认为瓶装水属于低危险产品,因此这类工厂不会每年都受到检查。
塑料的问题
大部分瓶装水装在“聚对苯二甲酸乙烯酯”瓶子里,瓶底标示数字“1”、PET或PETE。美国化学学会环境化学部门前任主席肯恩·史密斯博士说,这种瓶子大体上还算安全。但也有专家认为,这种塑料瓶在炎热或温暖的温度下储存,可能释出化学物质进入水中。
新泽西州居民布兰达·戴克过去常大量购买瓶装水,并存放在房子地板下方的空间,因此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一位经营天然食品店的朋友最近警告她,说塑料瓶可能释放出化学物质。为此,戴克已停止购买瓶装水,回过头来饮用自来水。“自来水必须再处理,但我宁可这样做,以确保孩子健康。这就是最大的原动力。”
存放空间温度过高并非唯一潜伏的危险,还包括周围存放的其它物品。专家建议不要将水存放在车库里,或是瓦斯炉、杀虫剂等化学物品附近,因为这至少可能会影响水的味道。
如何携带瓶装水也要注意。许多人把放在热烘烘汽车车厢里的瓶装水拿起来便喝,这种做法也暗藏危机。
史密斯说:“把瓶装水留在车子里会改变化学平衡,导致塑料物质进入的速率加快。”纽约州22岁大学生艾美·道雷得知上述风险后非常担忧。她说:“我从不喝瓶装水,因为我知道自来水既干净又卫生,但我过去常用原本装汽水或果汁的塑料瓶装自来水带在身上。”现在她使用不锈钢水壶,或以杯子在水槽装水。“无论如何,能减少使用塑料总是好的。”
同时,专家也针对某几类特殊化学物质发出警讯。制造PET所使用的锑便是潜在的毒性物质。2007年,德国科学家发现装在瓶子里的水存放越久(无论在商店里,还是在你家里),产生的锑就越多。高浓度的锑可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
2007年夏天,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有个委员会一致认定,聚碳酸酯(用来制造冷饮机水罐、运动水壶等硬塑料制品,但不同于PET)中的一种化学成分“双酚A”(bisphenol A),可能导致胚胎、婴儿,以及小孩神经与行为方面的问题。该院赞助的另一个研究小组则认为“双酚A”危害比这还大;成年人暴露在“双酚A”下。脑部、女性生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都可能受影响。
环境损害
此外,瓶装水对环境也有影响。
NRDC专家珍妮·鲍尔斯说:“瓶装水的生意越做越大,结果是对环境带来多方冲击,而这种冲击只要打开水龙头就可避免。”我们致力于减少石化燃料消耗,瓶装水却令这种消耗增加。制造PET必须用到原油,而我们使用的塑料瓶越多,便需要更多原油来制造新瓶子。为了装满、运输这些瓶子,还得燃烧更多石化燃料。
有些品牌的水来自数千英里外,运送这些瓶装水,就造成碳污染流入水中,或排到空气中。
还有就是水本身的浪费。根据奥勒冈州立大学水与河川流域研究所托德·贾维斯博士的计算,光是制造空瓶子,全球每年就要用掉720亿加仑的水。处理并过滤自来水以便装瓶出售的工序,造成更多浪费。有人估计过,为了制造你在商店货架上看到的1升瓶装水,工厂就得用掉2升水。
瓶装水吸引消费者的主因之一,正是那些携带方便、用过即丢的瓶子。然而,根据容器回收研究所估计,这类瓶子回收再利用的机会不到20%。其余都被我们丢弃在海滩、路边、垃圾掩埋场里,并待上1000年左右。雀巢等部分瓶装水业者正尝试让自己变得较“绿”,推出较轻的瓶子,减少使用塑料可达30%。
这是好的开始,但业者——我们也一样——还得更努力才行。
(责任编辑 王克峰)
可还记得原本随身携带,让你解渴而且免费的饮水杯?那似乎已成了绝响。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各地办公室、飞机上、商店、住家和餐厅无所不在的瓶装水。这种水清爽、没有热量、便于携带,比起有些地方的自来水好喝,且远比加糖汽水有益。不过,渐渐也有人质疑瓶装水及其容器是否卫生,或者是否最起码比自来水卫生;此外,是否值得为了方便而承受环境所遭受的冲击。
瓶子里装了什么?
