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9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到乔府时,马车停了下来,宋毓棠挑起帘子往外看。丫鬟尴尬地解释道:“小姐,前面被沈家小姐挡着了。”谁都知道,宋沈两家的小姐向来不和,事事都要争一争,更别说这次在乔府赏花宴这种露脸的场合了。
  宋毓棠握了握手帕,有些恼怒,不过她到底已不是以前那个意气用事的小姑娘了,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写在脸上。她正准备下车走过去,一张俊秀的脸突然展露在宋毓棠面前,来人朝她伸出了手,风度翩翩地说:“宋小姐。”
  宋毓棠整个人僵在了原地。是的,这人正是程舜华,三年前消失得无影无踪的那个人,纵使她换上了儒雅的男装,可她那熟悉的眉眼,以及笑起来弯弯的眼睛都是瞒不过熟悉她的人的。
  宋毓棠有好些话想问她,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发不出半点声音,只得搭着她的手,从车辕上跳了下来。程舜华要比宋毓棠高一截,远远看去,倒真的像是金童玉女,天生一对。有一个翩翩公子挽着宋毓棠走,总要比沈家小姐孤身一人显得优雅许多。
  乔府大少爷乔梓含笑将她们迎了进去。宋毓棠偷偷觑着程舜华,却没看到她的脸上有什么异样。“你不想嫁给乔梓了吗?”宋毓棠心底的疑惑到底没忍住。“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今天来赏花宴的姑娘们哪个不是带着粉面见乔梓的?”程舜华依旧是笑着的,“我小时候的戏言怎能当真呢?”
  宋毓棠定定地看着她的脸,心里想的却是,果然是变了许多了,皮肤变成了麦色,眉眼也锋利了许多,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笑容了吧,干净的,纯粹的,一如既往的美好。
  程舜华挽了她一阵之后就放手了,男宾与女客去的是不同的院子,而程舜华是作为男宾来的。
  小丫鬟拉着宋毓棠小声地说:“小姐,程家可惨了,不知道是得罪了谁,每个商铺的账簿都被烧了,结果又有些不识好歹的人上门要债。那时候程小姐在京城,于是直接让家人放弃了江南的生意,到京城发展,据说受了好多苦,现在终于有些起色了。”
  三年前,程舜华一声不吭地出走,宋毓棠是生气的,所以不愿去管程家的任何消息,下面的人也會看脸色,不会将程家的消息拿到她的面前说。现在这个小丫鬟见宋毓棠似乎有想要了解程舜华的意思,赶紧把她知道的消息给说了出来。
  宋毓棠突然想哭,哪怕那都不是她自己经历的苦。
  在程舜华还在的时候,哪有沈家小姐什么事呢?乔、宋、程三家才是江南最顶尖的门第,其他的公子小姐只能沦为陪衬。
  不过起初宋毓棠与程舜华的关系也不是像旁人想象的那般融洽。初次见面的时候,她们不过都是几岁的小丫头,穿着颜色鲜嫩的绿罗裙,等大人走远了,两个人就开始互相指责对方模仿自己,宋毓棠到底是一个较为温和的人,哪里想到程舜华竟一言不合就霸道地推了她一把?两家的奶妈赶紧将二人分开。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宋毓棠提起程府就赶紧摇头,说程家小姐野蛮。
  不过都是江南的大家,总不能每次都避着。她们都喜欢绿色,撞衫也是避免不了的,程舜华一如既往,十分霸道,但宋毓棠也是个有脾气的小姐,两人常狭路相逢,互赏白眼。
