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审判,官司线上解决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首例防疫物資诈骗案3 月3 日在闵行区法院通过全程在线庭审的方式开庭。

  疫情期间,在线办案成全国各级法院主要办案模式,为疫情应对构建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法律工作者表示,这种网络司法能力的快速提升,将对未来我国司法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防疫案件在线庭审直播


  “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均已在线就位,网络信号正常……可以开庭。
  “鉴于目前处于防疫管控时期,为确保庭审安全顺利。事先已征得各方同意,本案通过法院网络诉讼平台进行在线庭审。在线庭审活动与线下开庭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月18日,上海市首例殴打防疫志愿者入刑案件在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通过网络视频实现远程开庭审理。上午9点半,审判长对着空荡荡的法庭和显示控辩双方镜头的大屏幕敲响了法槌,一场分设在5个地方的“云审判”开始了。镜头中所有人员佩戴口罩,被告人凌某则在法警的看守下站在看守所的被告席上。经过两个小时的“云审判”,被告人凌某因为肆意破坏疫情防控秩序的行为,被法院一审判决犯寻衅滋事罪,获刑1年6个月。

  这两起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的案件审理判决,同时还通过媒体的互联网平台,向普通公众进行了在线视频直播,把“云审判”这种方式拉进了公众的视野。

  3月3日,上海市首例防疫物资诈骗案在闵行区法院再度通过全程在线庭审的方式开庭。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颜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这两起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的案件审理判决,同时还通过媒体的互联网平台,向普通公众进行了在线视频直播,把“云审判”这种方式拉进了公众的视野。公众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能观看整个庭审和判决的过程。
  “这种感觉挺新鲜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云审判’的方式”,因为疫情宅在家里的上海市民陈勇说,“好像自己也亲身坐在了法庭中,上了一堂真实的法律教育课。”
  这两起案件只是上海法院近阶段采用“云审判”的方式进行庭审的典型。因为疫情,为了避免人员集聚,这种全程无接触的网络办案得以走上前台,成为了上海各级法院当前办理案件采取的主要方式。
  2月21日上午,上海青浦法院采用互联网在线庭审模式,依法公开开庭“云审判”上海首例涉疫情防控妨害公务案件,被告人张某因暴力阻碍警察执行职务,以妨害公务罪被当庭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分别于检察院、看守所、律师事务所通过上海法院在线庭审系统参与庭审。
闵行法院副院长朱妙作为审判长在审理上海市首例防疫物资诈骗案。

  2月26日下午,上海市松江区看守所首次使用远程视频系统连线法庭,一名正羁押在看守所的职务侵占案被告人对着电视屏“隔空”开庭。短短5分钟后,案件顺利审结。
  2月26日,崇明检察院通过远程庭审公诉一起盗窃案。崇明检察院与法院审判人员、看守所内的犯罪嫌疑人、律师事务所的辩护人通过四方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公开“云”庭审,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邀请了1名上海市人大代表、10名崇明区人大代表观看了此次庭审。
  《新民周刊》记者了解到,2月10日,上海市高院下发了《关于积极推广并严格规范在线庭审的通知》,完善网上办案流程,全力推广在线调解和庭审工作,能够网上开庭的,尽量争取网上开庭。同时,在线立案、在线执行等司法“云服务”,也在积极推进。目前,上海法院已经通过“上海移动微法院” 互联网诉讼平台全面启动在线庭审功能。
  上海金融法院2月25日通过网络庭审平台,就当庭成功“云调解”了三起原告及委托代理人均系武汉居民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三名原告最高获赔88.9万余元。庭审现场,只有戴着口罩的合议庭成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原告代理人在其武汉家中,两被告代理人分别在上海家中。
  上海普陀法院2月20日运用“互联网法庭”对一总标的达900多万元的涉劳动报酬系列案中的4起案件进行了线上执行,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也能领回劳动报酬。在远程执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无法亲自到法院进行身份认证,也无法书面提供银行账户,普陀法院采用短信、在线认证等方式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当天采取线上执行后,案款当即汇入申请人提供的账户。从立案到发放款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云审判”在全国铺开


