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肇东市人民医院,黑龙江,肇东,151100)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是通过手术达到治疗,在各种大中手术中往往会出现体液的丢失,大出血以及休克等,要应对以上问题,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以往用金属针头及一次性头皮针,经常会因术中体位改变等因素而导致刺破血管,使液体渗出血外,影响输液的速度,也影响手术效果。
  【关键词】套管针;手术室;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62-01
  
  我院手术室自2005年以来,在各种大中手术中使用套管针,有效地弥补了以上的不足,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使用套管针共1563例次,占同期手术室补液人数的66%,其中手术过程中需要加快输血,输液速度1256例次,占使用人数的80%,抢救2出血性休克215例次,占使用人次的13.7%,所有抢救病例均因输血输液给药及时,维持有效循环量,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1.2方法各种大中手术前根据不同术式选择较粗大的血管穿刺,多选择在踝部的大隐静脉,腕部的桡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等。按常规局部皮肤消毒,进针前将套管针衔接处稍加松动,这样便于穿刺后送针,防止因用力过度损伤血管,然后按静脉注射法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芯,将套管针尽量送入,一般保留0.5~1cm即可,小儿或血管弯曲者也可视情况适当送入,然后用左手中指及无指按压套管针内口,食指及拇指固定针头,将针芯拔出,连接输液管,针口复盖消毒纱块,并用胶布固定针头。
  
  2讨论
  
  手术过程中,往往会因体液大量丢失,大血及腹压突然下降,脏器牵拉,麻醉药作用等因素起血压骤然下降,这都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补充足的血液或液体,以预防休克的发生,如以往用8号皮针一般每分钟最快只能滴入21ml,这样速度是以达到目的,而用lgG套管针(外径1.3mm)最大速可达100ml/min左右,这样快的滴速,基本上可到抗休克的目的。且套管针能很快调节滴速及有控制静脉给药。手术病人各种各样,尤其是危重病人,神志清,躁动,或因麻醉效果欠佳,病人烦躁不安,不能作,以及术后病人过床等的搬动,以上各种因素,常使用各针头或一次性头皮针,都常常出现穿破管,影响液的输入,而自从使用套管针以来,未发一例因上述原因而需要重新穿刺的。由于手术病人因术式不同,手术部位不同,选择血管穿刺有限,多需选择一些关节等部位粗血管,如踝关节的大稳静脉,腕部的桡静脉等,只使用套管针才能保证穿刺针固定安全可靠,转体才不会损伤血管。套管针的针面光滑,对血管的刺激性甚小,留时间长,一般3~10天。手术后病人一般有几继续补液及给药,所以使用套管针可减少反复穿的痛苦。使用时待当天补液完后用肝素帽封闭可。
  (收稿日期:2009.01.17)
其他文献
1.总体配置方案4U-2型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与拖拉机配套使用,主要由牵引悬挂部件、机架、挖掘部件、输送分离部件、两级除茎排杂机构、输送装车部件以及传动部件7部分组成,可
研究了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赛阿金小蜂属Cyrtoptyx Delucchi,1956,描述1新种黄翅赛阿金小蜂Cyrtoptyx flavida sp.nov.及2新纪录种:丽躯赛阿金小蜂C.lichtensteini(Masi)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于2004年3月~2008年4月对收治的PC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采用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结果:随访发现,其中治愈91例,占81.25%,有效14例,占12.50%,总有效率达93.75%;这表明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采用手术及非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治疗该疾病;结论:根据PCS的不同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
记述了奇菌蚊属2新种,绘制了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该属为中国新纪录属.中华奇菌蚊,新种 Azana sinensis sp.nov. (图1~3)雄翅长2.5-3.0 mm
记述了采自福建武夷山、浙江(龙王山、百山祖)、湖北神农架、山东崂山和黑龙江镜泊湖等地的侧沟茧蜂属Microplitis Foerster 2新种.两色侧沟茧蜂Microplitis bicoloratus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