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越来越重要。针对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培养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对我国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思维;策略分析
   一、问题分析
   知识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学完的,而是长期巩固与积累的过程,同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长期占据主导位置,学生成绩的高低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进而导致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更侧重于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却忽视了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只将正确的答案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久而久之,此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性,只知道盲目地寻找答案,却丧失了探索答案的真正乐趣。虽然在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中反复强调,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难以落实。
   二、策略分析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倡导我国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授课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知识内容的传授,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所以,在小学教育阶段,授课老师要积极发扬民主精神,循循善诱,及时引导小学生高效掌握并合理运用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小学生高效运用自身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授课老师还应善于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让学生及时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最佳解题思路。授课老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深度教学目标的设定,给小学生预留充足的动手以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加快小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对学生的优异表现,老师要及时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使其独立人格逐步完善[1]。
   2.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老师要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授课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有效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或者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还可以定期带领班内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增加学生与大自然、社会的接触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拓宽小学生的生活空间,同时使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得到提升。以上方式都是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
   3.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对知识内容不断地进行思考,否则就会产生疑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而不思则罔”。从此种含义上讲,学习其实就是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难免会出现疑惑,如果不能够将其及时有效地解决,那么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发展带来阻碍。因此,授课老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开动脑筋,当遇见问题时要善于运用前期掌握的知识进行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前期学到的知识内容,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老师就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更多问题的存在,使学生能够把对问题的质疑当作一种学习习惯[2]。
   4.加强创新奖励机制建设
   在学校中,相关领导可以建立一个创新相关部门,借此来鼓励小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对积极创新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1)在创新部门设立过程中要有配套的办公环境,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想法以及建议等交到某个具体的负责人手中,如果该学生的创新建议被学校采纳,就应当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2)具体的创新部门负责人可以每个学期或者每个月定期组织创新竞赛活动,全体学生均可以参与到比赛活动中来,同时该活动的评委由本校的学生来担任,由学生自己参加比赛,自己评选出心目中的第一名、第二名以及第三名。此种比赛形式可以使学生的文化建设更加丰富,同时,学校相关负责人可以借助创新奖励机制建设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启蒙的关键时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小学生发展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小学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授课老师要始终坚持以學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车东风.小学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科技风,2019(34):37.
   [2]林桂有.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分析[J].新课程,2019(6):180-181.
   作者简介:刘玉国(1976.11—),男,汉族,山东邹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学。
   许涛(1976.12—),女,汉族,山东邹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能够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学习进步提供帮助。以小学科学课堂为基础,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予以分析,希望能够在提升科学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多媒体信息技术助力科学教学的落实带来支持。   关键词:小学科学;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策略   科学学科是锻炼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关键学科。为
摘 要:语文课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想要学好语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随着近年来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全国各地学校对如何使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展开了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案例。基于当前情况,对如何利用自主学习模式来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自主学习模式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课程内容知识点多,对学生有很高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中医病机虽然有肝脾失调、肝旺脾虚、肝郁脾虚之别,但总与肝、脾两脏相关,且以肝郁脾虚最为常见.从病因病机、
摘 要:九年级后进生是学习处于升学边缘、思想消极和习惯懒散的孩子,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激励与学习方法指导工作非常重要,也很困难。经过一年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确定目标;纪律约束;思想激励;学习帮扶   2017年我接手的班级,是后进生的集合,因为这个班的学生来自13个不同的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关系到学生切身的利益,也关系到学校的升学率,因此不容懈
摘 要:在我校的高效课堂构建课改实验中,“高效”这一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达成的,如高效的预习、高效的展示、高效的合作、讨论,最后,应该是高效的自主学习。就半学期的课改实践中探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效讨论”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讨论;激励机制   讨论作为小组教学的一种方法,它以合作、交流为主要表现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摘 要: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式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通过思维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基于对大脑的模拟,思维导图可以用线条、词汇、颜色、符号和图像,从一个中心点出发,将完整思维过程予以呈现。它的应用优化了复习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分析了小学高段传统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复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最后总结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思维导图;自主整理复习;
摘 要: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视觉思维理论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视觉思维理论;应用分析   提起高中数学,往往和枯燥、抽象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它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学科,知识点比较复杂和多样,知识和知识之间有逻辑性,很多学生学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耳熟能詳的语段出自语文课本中的《核舟记》。该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技艺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匠人精神的崇拜。其实,了解《核舟记》的人们都知道,此“核舟”是在一颗桃核上雕刻而成的作品。   今天,之所以将教育和核雕文化相较聊起,也正因其过程和规律有一点相似之
期刊
在当前我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英语学科亦是如此。近年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提高其生活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任务教学法呢?接下来本文就这个课题进行分析。   一、简述任务教学法   从字面上来理解,任务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中以任务为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