  她们关系的转机缘自一场小小的闹剧。其实,其他家的小姐未必对她们两人服气,多半觉得她们是命好,生在宋家、程家才可以高人一等,因此表面上虽然恭敬,但是私下里却琢磨着整人的法子。程舜华是出了名的刁蛮,谁也不敢惹,于是宋毓棠就成了众矢之的。
  宋毓棠被人骗到了乔府的后花园,众位小姐打算把她推下水去,然后再赶紧喊人,说宋毓棠失足落水,让她在乔家出丑。就在宋毓棠以为自己在劫难逃时,程舜华出现了,她朗声问:“你们在干什么?”众位小姐知道程舜华与宋毓棠有过节,也不瞒着她:“程小姐,我们准备为你出口恶气。”可谁都没想到程舜华凶神恶煞地对众位小姐说:“是你们自己走,还是我让人把你们赶走?”众位小姐十分讶异,见程舜华一副懒得解释的样子,只得跺了跺脚,自觉地离开了。
  宋毓棠讷讷地问:“为什么帮我?”程舜华长长地嘁了一声,然后说:“你是我欺负的人,哪能被他人欺负了去?”宋毓棠明白程舜华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之后便开始跟在她身后玩耍;程舜华总是嫌弃她,却也没有阻止她靠近。等她们的关系足够好了,穿一样的裙子,也不会觉得对方讨厌了,反而会觉得欣喜,原来我们这么有默契呢。
  谁知造化弄人,待宋毓棠从乔府回来后,乔府与宋府订了亲事,是乔梓和宋毓棠的。宋毓棠呆呆地看着一抬抬聘礼,心里却想着另外一回事。
  当年,最喜欢乔梓的莫过于程舜华了,她总喜欢将自己当作乔府的女主人,否则也不会在乔家的后花园说那么霸道的话了。她们曾经在夜里偷偷溜出去看星星,程舜华指着最亮的一颗问她:“你看,那颗星星像不像乔梓的眼睛?”宋毓棠囫囵地应下,心里却想着,才不像乔梓呢,应该是像程舜华才对。
  程舜华看出了她的敷衍,拿胳膊肘捅她:“难道乔梓有什么不好吗?你不喜欢他?”程舜华理所当然地觉得,像乔梓这么优秀的人全天下的姑娘都该喜欢他。宋毓棠想了想,觉得乔梓的确是好的,不然程舜华也不会迷恋他,于是答:“应该是喜欢的。”程舜华开心地笑了起来。
  程家子嗣单薄,只有程舜华一个女儿,希望程舜华像个儿子一样,能够担当起重任,等及笄了便找一个懂事的上门女婿。程舜华跟乔梓是无缘的。可是程舜华不甘心,留书一封就去了京城,干脆利落如她本人。
  然而命运兜兜转转,她还是扛起了程家的责任。其实宋毓棠明白她为什么会放弃乔梓。江南三家看似三足鼎立,但其中的利益牵扯有不少,那年皇上想要定皇商,宋府没有这个野心,乔家与程家的利益之争最大,是谁放火烧了程家的账本,明眼人心知肚明。
  想来,程舜华也是再清楚不过了吧。倘若是外人知道了,恐怕要赞乔梓一声好手段,但是宋毓棠从来都是站在程舜华这边的,只会觉得乔梓蛇蝎心肠。宋毓棠为程舜华感到难过,她那么喜欢的一个人,带给她的只有伤害,她不得不穿上男装,担起复兴家业的重任。值得高兴的是,程舜华看起来很不错,这样已经很好了,至少她不必看着程舜华放弃自己的骄傲。   “嘿。”程舜华的脸忽然再次出现在宋毓棠的面前,在宋毓棠尖叫出声前,程舜华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她的嘴。宋毓棠缓过神来,看了看她进来的方向,没好气地说:“在外面三年,别的本事没有,倒是练成了梁上君子的功夫。”程舜华笑了笑,没反驳。
  “你来干什么?”宋毓棠问道。程舜华看着外面最后被送进来的一抬聘礼,幽幽地问:“你喜欢乔梓吗?”宋毓棠心里一紧,然后强颜欢笑:“自然是喜欢的,怎么了?”程舜华看着她的眼睛说:“没什么,只希望你能够找到让你展颜的依靠,若是喜欢,我便放心了。”她的眼睛通透,仿佛能够看穿宋毓棠的所有心事。
  程舜华说完最后一句话,又要翻窗出去。宋毓棠看着她的背影,鬼使神差地说:“你会背我上轿吗?”
