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 用200μmol/L过氧化氢(H2O2)诱导离体兔晶状体白内障形成,TUNEL法检测H2O2作用1,6,18,24,48h的晶状体上
【机 构】
:
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长沙,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实验中心,肿瘤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 用200μmol/L过氧化氢(H2O2)诱导离体兔晶状体白内障形成,TUNEL法检测H2O2作用1,6,18,24,48h的晶状体上皮凋亡细胞,同时测定晶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H2O2作用1h,晶状体保持透明,未发现凋亡上皮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上皮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晶状体逐渐变混浊SOD活性早期无变化,18h后逐渐降低。结论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是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细胞学基础,其发生先于晶状体抗氧化机制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端粒酶RNA(hTR)及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TRT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R及hTRT在55例睑板腺癌、12例霰粒肿、4例睑板腺腺瘤中的表达;用EnVision法对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结果用计算机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量化,把积分光密度值作为肿瘤增殖指数;用SAS统计软件包对影响睑板腺癌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病程长短、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等)进行分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视明注射液对外伤性萎缩的兔视神经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Krlein术式,在相对定量致伤的条件下建立兔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模型,造模后第40d开始给予视明注射液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视神经组织中ICAM-1的积分光密度.结果模型对照组的兔视神经组织中ICAM-1的积分光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视明注射液高
总结25例立体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干出血后的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呼吸道的管理、并发症的处理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容易在多个环节产生断栅、开焊、隐裂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来检测电池板缺陷,首先,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一种新的损失函数,在新的损失函数中引入平衡因子ε,以提高网络的识别率。其次,将卷积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相结合,随机森林分类器替换卷积层的输出层,可以增强网络的泛化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电池板的缺陷和缺陷类别,识别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GE)、脂多糖(LPS)及低氧对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BRPs)内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方法培养的BRPs分别与不同质量浓度的AGE(8、32、125、500 μg/ml)共同培养4 d;LPS(10、20、40 μg/ml)共同培养24 h;低氧(5%O2、5%CO2、90%N2)条件下培养12、24、48 h.培养结束后,分别收集培养液,离心取上清液,用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