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中跆拳道横踢技术脚靶训练的应用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高校教学中跆拳道横踢技术脚靶训练为研究对象,对跆拳道横踢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以高校教学中跆拳道横踢技术脚靶训练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对我院大学生跆拳道横踢技能的构建进行探索与实践,发现我院大学生跆拳道横踢技术训练的特点,以丰富跆拳道课程的教学理论,为我院跆拳道教学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跆拳道 横踢 脚靶训练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国内外一些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横踢技术是跆拳道实战比赛中最重要的进攻手段,尤其在国际比赛中使用较多,主要是因为横踢技术简洁、迅速,且消耗体力较少,运动员更易使用[1]。为切实提高运动员横踢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对跆拳道横踢技术训练质量和强度十分必要。
  在本文研究中,把脚靶训练作为教学中的有效训练手段,目的是为了有效形成跆拳道技能,解决实战中的应用问题。把脚靶作为训练手段,对横踢进行综合应用分析,为高校跆拳道课在教学、训练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把横踢技术脚靶训练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以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的跆拳道选项课学生为实验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阅大量与跆拳道脚靶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研究的方法学依据。
  2.教学实验法
  在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跆拳道选项课抽取两个班(共60人)进行横踢踢靶的实验教学,教学实验为期14周,每周一次课,一次课2学时,共计28学时。在每周的周二1、2节课(实验A组)/周四1、2节课(对照B组)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相同,严格控制训练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
  三、结果与分析
  (一)踢靶训练和无靶训练的过程控制
  每节课安排踢靶训练(实验组)和无靶训练(对照组)45分钟,占总课时的1/2;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精神集中,做到集体练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教师整体控制实验步骤。
  每节课练习组数为6组,每组踢靶或无靶左右腿各20次,时间在4分钟以内;练习形式为两人一组交换持靶。每组腿法次间隔3-4秒,进行还原准备姿势,目的是为了保证实战距离和激发状态。练习节奏由教师根据学生练习状态鸣哨控制快慢。
  对准备活动、运动负荷、间歇放松活动进行合理安排,我们在本教学实验采用中等时间重复训练法。首先,在训练中持续时间30秒-2分钟,负荷强度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其次,在两组强度较大的练习之间,安排以关节为主的放松练习;再次,以心率指标控制训练强度,测试方法采用动脉触诊法。
  (二)跆拳道选项课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技术考核
  由于普通大学生的测评只能停留在跆拳道基本的技术层面,因此本实验研究邀请三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考核小组,在同一节课进行两个小组学生的考核分数评定。考生两人一组上场,根据考生技术规范程度及技术发挥情况进行评分,技评考试结合跆拳道选项课期末考核标准,选取20秒双腿交换提膝、20秒单腿横踢、1分钟自由靶三个项目内容进行考核。(见表1)


  (三)试验前后测试技术指标的结果分析
  以“简单易练、测量准确”为原则,选取两腿交替提膝指标、单腿横踢指标进行试验前后的测试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前后相比均有较大差异。这说明经过脚把训练的提膝技术在横踢技术的素质结构上更加稳定,更能体现提膝动作的速度因素。


  由表3可以看出,两组学生与试验前相比均有提高,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尤为明显。说明经过14周的训练,通过脚靶训练的实验组横踢踢靶技术上,自动化水平较高,更能够体现脚靶训练能够增强横踢技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脚靶训练是提高横踢技术速度与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由表4可以看出,试验后对两组进行1分钟自由靶测试,从技术成功率、质量完成方面评定分数等级。其中实验组出腿平均数较高,从技评质量来看,实验组踢靶内容全面,说明脚靶训练在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效果明显,对照组移动靶踢靶效果差,说明对照组横踢技术的移动、应变能力较差。
  (四)强化横踢技术脚把训练的对策
  1.影响因素及弊端
  持固定脚靶训练横踢的弊端主要有: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主动思考及训练能力较差,养成了机械训练的习惯,教学效率较低。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以克服训练弊端:1)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在每次训练过程中要求准备姿势、动作过程及击打效果进行质量控制;2)控制训练状态,调动练习的积极意识,强调进攻状态的模拟与迅速摆脱意识;3)在技术动作巩固后,要加强练习强度,加快组间节奏。
  脚靶运用在初学阶段应以提高应变能力为目的,只有具备积极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实战中取得主动,取得胜利。以自由靶训练为例,进行配合因素分析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动作的规范性。根据脚靶的高低、角度与身体姿势相配合;2)距离的控制。在合适的实战距离条件下进行配合;3)机会的把握。在实战状态下对机会的把握的逼真模拟;4)对抗因素。即在出靶过程中加以摹拟的攻防条件因素;5)心理因素、实战经验等。动作速度是决定横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脚靶训练中,人们往往容易追求技术攻防速度与效果。在刺激转化为反映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反應时,针对各种实战因素的分析与经验累计来设计横踢技术的开放性训练,以提高与跆拳道专项对应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某些能力是脚靶训练的最终目的。   2.强化横踢技术脚靶训练的对策分析