  新嫁娘上轿,都是由她的兄长来背的,宋毓棠有兄长。程舜华诧异地回头看她,她解释道:“反正你以后也打算以男装示人,在我眼里,你要比我兄长好许多。”
  宋毓棠为了让程舜华能背自己上轿,与父母别扭了许久,这是她这辈子提出的最大逆不道的事情了。可是程舜华又离开了,就在她成亲前一日。这一次她没有不告而别,而是专门给她留下了一封信,大意便是让她好好跟乔梓在一起。
  宋毓棠知道程舜华是真的走了,她不再像三年之前的那个小姑娘,天天守在程府的门口,以为下一秒程舜华就能从里面跑出来。
  宋毓棠嫁给了乔梓,整个江南张灯结彩。一年之后,程舜华收到了包裹,里面都是式样崭新的绿罗裙,还有一封信,自然是宋毓棠写的。她说,买新的裙子时,便会想着给你留一条。许久没见你穿绿罗裙了,可否再为我穿一遍?
  程舜华请人去江南打听消息,得知乔府夫人宋毓棠大义灭亲,把乔家官商勾结、私自开矿等的证据呈到了皇上面前。皇上念宋毓棠首告有功,想奖励她,却得知她已出家为尼。
  程舜华不知道,而宋毓棠早已明白,自己对乔梓最多只是少年时的仰慕,乔府与程府之間有那样的仇恨,自己怎么可能放下心结去喜欢乔梓?何况,她上次与程舜华分开时,明明感觉到,程舜华依然是放不下乔梓的。谁知道兜兜转转,竟然是她要嫁给乔梓,不能怪她无情,只能怨命运绝情。
  曾经是程舜华护了她的周全,如今她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程舜华被欺凌。只是到底是遗憾,程舜华未曾背过她上轿,她也没能再见程舜华穿绿罗裙。
  接到消息后,程舜华眼底闪烁着泪光,像是她们幼时看见的最亮的那颗星。她终究没有再穿绿罗裙,因为再不会有一个叫宋毓棠的女子,和她穿一样的衣裙。她把包裹里的裙子每天都会熨烫得平平整整,就像新衣一样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
  犹记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残阳拉出一点点余晖,洒在江面上,又像是谁的泪,可是北方的星星,到底没有江南那么妖娆。
  编辑/冰如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章红,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现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出版有儿童文学作品《放慢脚步去长大》《白杨树成片地飞过》《踏上阅读之路》《唐栗子和他的同学们》《唐栗子和爸爸妈妈》《小猪和圆妈》《那年夏天》等多部,家庭教育随笔《慢慢教,养出好小孩》,散文随笔《对幸福我怎能麻木》《你吸引怎样的灵魂》等。曾获冰心图书奖、中国书刊发行协会全行业年度优秀畅销书奖、江苏紫金山文学奖、南京市委宣传部
个人简介:刘牧歌,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曾在众多作文比赛中获奖。梦想是做一名导演。  绍兴是水乡,也是桥乡。  在这里,民间流传着一句老话:三座桥、四条路、五个“八”。一听便知,这是说八字桥的。八字桥依河的走向而建起了三座石桥,连通了东、西、南、北,形成了四条通道,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像个“八”字。奇了!真该为古人的巧思妙想点一个“赞”啊。  八字桥外形奇特,气质优雅,韵味十足。我最喜欢
第一次了解“感恩”这个词,是在我小时候,母亲告诉我“吃水不忘挖井人”,上小学之后老师又告诉我“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于是,我想着有一天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反哺父母,同时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随着我一天天长大,这个理想反而越发遥远,这不免让我有些泄气。  生活仍在继续。几年前的重阳节,我和几个同学加入学校慰问敬老院的队伍。一个金秋时节的上午,我们来到敬老院,举行慰问演出。老人们坐在走廊里,我们则站在
