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一点体会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 而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以及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 必须对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掌握数学教学目标, 并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优化教学环境,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 改革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 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忙于课堂的一切,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的下降。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缺乏应有的活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下,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二、 注重问题的设置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适时的设置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的设置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教学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问题要恰到好处,让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既不过分难,又不能过分简单,提出问题的方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不要刻板,内容要有较丰富的直观背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就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跃跃欲试地冲向知识的海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设置的问题是这样的:“同学们,我们要建设一块面积为660平方米的操场,现在知道操场的宽为x,长为x+2,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建立一个方程吗?有几种办法?”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再比如讲到在坐标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积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出了图形,我设置问题:“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图形和坐标系,想一想,有几种方法可以求得三角形的面积,想的方法越多、速度越快的越好。”我们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积累经验,根据教学的内容机智巧妙地设置问题,就会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起到意象不到的效果。
  三、实施分层教学
  在一个班级里面,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做到平衡的话,教学未必能起到很好地效果。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分层”教学,包括提问、作业、练习、辅导等几个方面的分层教学。如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点:其一、练习题要遵循低起点、小坡度的原则,逐渐提高难度,编写出适合学生不同层次的题目.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启发.对于学困生则要启发多一些。要鼓励基础好的学生有所创新。不要满足于教师所讲的解题方法.对学生有创新的解题方法要给予表扬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不能搞一刀切。每次布置作业都要有必作题和选作题,选作题让学生自己选择完成,不局限于优秀生。通过学生的课外作业,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书面交流,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
  教师的评价也要分层,对于基础差的同学要求不要过于苛刻,语言要以鼓励为主。比如,我班的一名女同学在一次月考中数学成绩只有28分,当时我气急败坏的把该同学叫到办公室,准备好好的教训她一顿,但是看到学生战战兢兢的样子我再也无法用什么犀利的语言来对她说什么了。我一改话锋说道:“什么原因没有考好啊?老师相信你如果用力的话成绩要比现在好很多的,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在我的鼓励下.这名学生在以后数学课堂中表现得十分积极,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成功的走出了学困生的困境。对于学困生,教师应多加鼓励,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在平时教学中或课后,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鼓励的动作都是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
  四、师生互助协作学习
  我校在新课程背景的要求下,积极的探索高效课堂的模式,我在实践中采用“五步十环”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注重学生的自学探究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给学生留有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讨论也可以在师生之间展开,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知识。改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为现在的学生学教师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体服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困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我认为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应依据他们的现实表现,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再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才是正确的解决途径。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现实表现  1.内向自卑  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缺少依靠,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看,其学习动机源于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两个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对多数学生而言,情趣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是逐步培养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乐于读书的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情趣,我作了初步尝试。  一、发挥教材的感染作用,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广博,文质兼美,如同一部小百科全书。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看到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绚丽多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注重自我管理,形成了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城市社区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