  首先,脚靶训练应通过横踢技术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处理,使其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整体上动态平衡的攻防开放系统,避免形成封闭、僵化及分割的教学单元板块。
  其次,脚靶训练在踢靶练习中,只有把每个动作做到位,把速度充分发挥,预判有感觉了,才能形成有效的技术训练效果。
  再次,由固定靶到移动靶,由反应靶到非限定条件下的自由靶应层次分明,逐步培养由原地横踢技术向不同距离范围击打逐步加大,由单一反应的横踢技术向不同反应形式的击打逐步加深。在喂靶技术上,应加入应用元素,如距离因素、调动动作等,使横踢的应用性逐步加强。
  最后,在非限定条件自由踢靶练习时应体现踢靶人和喂靶人从进攻到防守、到反击、再到下次进攻准备的技术形态,双方更应积极主动地在动作熟练基础上加快配合节奏、提高练习速度。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分组实验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横踢技术、提膝素质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脚靶训练和不持靶训练后,横踢技术的结构质量有所提升。实验组的稳定性较好,提升幅度最大。
  2.通过移动踢靶的实验教学,从自由靶的定量与定性评价考核中可以看出,脚靶训练的成绩明显优于不持靶训练,说明在跆拳道训练中,通过脚靶练习能有效提高技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
  3.脚靶训练的方法和练习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利于教学。在训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练习者在不同阶段所要采用的练习方法与手段。
  4.在脚靶训练中,应考虑影响练习者掌握横踢技术的诸多因素,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建议
  1.在跆拳道教学中,应根据各种训练方法的特性与教学实际问题相结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2.跆拳道的脚靶训练应注意循序渐进、兼顾体能、灵活应用、强化战术意识,从而达到强化技术的稳定性目的。
  3.针对横踢技术的训练不断发掘、創新,以达到解决训练问题,提高训练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萍,孙茂君.中外跆拳道赛事腿法技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52-56.
  [2] 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07-108.
  [3] 刘宏伟.浅论跆拳道的脚靶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2006.5:3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开封市区的中学排球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开封市区教学和标准教学有很大的出入,主要有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排球教师专职化程度不高,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对排球理论知识了解渠道的匮乏。特对其现存的教学问题进行仔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开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散打运动由于其自身对于学生朝气以及活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热烈的欢迎。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散打教学已经在很多的高校陆续的开展起来,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从内在以及外在两个方面得到培养与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拥有400多万人口的扬州目前只有5个由普通人群组成的业余排球俱乐部(业余体育俱乐部是指为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基层体育组织),经常进行排球运动的人群只有两百多人。这些俱乐部的形成,对扬州业余排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扬州这五个俱乐部中的部分成员进行调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由于东西方体育文化之间的差异,这势必会对沙滩排球运动在东西方国家进行市场推广时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就此展开讨论,探索同一运动项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进行市场推广时所运用的不同措施和手段,了解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借鉴西方国家精华,再结合我国国情,为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市场化推广方案提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在体育消费方面花得精力也随之增多。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体质还不够完善的背景下,居民在进行体育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不能解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西安市高陵县的一部分居民在体育生活行为、消费观念、消费动机、消费资金、消费的场所及内容的一个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2014年有关中国体育营销和体育消费状况的文献进行查阅,并对文献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体育消费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形成的新的消费方式,体育消费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营销的策略和频率,也是衡量人们健康消费的新标准,体育营销和体育消费相辅相成,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