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668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班级管理者应合理运用小学生的五种需求,从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的实现方面思考班级管理新思路,达到打造优秀班集体的目的。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班级管理;应用探究
  综观小学六个学习阶段,小学生在不同阶段不仅面临着新的学习环境,还面临着学习难度和学习观念的转变,针对这一变化,班主任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班级中仍存在部分学生出现行为偏差、厌学、偏科、违反班规校规等现象,影响了班级的整体风貌,结果使班级管理越管越累,班级秩序混乱。原因在于班级管理方法没有达到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出现与班级管理相违背的行为表现。而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出现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教育者,研究需要层次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二、 小学生心理需要分析
  班级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学生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在班级中老师发生变动,同伴关系的不稳定、家庭影响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制力差,容易受到影响,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1)生理与安全需求。对于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新生以及平时依赖性较强的学生来说,脱离了父母,无法适应陌生的环境,所以很容易看到低年级学生课堂上突然产生强烈情绪变动,这种不安全感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那么就会蔓延到整个班级中,后果严重。(2)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表现在班级管理中,学生需要认可班集体,甚至认可班主任,才能在班级中得到归属感,这样学生才能够发挥潜能,服务班级。(3)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个较高的层次需要,学生在班级中,需要去结交更多的同伴,并且在同伴中展现自己的优点,获得自我和别人的认可,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认可班级,教师班级管理才能够得心应手。
  三、 需要层次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综合分析,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的需求没有达到,只要运用合理的措施,使学生的需求得到保障,那么学生就会按照班级管理者的思路来进行,管理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 共同制定班级文化——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价值观、价值取向、价值判断尚未明确,自我约束力小,导致小学生之间容易因为一些事情产生冲突或者受到外界的影响,如何在这个班级中尽量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呢?班级文化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马斯洛指出,当生理需求被满足后,就产生了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指个人在追求生命、财产等方面免于威胁、孤独、侵犯并得到保障的一种心理需求。在班级文化中,最重要的是班级规则的制定,有了共同遵守的班级规则,孩子们之间就会相互监督,相互扶助,班主任无形中就会有很多的“班级小助手”,班级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此外,班级文化还包括板报设计、教室装饰,温馨的班级会让学生感到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 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满足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班级的事物要避免班主任“一言堂”,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贡献力量,那么学生就会积极参与活动中,逐步产生了对班级的认同;在活动中,学生参与班级的意识加强,对班级的认同和归属感加深,那么班级管理会越来越轻松。
  (三) 正面教育维护学生的自尊——满足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重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被尊重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获得实力、成就、自我独立,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高度评价。很多的“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是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没有采用积极观点去看待,而采取严厉的措施,自此学生就产生了畏惧学习心理,或者叛逆行为;相反,正面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自尊,这种自尊的需要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不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可见,正面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 坚定理想信念——实现自我成长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对于小学生来说,那就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班级中,只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这些信仰将会汇聚成一条河,整个班级就是有信仰的班级,班级管理就轻松愉快。
  四、 总结
  综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小学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需要层次为理论基础的班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师生和谐,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理解学生的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种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那么班级管理就不是难事,每位老师都是优秀的班级管理者。
  参考文献:
  [1]李莉.需要层次理论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J].现代基础教育,2016.
  作者简介:
  吴磊,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多数的班级管理中,会有无法避免的摩擦,这时候就需要一点润滑剂去疏通。尤其是在小学的班级中,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会让管理工作变得顺利不少。合理的管理方式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而设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则会培养他们的自信,竞争意识等。下面就主要对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去应用激励机制作出一些分析,希望管理者们能够帮助学生快乐学习,不断进步。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机制;运用策略  在小学生日常校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农村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班主任工作呢?笔者认为,一切从“爱心”开始,真诚的沟通与无私的奉献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真切的情感,促使学生沿着光明的人生道路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奉献;幸福  接到学校召开班主任论坛的通知,我就开始思索,该说些什么?若谈管理方法,而今我有的却是诸多的困惑和茫然。再三思索,在这里,我只想把我
摘 要:随着教育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班主任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由此,班主任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时代高效课堂模式下,不仅要求班主任教师能够组织班级教育,实施教学管理,更要求教师能够协调好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高效课堂;教育  一、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
摘 要:小学班主任工作需要教师用心来做,将其当作一门艺术来做。本文从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入手,即风趣幽默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关爱、宽怀大度的胸襟与热情的鼓励,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四要素;教学管理  在小学教学中,班主任是教学管理活动的主导,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们必须得处理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很多的复杂问题,其中的难度非常大。笔者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