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t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特点,遵循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美育原则,将美育与语文教学任务统一起来,即以美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其智能的开发和发展,又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收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的一些经验,谈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有深度地領悟美。
  
  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有不少为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教学应该是实现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时代和作家的个性不同,这些文章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表现出不同的美,因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仔细地品味文中的精华,鉴赏其艺术风格,以达到美育的目的。例如:苏词的豪放美,柳词的婉约美,格律诗的整齐美,长短句的错落美;《荷塘月色》的优美,《沁园春·长沙》的壮美;《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幽默美,《荷花淀》的含蓄美;《威尼斯商人》的喜剧美,《雷雨》的悲剧美等等。这些文章都给学生以广阔的审美空间,使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吮吸知识的甘泉,还可以受到美的感染,产生强烈的审美情趣。仔细品味文章之美,领悟美之深意,这样,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充盈着美的世界,学生在这个审美世界里,智育、德育、美育得到和谐的统一。
  
  二、融诗画于一体,通过情境感知美。
  
  “诗”和“画”都是反映生活的,只是反映的方法、方式和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诗画一体”,既道出了文学的真谛,也道出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真谛。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实现“一体”,使“诗中画,画中诗”浑然天成,以实现智育和美育的统一,是大有学问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工艺美术班的专业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把“诗”转换成“画”,也就是把语言艺术换成造型艺术,实现“诗画一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着色、绘光是美术专业中的术语,在绘画中如运用和谐、娴熟,所创造的作品常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名家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向来以形神并重,绘声绘色而为人们所称道,如朱自清非常爱月,在他看来,月色清雅娴静,鲜明华丽,最能表现自己高洁、光明、清新的品性。他在写景言情时常以月色来配光,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使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朱自清以传神之笔,由衷地赞美了荷塘月色。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作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情绪,掌握其绘光技巧,使“画”尽可能地符合“诗”的思想意图,较完善地表现原文的艺术思想,笔者要求学生依文作画。一些学生画面上月光清澈娴静,照亮了荷塘,照亮了荷叶,照亮了荷花;天上月和水中月倒影成趣,构成一幅极其幽静、朦胧、传神的荷塘月色图。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晶莹透明的艺术境界。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尝到了创造美的喜悦。
  
  三、认真观察生活,尝试写出生活美。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写尤为关键。而职业学校学生写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笔,这固然与学生以前的文化程度有关,但也与教师在作文训练时没有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开展教学有关。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把美育渗透到作文指导之中,让学生在提高作文水平的同时,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呢?
  一是可以通过记事写人,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美人美事,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美。如爱岗敬业的工人、教师,坚守岗位的公安人员、武警战士等,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激发学生挖掘人物品质、精神、灵魂之美。
  二是可以通过写景,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自然美可以陶冶情操,寄托思想,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写作时,除了写出景物美自然美外,还可以写出人类创造自然之美,讴歌人类的勤劳与智慧。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学生往往能够有感而发,真正领悟到生活中美的真谛,同时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美本身有一股巨大的潜在力,当它达到一定浓度时,便会形成一个飞跃,一个思想上的升华。笔者认为,只要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美育,渗透美育,这个“飞跃”和“升华”一定会早日到来,使语文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是拥有众多崇拜者的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归隐,成了后世知识分子的永远牵挂,也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但是,不少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消极行为。我却不那样认为。  29岁时,陶渊明怀着匡时救世的雄心壮志出仕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12年后,他却弃职了,永远地回归了田园,过
伦敦的金鼓停息了,中国的战绩依然辉煌。  新一批奥运健儿脱颖而出,瞬息之间,许多让人迅速熟悉的名字,像飞上银河的新星汇入浩瀚金榜的闪烁之中。  从首金的易思玲到何姿、吴敏霞、孙杨、叶诗文、陈若琳、张继科、李晓霞、邓琳琳、陈定等等、等等,数十位奥运健儿成为了新一届的天之骄子,十三亿中国人开始记住了他们。  然而,伦敦奥运毕竟比不得北京奥运,曾经顺风顺水的主场优势,在伦敦地头荡然无存,于是连续出现了错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动画叫做《借东西的小人》,影片中的主角一家只需要在人类家中借一块方糖就可以用上一年,而看到Christopher Boffoli的这组摄影作品便让我立刻联想到了故事主人公。同样是以食物和小人为主题,配上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态,立即带领观众走进一个颇为奇幻而又让人直流口水的世界。
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用英语去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活动包括两个过程,即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和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学习的过程。面对浩如烟海的英语知识,有的学生兴趣不浓,感觉是被迫去学习,扼杀了他们掌握知识的意愿。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徘徊不前,或在几次落马之后,动摇了学习的信心,找不到得心应手的感觉,慢慢地放弃了英语学习。有的学生“勤”但缺乏“巧”,使自己在英语
什么是教学风格?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不懈的探索,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求学个性和方式,这就是教学风格。我们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注意什么呢?    一、教学思想的个性化    一只鲜红的苹果,镌刻一行金字“I make thedifference”(我与众不同),据说,这是美国教师节纪念章的样式。这表明人们对教学个性的肯定与推崇。富有个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课堂教学强调要创设教学情境,特别是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的真实教学情境。乡土素材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文章以乡土素材为依托,设计了“豫风楚韵的信阳旅游业”教学案例,凸显出基于乡土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的地理课堂教学特色。  关键词:乡土素材;地理课堂;教学特色  乡土素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地理教学资源,如区域的位置范围、地形地貌、气候、河流湖泊、植被
[摘要]本文通过对语篇分析的意义、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分析,结合人教版新教材的具体材料,从背景知识、语篇篇章结构、逻辑联系语等三方面阐述了课堂语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语篇教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篇分析 背景知识 篇章结构 教学模式    在现行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讲解了很多的阅读材料,学生在课外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结果却不尽如
2012伦敦奥运会已经落幕,而在历届奥运会赛场,我们铭记的不仅仅是那些为梦想拼搏的奥运健儿,同时我们也记住了那些象征希望与和平的圣歌,它用美妙的音符维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各国人民,传递着奥运精神。  1984洛杉矶奥运会:《Reachout》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是值得中国人纪念的。那年的奥运会,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夏季奥运会,那一年,中国运动员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而由美国
炎炎夏日,那一抹抹的蓝色无疑是最解暑的颜色了,而蓝天工作室也在这个酷热的暑期如期为我们奉上了一部新的冰河世纪“解暑甜点”。  冰河世纪四度袭来  作为蓝天工作室的“招牌”动画片,《冰河世纪》系列电影已经陪伴喜爱它的观众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而前三部全球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也证明了这一系列影片的影响力。  十年连拍四部《冰河世纪》系列,既是福克斯电影公司最大壮举,也让BULESKY(蓝天工作室)成为继
摘 要:关注和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语文素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沂蒙山区的临沂市费县石井镇为例,对其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阅读现状;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