  除了上海,在北京、重庆、辽宁、广东、福建、江苏、安徽、云南……“云上诉讼”也在全国各地法院快速铺开,在线办理案件数量呈现快速增长之势。
  上海闵行法院副院长朱妙向记者介绍,闵行法院从2月5日到3月5日一个月间,采用“云审判”的案件达到65件。上海三中院2月3日至2月28日已开展在线庭审107次。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2月3日至2月13日,上海法院共处理网上立案5948起,在线庭审(含远程庭审)264起。
  据新华社报道,短短一个月,重庆各级法院在线立案5947件,在线调解1731件,电子送达法律文书4516件次……特别是网上开庭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54件。截至2月21日,辽宁省128家法院已全面启动互联网“云审判”。
  今年2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对全国法院推进在线诉讼做出全面动员。“云立案”“云调解”“云审判”成为疫情期间各地法院的主要操作方式。   在北京,北京市三级法院2月3日起开启网上审判“云模式”,依托“北京云法庭”视频庭审平台,全市三级法院两天内就开展了庭审78场。2月4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望京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原告在上海,被告经公告送达未到庭,第三人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在北京市西城区,通过远程技术,诉讼参与人可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参与庭审。
  在重庆,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自2月20日起,连续5个工作日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对张某某等57起案件的58名上诉人进行了“隔空”提讯。这58名嫌疑人关押在9个不同的看守所,利用“智慧法院”审判系统,各方在不同场所,无人员聚集状态下,完成了所有提讯程序。
2月26日,正羁押在上海松江看守所的职务侵占案被告人对着电视屏“隔空”开庭。 松江公安分局供图

  在云南,云南高院第四法庭、第五法庭、第八法庭2月12日同时开庭,分别在线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信息公开案、一起著作权侵权案及一起合同纠纷案。三起案件的原被告及委托代理人则分别在深圳、上海、重庆、昆明、元谋等地,通过互联网庭审系统参与诉讼。
  在广东,2月4日,广州花都区法院在网络庭审功能支持下,完成了两件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番禺区法院通过高清远程视频提讯系统,连线番禺看守所,对秦某涛等18人寻衅滋事、开设赌场一案进行远程视频宣判。
  此外,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托独立的在线诉讼平台,借助第三方即时通信工具,实现起诉、调解、立案、举证、质证、庭审、宣判、送达等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福建法院积极引导诉讼当事人通过“福建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方式办理或咨询诉讼事务;天津法院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线上调解,既避免了人员接触,又使调解工作如期进行。
  虽然疫情阻隔了人们进行当面直接接触,但是法院的诉讼活动却没有停止,类似的“云审判”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实现。各级法院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在线立案、在线庭审、在线调解等线上诉讼活动,通过“云审判、云服务”,充分保障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确保疫情期间服务“不打烊”。

  闵行法院从2月5日到3月5日一个月间,采用“云审判”的案件达到65件。上海三中院2月3日至2月28日已开展在线庭审107次。

  上海市松江区看守所副所长周其峰向新民周刊记者介绍,在特殊时期为保证刑事案件按期审结推出的“云审判”工作,解决了疫情期间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提押的难题。通过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同屏连线,并采取电子签名的方式由几方同时签署庭审笔录,实现与在法庭内线下当庭审理的同步效果,保障了被告人的健康和合法权利。她还介绍,目前看守所与法院之间的在线庭审都预约得很密集,其中有一天就约了15起在线庭审。

