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师胜任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胜任力的概念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是教师个体所具备且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或价值观。根据戴维·麦克兰德的研究,我们可以将教师胜任力分为两大结构:即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基准性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对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是外显部分;鉴别性胜任力包括专业态度或价值观,是区分业绩优秀者和业绩平平者的关键因素,是内隐部分。教师胜任力隶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是教师从事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师教育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
  
  二、培养教师胜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指教师群体、外在的专业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或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师健全人格和自我实现的成长过程。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而教师成长是一个漫长、持续、动态的过程。在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由于教师的知识、技能、经验、阅历等不同,其胜任力也会不断提高和发展,并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特征。但是,作为相对稳定的一般性教师胜任力,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是具有一致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三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模式。教师胜任力包含的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才有谈其专业发展的可能,只有具备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的教师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才能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模式。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鲜剂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提升其专业精神、增强其专业修养、拓展其专业知识、优化其专业技能的过程。当前,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构建教师“专业边界”来提高教师的入职条件,同时以此表明教师的专业地位等等来实现。从眼前来看,这些“被动的专业化”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来,这并不是有效地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教师胜任力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因素,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以及学校教师管理、评聘、培训等工作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通过对教师资格的认定较容易测得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价值观往往无能为力,而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价值观则是教师胜任力的核心,是一个教师是否胜任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只有在教师教学实践中才能较好地得到检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过程。靠行政命令、靠量化管理、靠强制措施不是没有效果,只是不能持久。怎样做才能让效果最大化?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胜任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另外,教师胜任力有助于教师体验幸福,保持愉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国外有学者提出职业幸福感的精神健康模型,他认为职业幸福感由情感、抱负、自主性、胜任力四个维度构成。由此可见,胜任力的提升可以促进职业幸福感的提高,避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倦怠心理。因此,只有从胜任力视角出发,教师才能在长时期内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才能时刻保持自身专业发展的活力。
  3.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目前,我国教师聘任中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理念较混乱。随着我国教师培养体制改革和教师职业逐渐开放,更需要加强对入职教师的科学筛选。而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师评价注重专业知识和内容知识的测量,属于一种职前测验。随着胜任力研究的开展,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胜任力模型的作用之一就是找到区分优秀者与普通者的关键指标,以此确立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经过科学论证且系统化的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教师的综合工作表现。对于工作绩效不够理想的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及胜任力模型,通过培训或其他方式帮助教师改善工作绩效,达到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另外,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效果。根据胜任力模型,教师可以对照反思,认清取得高绩效的能力特征有哪些,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里,在实际工作中以此为指针,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锻炼自己,并且适时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各种培训和训练,比如专业比赛、教研活动、重大学术研讨,突破胜任力上的不足,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和改进教学工作的意愿、行为。所以说,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已经进行30多年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胜任力特征的模型建构上,特别是从静态的角度建构教师通用胜任力的模型。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优秀的教师胜任力,开发新的教师胜任力的测评技术,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并将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作者单位:江西省教学教材研究室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廖淑芳
其他文献
作为尤金·奥尼尔早期代表作品之一,揭示了现代文明中人的精神困境.根据空间理论和关于“他者空间”的概念,本文分析了中主人公扬克所处的几个社会空间的身份属性.正是由于扬
成化湖盆过渡相组(三角洲前缘与浅湖亚相)沉积特征与淡水湖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骨架砂体微相类型、分布等方面.研究其沉积控储机制,既是对湖盆沉积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也对中
介绍了2008年在喀什—乌恰地区32个测点的流动地磁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利用该数据建立了喀什—乌恰地区地磁场的曲面样条模型,绘制了区域地磁基本场分布图。以2005年中国地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而兴起的大众文化成为当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带上了大众社会印上的技术性、商业性、娱乐性和模式化与机械复制性这几个特征.本文将通过大众文化
几年前拜读了特级教师王栋生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有一段触及教师灵魂的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位教育界的佼佼者,在教学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许都能轻易解脱并且执著于自己的事业。但他遇到过的困惑,身处过的境地,却是许多语文教师正囿于其中的,且无法自拔。我扪心自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教师如此困窘,我们是否正“跪着”教书,我们
儒家和谐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命脉相传的不竭资源.儒家和谐思想强调通过修身为本促进身心和谐,推崇忠
仙人掌在西方世界早已被视为一种食物,而且是非常珍贵的养生产品。在美洲五星级酒店、总统国宴菜谱上都有仙人掌。食用仙人掌类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