星期六早上,我一起床就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因为妈妈昨天晚上在网上订了泡温泉的门票,今天就能送到,明天一早我们就可以去玩了。我期盼这一天好久了。  我每过一会儿就跑到阳台往楼下看快递员来了没有。一晃上午过去了,快递员的影子也没见到。妈妈看我心急如焚的样子说:“快递员有固定路线的,送到我们家起码要下午。先吃午饭吧!”我食不知味地吃了午饭,不由得担忧起来:要是今天送不到,明天的计划不就泡汤了?  刚吃完
家乡的田野就是一幅丰收的年画,稻谷像金黄的波浪,在秋风的吹拂下,稻浪滚滚。棉花则像朵朵白云,洁白无瑕。田边有一排排竹架,上面挂着大大小小的丝瓜,还有长短不一的豆角。辛劳的小蜜蜂一边采蜜,一边唱歌。西瓜地上,瓜儿像胖胖的娃娃,躺在藤蔓的臂弯里。  我来到家乡的果园。果园里的水果大丰收了!红彤彤的大苹果,像小朋友们的脸蛋;红艳艳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扁圆的橘子像穿上了黄色的皮衣,鼓鼓囊囊的。看见这么
每个女孩儿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夹,我也有,那是一枚“海星”发夹。  那还是在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枚粉红色的发夹,上面缀着一个小“海星”。那个小“海星”有几只粉嘟嘟的小“手”,煞是惹人喜爱。我当时一把抢过妈妈手里的发夹,对着镜子戴在头上,高兴极了,转身问妈妈:“好看吗?”  “好看!”听到妈妈这么说,我快乐了一整天。  “海星”发卡从此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了我关注的目标。  我曾见过一枚玫瑰红的“
参观过我书房的朋友,都会问我为何要在悬挂书画的地方悬挂一柄藏刀,而且还是那样一柄暗淡无光、锈迹斑驳的藏刀,把琴棋书画的雅致都破坏了。  我笑而不语。  那柄藏刀的刀鞘弯弯的,刀把儿也弯弯的,由藏银包裹,颜色灰暗,若非刀把儿上镶嵌着一颗鸽子蛋大小、纹路清晰的绿松石,谁能把它和那片神秘的高原联系在一起呢?  不,不只是高原,还有像灰暗刀鞘一般贫瘠荒芜、风沙肆虐的草场,像绿松石一般天然纯净的湖泊,像刀刃
吃下一个苹果  连核一起  幻想我的肚子里  会长出一棵小树  从鼻孔里  冒出第一片绿芽  从耳朵里  开出第一朵小花  我要吞下一个太阳  给小树阳光  我要吞下一片天空  给小树雨露  鱼儿畅游  草儿疯长  我的苹果树呀  长得繁茂  我尽情舞蹈  我高聲歌唱  一个苹果  从嘴里掉落  你的大朋友:熊社昕  土狗年蚕月柳浓日
一棵长在森林边上的大杉树高高耸立,宛如一把要清扫天空的扫帚。一只小松鼠从杉树根部“刺溜刺溜”往树上爬。  “就像一台上升的电梯,一层、二层、十层、二十层……呀,到顶了啊!”小松鼠身轻如燕,动作娴熟。  从早到晚,蟹大婶都在山岩下的横洞里工作,但具体在干什么她一直都没说过。她一天里出来三四次,在溪水里洗洗澡,在河岸的大石头上晒太阳。这时,他们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说个没完。这是小松鼠和蟹大婶一天最愉快的
姑姑一直盼着自己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儿,可她没有孩子,于是她把全部的母爱都倾注在了我和姐姐身上。  去年夏天,我和姐姐去上海过暑假,这可把姑姑乐坏了,也把她累坏了。她给我们制定了一张日程满满的度假计划:游览观光、弹琴做操,甚至每天吃什么营养餐,榨什么果汁,她都要亲力亲为。  姑姑边忙边快活地唠叨:“你们爸妈每天只顾忙自己的,看看把你们这两朵花养成什么样子了,白牡丹变成了茉莉花!到我身边,你们算是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