加速“智慧法院”建设

其他文献
1月30日凌晨2点,华为工作人员完成火神山医院摄像头设备调试。  “云教育”“云医疗”“云防控”……如果没有通信基础建设的支撑,就没法真正让老百姓受益。在平时,人们觉得通信基建人是一心扑在技术上、全力搞建设的“钢铁直男”;而在疫情中,这些顶风冒雪、使命必达的技术攻关者们,用他们的付出,让人感到了浓浓的温情。扛起“云课堂”的铁塔人  “手机没信号,孩子们只能到5公里外的山顶帐篷上网课,当地气温已经在
复兴中路上的异国情调。诸多小店藏匿其间。摄影/ 孙中钦  本期封面文章,《新民周刊》旨在提出一个问题,发起一场“游戏”。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爱上海?游戏是:寻宝魔都。  先来看这则要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的这段话,变成了2020年6月23日召开的十一届上海市委第九次全会的主题。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
张国庆  人们常说,“公道自在人心”。但在国际舆论场中,这句话却往往当不得真。  有一个问题很耐人寻味,那就是,美国在新疆造的谣那么明显而拙劣,但却造得那么起劲,还要形成法案,它图的是啥呢?当全世界是瞎子吗?  全世界当然不可能都是瞎子,但美国却可能让很多人“瞎”,特别是在一些它想让大家“瞎”的方面。一个微博大V说得好,“美国为什么提倡言论自由?因为美国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包括网络、媒体、语言等)
现场观众正在体验vr 游戏。摄影/李铭珅  7月末,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下称ChinaJoy)再次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从2004年开始,ChinaJoy驻扎上海至今已经19个年头,从最初的参展产品不足200款,增长到如今的4000件左右;观众人数也从当初的7万人次,增长到如今的35万人次左右。ChinaJoy逐渐成为全球数字娱乐领域最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
当年的京剧演出也吸引了众多粉丝。  从前的人怎么追星?说出来你会发现今时今日的各种粉型——妈妈粉、姐姐粉、唯粉、氪金粉、私生饭……那都是从前玩剩下的。  大名鼎鼎的大师为偶像甘当陪衬,海上名媛为偶像私奔谈判跑码头,“过房娘”为偶像出钱出话出心计,“阿姐”为偶像任劳任怨一辈子,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某种与偶像相和的暗号,激动起来往舞台上扔钻戒,甚至为偶像化身跟踪狂,从垃圾堆里寻找蛛丝马迹……非但令人大跌眼
从统计学角度看,比起会员国近两百的联合国,缩写“G20”的二十国集团(其中一个还是国家联盟欧盟)不那么让人在意,可看看另一组数字,G20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面积占60%,国内生产总值(GDP)占85%,贸易额占80%,对世界经济与安全的象征意义和稳定作用不言而喻。  从另一个层面看,因全球化而生的G20却因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之后泛滥的“逆全球化”思潮冲击而前行乏力。具体到G20内部,中国等新兴
无论是在历史演进的纵轴线中,还是在文明发展的横轴线上,女性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女性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常言道“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响亮口号开启了新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新征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进入新时代,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愈发彰显,力量愈加强大。这股力量成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中流砥柱,成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洛神赋图中的女神形象。  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到东晋,最有名的作品大概就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了。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在他之前,绝大部分画家只是工匠,并没有在作品上留名。而顾恺之,是第一个在作品上留下自己名款的畫家,从此,中国画家得以青史留名。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操之子曹植所写的《洛神赋》而创作的一件文学绘本。这是一件手卷形式的绘画作品,就是把一段一段的故事像连环画一样
7月27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开幕式。摄影/谢长贵  7月29日,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联合天眼查发布《中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研究报告(2011-2020)》(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提出并应用“市场主体注销注册比”、“市场主体净增新增比”、“市场主体生存指数”以及“千人市场主体数量”、“注销市场主体寿命”等指标,对我国市场主体总体及分区域、分行业的发展活力状况进行了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不久前,热播的《清平乐》终于迎来大结局。这部旨在讲述宋仁宗赵祯那以帝王的名义被禁锢的、一辈子都忍耐着的剧集,尽管问世后褒贬不一,口碑徘徊在近乎“北宋还没崩”与“南宋已经崩”般摇摇欲坠的边缘,但的确又引发了一轮社交媒体上对宋朝的空前讨论。  “宋”你入梦,梦回东京。暗想当年,人物繁阜,花光满路,自在风流,不问归处。只是,当太祖、太宗们克荆南、武平,灭后蜀、后汉,令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