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作品的品鉴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对客观事物是通过想象、幻想、猜测、直觉来认知判断的,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势也是“五花八门”非逻辑性的,会打破成人艺术创作的条条框框,以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表现形式,来实现情感体验和精神的愉悦。共同分享幼儿创造的快乐,达到师幼共同成长。
  1、 幼儿美术作品品鉴的概述
  品鉴就是对我们审美对象进行欣赏,分析,判断,讲解和提出看法的,是具开放性、科学性、公正性。对幼儿美术作品的品鉴是对本次作业进行总结,又是对下次作业的指导和希望,是一种美术教学方法。
  2、 幼儿美术作品品鉴的误区
  2.1功利主义,把教学目标看得过重、过死板。著名画家官其格老师说过:“现在的儿童画很多都是在教师和家长的意识形态操纵下的被动表现形式,一切是老师说了算,家长说了算。缺乏儿童画的童真、童趣、童心”。没有真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尊重内心想法。教师为了到达教学目标,有一个所谓的好的教学效果展示给别人,让幼儿做了“工匠”,作品成了“产品”。与官其格老师的理念完全相悖。
  2.2把美术技能技法的习得当成美术教育的目标。过分的强调色彩,构图,比例,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评价标准就变成了“比一比谁的画面干净,谁的线条最直,谁画的西瓜最圆,谁涂的颜色不溢出边线等等”。忽略我们幼儿的年龄特点,小手肌肉的控制能力,还有他们特有的判断能力。


  2.3把幼儿的作品用成人的眼光来品鉴。常用“像不像”,“好看不好看”,“正确与错误”等为条件来衡量。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否认、指责。比如,小朋友你们看看张三他画小马多像啊!跟老师画的一模一样,好不好看?于是孩子们齐声说:好看。小朋友,你们再看看李四他画的小马好肥啊,像小猪一样,好丑啊!导致千篇一律的模仿,缺乏个性化地自由表现。把创意性的东西说成是:不听老师的话、乱画、胡来。
  2.4把幼儿作品和其他幼儿的作品做比较。常说:你看看某某小朋友今天又得了几颗星,你呢,才得一颗星,你画得真不如别人的好。大大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卑感。而忽略了幼儿的作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还有一种现象,老师常对看不懂的幼儿作品,表现出不以支持、忽略不谈。
  3、幼儿美术作品的品鉴原则
  3.1尊重幼儿对绘画主体的理解和表现,尊重幼儿内心情感的体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学得越多越开心吗?不一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概括这世间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是知识进化的源泉。3-6岁的幼儿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绘画水平自由发挥的阶段,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自由化的,是不受成年人意志约束的。主题绘画《桃树下的小兔》,孩子们把春天里桃树下的小兔形象画得千姿百态、顽皮可爱,有的画小兔在草地上眯着眼睛打盹晒太阳、有的画小兔牙齿咬得紧紧的在用力拔河、有的小兔在采蘑菇、有的小兔手里拿着野花摆弄姿势在拍照…。这个主题中小朋友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把自己生活中的体验运用到绘画作品中了,难道这样的作品在品鉴时不给点赞吗?
  3.2转变以技法为目标的评价标准来品鉴幼儿作品,教学目标可灵活多变,以幼儿为主体。我们艺术教育应以孩子的艺术表现,艺术思维,艺术兴趣,艺术发展为中心。不再以“画面干净不干净”、“线条直不直”、“圆圈圆不圆”,为标准来品鉴幼儿的作品。还应在幼儿的创作过程,结合幼儿的兴趣性、主动性、坚持度、创造性、专注度以及对绘画材料的运用与创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3.3教师要有一颗宽广、包容的心,站在一个高角度纵向的品鉴幼儿作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忌用对成人作品的品鉴标准来“照镜子”,要看幼儿这次作品有无进步,有无创新意识,有无童真、童趣,能否完整的讲述自己作品的内容。大班水粉画《秋天》,班上的大多数孩子都画了人,落叶,房子,大雁,云朵等。但是班上的佳佳小朋友却只畫了天空中各种形状的云朵,但是他能讲出很多种想法,讲出很多故事,表达出他的情感。能做到神似,体现内心世界的灵性,这样的作品我们都应点赞,都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
  3.4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不刻意追求作品效果。有些老师为了幼儿作品效果完美,或者去参加展览得到好的名次,就帮忙在作品中添加内容,到最后幼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画的什么。要引导幼儿用自己思维方式呈现作品,引导幼儿大胆按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作品。注重幼儿的创作过程,以及过程带来的愉悦体验。
  3.5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要认真负责。根据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幼儿应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必须先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进行个别评价和鼓励,最后还应做集体评价,以及对下次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让老师的评价对幼儿有真正的帮助,让幼儿对下一次美术活动充满向往。之前见过有老师对班上大部分幼儿的作品评价都是一句话“不错,还行”,这样的评价对幼儿没有如何的帮助。
  小结
  教师在对幼儿美术作品品鉴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欣赏的积极态度去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強调评价的发展性和鼓励性。以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尊重幼儿的绘画特点,善于对不同性格幼儿的作品,加以支持和帮助。帮助幼儿了解自己,表现自己,产生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对艺术活动产生更大的激情和创作欲望。最终达到幼儿能大胆想、大胆画的目的。