瓶装水的商标名称让人产生美好联想,标签上描绘田园景色,让我们深信这种水是周遭最纯净的水。NRDC(一个致力保护健康和环境的非营利机构)专家艾瑞克·高德斯坦说:“其实,不应该就这么认定瓶装水比自来水受到更严格的规范,或有更好的处理,或者更安全。”
的确,有些瓶装水产自冒气泡的泉水和其它天然原始的水源。但有超过25%的瓶装水其实来自城市供水系统。这些水经过处理、净化,然后卖给我们,价格往往涨了1000倍。
今年起,百事可乐旗下的Aquafina开始在标签上注明它卖的水来自公共水源。雀巢公司的Pure Life瓶子上,也将标示分别来自公共、私人,或是深井水源。可口可乐旗下的Dasani在网站上公开承认产品取自本地水源,标签上却未注明。
品牌标签顶多造成误导,最糟的情况则是欺骗消费大众。美国一件恶名昭彰的案例是:某一口井位在有害废弃物处理场附近,业主将井水卖给许多瓶装水业者,而这些瓶装水公司至少有一家将产品标示为“泉水”。另一个案例则是一种标榜“纯净冰河水”的产品,实际来自阿拉斯加某个公共自来水厂。
明尼亚波利斯市民莉萨·雷维吉几年前便不再喝瓶装水,部分原因是她发现许多品牌的瓶装水来自都市供水系统。她说:“一加仑瓶装水的价格比一加仑汽油还贵,而你几乎可以免费从水龙头里得到一样的东西。我既然抱怨汽油太贵,为什么还要花这个冤枉钱?可怪了,从来没听到任何人抱怨瓶装水的价钱。”雷维吉说,她现在只喝过滤的自来水。
此中争议不单是自来水与瓶装水的比较;大部分人两者都喝,都知道应该多喝水。但他们也许不知道,有些瓶装水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纯净。NRDC1997年对分属103种品牌的1000多种瓶装水做了测试,是近来针对瓶装水卫生规模最大的测试报告。该组织说,大部分瓶装水没问题,但他们发现有1/3的品牌,都至少有一种产品样本含有超过政府或业界标准的细菌或化学污染物,其中包括致癌物。报告发表以来,相关规定并未出现重大变革,而瓶装水业者也未彻底改变他们的作业方式,因此危险仍可能存在。
在美国,瓶装水的确有安全规范,执行起来却不容易。环境保护局负责规范自来水,瓶装水则由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监督。然而据NRDC指称,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管不到在同一州内包装、销售的瓶装水,因此有大约65%瓶装水(包括冷饮机所使用水罐的内容物)都不受该局规范。因此,检测工作就得靠各州,但NRDC发现各州往往没有适当资源来监督瓶装水,有一个州甚至连一名负责这项工作的全职人员都没有。
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要求瓶装水业者定期检测水中的污染物,但该局认为瓶装水属于低危险产品,因此这类工厂不会每年都受到检查。
塑料的问题
大部分瓶装水装在“聚对苯二甲酸乙烯酯”瓶子里,瓶底标示数字“1”、PET或PETE。美国化学学会环境化学部门前任主席肯恩·史密斯博士说,这种瓶子大体上还算安全。但也有专家认为,这种塑料瓶在炎热或温暖的温度下储存,可能释出化学物质进入水中。
新泽西州居民布兰达·戴克过去常大量购买瓶装水,并存放在房子地板下方的空间,因此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一位经营天然食品店的朋友最近警告她,说塑料瓶可能释放出化学物质。为此,戴克已停止购买瓶装水,回过头来饮用自来水。“自来水必须再处理,但我宁可这样做,以确保孩子健康。这就是最大的原动力。”
存放空间温度过高并非唯一潜伏的危险,还包括周围存放的其它物品。专家建议不要将水存放在车库里,或是瓦斯炉、杀虫剂等化学物品附近,因为这至少可能会影响水的味道。
如何携带瓶装水也要注意。许多人把放在热烘烘汽车车厢里的瓶装水拿起来便喝,这种做法也暗藏危机。
史密斯说:“把瓶装水留在车子里会改变化学平衡,导致塑料物质进入的速率加快。”纽约州22岁大学生艾美·道雷得知上述风险后非常担忧。她说:“我从不喝瓶装水,因为我知道自来水既干净又卫生,但我过去常用原本装汽水或果汁的塑料瓶装自来水带在身上。”现在她使用不锈钢水壶,或以杯子在水槽装水。“无论如何,能减少使用塑料总是好的。”
同时,专家也针对某几类特殊化学物质发出警讯。制造PET所使用的锑便是潜在的毒性物质。2007年,德国科学家发现装在瓶子里的水存放越久(无论在商店里,还是在你家里),产生的锑就越多。高浓度的锑可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
2007年夏天,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有个委员会一致认定,聚碳酸酯(用来制造冷饮机水罐、运动水壶等硬塑料制品,但不同于PET)中的一种化学成分“双酚A”(bisphenol A),可能导致胚胎、婴儿,以及小孩神经与行为方面的问题。该院赞助的另一个研究小组则认为“双酚A”危害比这还大;成年人暴露在“双酚A”下。脑部、女性生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都可能受影响。
环境损害
此外,瓶装水对环境也有影响。
NRDC专家珍妮·鲍尔斯说:“瓶装水的生意越做越大,结果是对环境带来多方冲击,而这种冲击只要打开水龙头就可避免。”我们致力于减少石化燃料消耗,瓶装水却令这种消耗增加。制造PET必须用到原油,而我们使用的塑料瓶越多,便需要更多原油来制造新瓶子。为了装满、运输这些瓶子,还得燃烧更多石化燃料。
有些品牌的水来自数千英里外,运送这些瓶装水,就造成碳污染流入水中,或排到空气中。
还有就是水本身的浪费。根据奥勒冈州立大学水与河川流域研究所托德·贾维斯博士的计算,光是制造空瓶子,全球每年就要用掉720亿加仑的水。处理并过滤自来水以便装瓶出售的工序,造成更多浪费。有人估计过,为了制造你在商店货架上看到的1升瓶装水,工厂就得用掉2升水。
瓶装水吸引消费者的主因之一,正是那些携带方便、用过即丢的瓶子。然而,根据容器回收研究所估计,这类瓶子回收再利用的机会不到20%。其余都被我们丢弃在海滩、路边、垃圾掩埋场里,并待上1000年左右。雀巢等部分瓶装水业者正尝试让自己变得较“绿”,推出较轻的瓶子,减少使用塑料可达30%。
这是好的开始,但业者——我们也一样——还得更努力才行。
(责任编辑 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