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已达到了较广的范围,例如对汉字、传统图形意象、浓厚民族色彩、传统谋篇布局等的应用,但仍处于徘徊状态。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现代,创作真正一流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平面设计;应用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网络时代迅速来临,各种文化理念不断相互碰击之时,如何立足现代,深挖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底蕴和基石,是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下面本文分几点对此进行探讨。
一、中国汉字艺术的应用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汉字中的一笔一画,充满着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
以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为例,运动奔跑的人形,酷似汉字“京”字,蕴含浓厚的中国风。从这一方面看来,它便是奥运会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的引入,并且获得极高的认同和赞誉,是中国传统文化嵌入现代平面设计一次国际性的成功案例。再比如,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标识图案,以变体的“汉”字为视觉主题,形成昂首高飞的和平鸽形象,象征汉语文化的交流与推广,右半部分是汉语中的标点符号与地球的融合,寓意汉语在世界的推广与普及将永无止境。作品将传统文化中汉字这一可视性文化符号进行解构和重组,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文化意识,颇具抽象性的内在张力。
除汉字本身的特征之外,中国书法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精粹,是在汉字的发展演变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一个字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每一种写法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和美感。若能将这些设计元素巧妙地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去,自然能进一步提升平面设计的文化底蕴,并散发独特魅力。
二、传统图形意象的应用
“《21世纪世界色彩百科全书》中对图形的概念是:‘图案画’叫‘考案画’‘意匠画’或‘工夫画’,既讲究装饰性的美感,也注意重复制作的便利。”[1]
“青铜时代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画装饰艺术、唐代的宝相花纹、中国各种民间视觉艺术以及中国历代书法图形符号等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2]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水墨画、剪纸、年画、皮影乃至脸谱等设计元素,已经被广泛应用。这些充满华夏儿女朴素审美追求和对生活无限热爱的载体,仍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研究。例如,靳埭强先生的作品很多都应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元素,他的一套“自在”系列招贴应用了传统水墨画独特的技巧和神韵,将传统文化气息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凸显东方艺术的魅力。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从其外在形式上,“主要注重的是实形(或称为正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如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中国最原始、最基本的吉祥图形‘太极纹’;由两个娃娃的头、身、手、足巧妙连接而形成的上、下、左、右都能看到四个娃娃的‘四喜人纹’”[3]等。
从其内在上看,有深厚的象征寓意。我们的祖先在图形的应用中,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表现其向往美好生活、趋吉避凶的生活态度。 当中国的设计者大张旗鼓地向国外设计学习的时候,外国的设计大师却被中国图案所迷倒。1993年,范思哲以其才华横溢的丰富想象力,巧妙地为“龙之陶”设计了一系列中西结合的艺术极品,将希腊女神与中国传统图形演绎于餐具上,瑰丽不凡、色彩鲜艳,与他的时装设计不谋而合,为中西式餐具增添一份优雅迷人的韵味。
三、民族色彩浓厚特色和传统谋篇布局的应用
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当作品的内容和色彩完美结合,一件好的作品才能诞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采用浓厚民族色彩做平面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其中各自的文化差异而避免出现不和谐因素,要注意各民族的用色习惯和禁忌,才能真正地把滋生的创意和民族特色完美结合。
而传统色彩不同的代表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脸谱,讲究色彩和谐,色彩不能太接近,不能雷同;旗袍,讲究以青、红、黑、白、黄为主;唐卡,色彩艳丽和丰富,使用大量纯度很高的色彩等等。
中国国画讲究谋篇布局,题诗的字体和位置、画面的构图、落款和印章的位置,整体都经过深思熟虑,以求保持完美统一。这是现代平面设计应该汲取的精华。还有,“以一当十”“以少用多”的精练,“疏可走马,密可透风”的对比,以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的精髓,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为现代平面设计开掘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历史源泉。但是,我国目前平面设计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仍处于徘徊状态,主要是优秀的作品太少,对传统与现代的认识不足,无法得其艺术创造的精髓。应用上更是“形”的搬抄堆砌,毫无创造性地在传统中转借或抄袭历史,从而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设计要民族化,也要现代化,更要人情化。其实,若要古为今用,关键应从古代文明特点与人文文化背景的角度切入,去区别判断传统文化在今人的审美价值上的异同点。
一言以蔽之,作为现代的平面设计师,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地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的审美需求和时代理念。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才能创作出真正一流的平面设计作品。
注释:
[1][2][3] 崔雅平、蒋小洪:《传统图形的意象美及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承》,《山西建筑》2005年第1期。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平面设计;应用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网络时代迅速来临,各种文化理念不断相互碰击之时,如何立足现代,深挖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底蕴和基石,是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下面本文分几点对此进行探讨。
一、中国汉字艺术的应用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汉字中的一笔一画,充满着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
以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为例,运动奔跑的人形,酷似汉字“京”字,蕴含浓厚的中国风。从这一方面看来,它便是奥运会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的引入,并且获得极高的认同和赞誉,是中国传统文化嵌入现代平面设计一次国际性的成功案例。再比如,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标识图案,以变体的“汉”字为视觉主题,形成昂首高飞的和平鸽形象,象征汉语文化的交流与推广,右半部分是汉语中的标点符号与地球的融合,寓意汉语在世界的推广与普及将永无止境。作品将传统文化中汉字这一可视性文化符号进行解构和重组,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文化意识,颇具抽象性的内在张力。
除汉字本身的特征之外,中国书法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精粹,是在汉字的发展演变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一个字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每一种写法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和美感。若能将这些设计元素巧妙地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去,自然能进一步提升平面设计的文化底蕴,并散发独特魅力。
二、传统图形意象的应用
“《21世纪世界色彩百科全书》中对图形的概念是:‘图案画’叫‘考案画’‘意匠画’或‘工夫画’,既讲究装饰性的美感,也注意重复制作的便利。”[1]
“青铜时代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画装饰艺术、唐代的宝相花纹、中国各种民间视觉艺术以及中国历代书法图形符号等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2]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水墨画、剪纸、年画、皮影乃至脸谱等设计元素,已经被广泛应用。这些充满华夏儿女朴素审美追求和对生活无限热爱的载体,仍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研究。例如,靳埭强先生的作品很多都应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元素,他的一套“自在”系列招贴应用了传统水墨画独特的技巧和神韵,将传统文化气息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凸显东方艺术的魅力。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从其外在形式上,“主要注重的是实形(或称为正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如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中国最原始、最基本的吉祥图形‘太极纹’;由两个娃娃的头、身、手、足巧妙连接而形成的上、下、左、右都能看到四个娃娃的‘四喜人纹’”[3]等。
从其内在上看,有深厚的象征寓意。我们的祖先在图形的应用中,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表现其向往美好生活、趋吉避凶的生活态度。 当中国的设计者大张旗鼓地向国外设计学习的时候,外国的设计大师却被中国图案所迷倒。1993年,范思哲以其才华横溢的丰富想象力,巧妙地为“龙之陶”设计了一系列中西结合的艺术极品,将希腊女神与中国传统图形演绎于餐具上,瑰丽不凡、色彩鲜艳,与他的时装设计不谋而合,为中西式餐具增添一份优雅迷人的韵味。
三、民族色彩浓厚特色和传统谋篇布局的应用
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当作品的内容和色彩完美结合,一件好的作品才能诞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采用浓厚民族色彩做平面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其中各自的文化差异而避免出现不和谐因素,要注意各民族的用色习惯和禁忌,才能真正地把滋生的创意和民族特色完美结合。
而传统色彩不同的代表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脸谱,讲究色彩和谐,色彩不能太接近,不能雷同;旗袍,讲究以青、红、黑、白、黄为主;唐卡,色彩艳丽和丰富,使用大量纯度很高的色彩等等。
中国国画讲究谋篇布局,题诗的字体和位置、画面的构图、落款和印章的位置,整体都经过深思熟虑,以求保持完美统一。这是现代平面设计应该汲取的精华。还有,“以一当十”“以少用多”的精练,“疏可走马,密可透风”的对比,以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的精髓,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为现代平面设计开掘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历史源泉。但是,我国目前平面设计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仍处于徘徊状态,主要是优秀的作品太少,对传统与现代的认识不足,无法得其艺术创造的精髓。应用上更是“形”的搬抄堆砌,毫无创造性地在传统中转借或抄袭历史,从而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设计要民族化,也要现代化,更要人情化。其实,若要古为今用,关键应从古代文明特点与人文文化背景的角度切入,去区别判断传统文化在今人的审美价值上的异同点。
一言以蔽之,作为现代的平面设计师,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地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的审美需求和时代理念。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才能创作出真正一流的平面设计作品。
注释:
[1][2][3] 崔雅平、蒋小洪:《传统图形的意象美及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承》,《山西建筑》2005年第1期。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