其他文献
王子云 (1897——1990),原名青路,以字行。1897年出生于江苏萧县。儿时的王子云便对美术兴趣十分浓厚,15岁时,王子云考入了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1931年王子云赴法国留学,师从著名雕塑家朗多维斯基。在国外学习的王子云时刻牵挂着祖国,1937年,王子云踏上了回国之路。在王子云回国不久,抗战全面爆发,西北岌岌可危,王子云放弃了安逸的书斋生活,组团西行,保护西北的艺术
期刊
根据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小说《钱商》改编成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由著名影星柯克·道格拉斯与琼·科林斯主演,是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之一。这部电视连续剧有着波澜壮阔的背景,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上演着错综復杂的故事,描绘着五彩斑斓的美国生活画卷。该剧反映了当时美国及世界万众瞩目的社会热点——公民权利、种族纷争、交通拥挤、银行倒闭、能源危机、药品推销黑幕以及恐怖主义等等,都成了剧中故事的背景。该剧有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与各地区文化的交汇,使得人们开始重视“中国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作用及重要性。由于中国元素囊括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所以积极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现代美术设计中,有助于提高美术设计的魅力,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现代美术设计;传统图案;民族色彩书法;注意要点  一、引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先贤给我们留下的重要财富之一。因此,在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地
期刊
【摘要】与其他教辅手段相比,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展示性、存储性、便捷性都更加强大,为美术课堂创新教学设计形成重要助力支撑。只要教师适度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美术认知体系,提高美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美术;电子白板;信息技术  1 前言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辅手段,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介入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技术,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
期刊
拉康的三维世界理论,是规训现代哲学与后现代艺术的可法良规,本文中将拉康三维世界中的实在界译之为实体界,以使其更接近于客观现实与客观世界。纵观拉康三维世界的实体界、想象界与象征界,我们看到,拉康的三维世界分别对应了能指、他指与所指,同时,亦对应了本体、他者与外物。某种程度上,拉康眼中的三维世界如老子眼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拉康还是老子,在其哲学逻辑上的三维世
期刊
1、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愉快成长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师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为栋梁之材。”作为教师,总是拿好学生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拿好学生的优点和学困生的不足去比,这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揠苗助长”“适得其反”。想想自己,不禁要深刻地反思一下,是一个学生的转变使我明白了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是何等的重要。 
期刊
音乐表演艺术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多实践,过多的理论讲解只会让学生觉得这门学科的学习枯燥乏味,而且如果不能参与大量的音乐表演实践,学生也不能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效果,学生就很难掌握音乐表演的技巧。新时期,社会竞争激烈,传统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对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地创新和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实践机会,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普及,教师可以利用新型的教
期刊
在很多美术课上,教师习惯将学生扔进图像的海洋,让他们进行自由创作。结果很多学生因为没有“看”会,所以不能“画”好。因为美术除了眼睛的“看”之外,还要运用心灵的“想”和双手的“画”。虽然我们通常说美术是“看”会的,但是仅仅依靠看,显然是不智慧的。  1、看与说——追问与洞彻  伯牙学琴,先生成连无论怎么教,伯牙也无法在音乐造诣上获得突破。于是,成连带伯牙到蓬莱山寻师,自己划船离去。这时伯牙听到涛声阵
期刊
美育,也叫做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美育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指“艺术教育”,主要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于是精神生活的匮乏与不足得到人们的关注和
期刊
现如今中国风格钢琴曲已经逐渐走向世界,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开始让更多钢琴音乐文化的人接纳、喜爱。回顾齐尔品1934年在当时国立上海音专举办的“中国风味钢琴曲作曲比赛”,是对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关于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相关研究在当今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基本确立的。  1、“钢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