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普通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几年来,我国在公路建设方面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养护管理问题也相继出现了,所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普通公路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
一、概述
由于大批普通干线公路的相继改造,导致了公路养护管理也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当前的养护管理整体状况来看,无论是体制改革、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都无法满足公路养护管理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公路事业发展需要。而为了要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实现公路工程预期的功能及使用寿命,就必须要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
二、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的状态,防止使用质量下降,以便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还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总之,公路养护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实施公路养护作业的强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以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二)养护作业措施有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
普通公路养护的主要目的是在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的同时,也能对时下所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的修复,从而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另外,公路养护工艺及具体操作流程应该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来执行。
(三)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普通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四)公路养护总投入比较大,并且对人员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一般来说,普通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所以为了能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投入的必然很大。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从业人员要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综合素质要高。
(五)养护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公路养护除了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要不断探索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等的使用。此外,公路养护上除了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也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应配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
三、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上多数仍然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这种模式非常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也不利于社会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创新。
(二)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
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在养护质量考核方面,还仍然沿用过去的“好路率”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三)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偏低
尽管有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是它们普遍对于机械的适应能力很差,并且对机械性能的开发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也是不在少数。目前,很多养护工作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国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是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四)设备规模跟不上,养护水平低、利用率低
由于高速公路养护具有特殊性,使用的养护设备价格十分昂贵,所以养护所需的设备成本远远跟不上普通高速公路养护发展的需要。从另一方面看,养护设备的使用率偏低,养护设备无法在大区域内得到共享。养护设备“买不起、用不起、用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果造成目前很多高速公路养护仍采用简单的机械设备,甚至停留在人工养护的原始阶段,专业化养护水平不高。
(五)普通公路养护机械管理人员本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对公路养护单位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完成各种养护生产任务的主要生产工具,因此各单位基本上都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但是由于普遍缺乏专业的机械管理相关专业人员,各单位机务员的业务素质相对较低、管理水平也较差,所以造成了机务管理较为混乱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各种业务资料收集不齐全、养护机械保养维护不到位;车容车貌不整洁;单机单车核算不真实、不符合实际等现象。
四、公路养护管理应对措施
(一)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顺应普通公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要优先考虑集中统一的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判标准、统一计量定额。
(二)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我国在普通公路建设中,主要是采用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这样不仅能改善公路桥梁等一系列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能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的目的。
(三)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公路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普通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不失时机地抢抓当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以此来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四)应建设专业化的公路养护队伍,凝聚人心
只有技术全面、人员精干、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普通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从而提供及时、大量、准确的数据信息,最终能够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企业也要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调动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员工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自觉行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普通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普通公路养护管理自身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因此,如何才能做好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就成了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了。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那么养护管理就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从我国公路养护的总体目标来看,我们必须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六、参考文献
【1】潘建峰、李鲁伟《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华章》2010年06期。
【2】朱军《发展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认识及思考》,《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8年04期。
【3】元远《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4期。
【4】刘硕、郑艳丽《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姓名 王函
单位 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
地址 广州市农林下路 78号601 电话 87752361 邮编 510080
关键词 普通公路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
一、概述
由于大批普通干线公路的相继改造,导致了公路养护管理也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当前的养护管理整体状况来看,无论是体制改革、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都无法满足公路养护管理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公路事业发展需要。而为了要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实现公路工程预期的功能及使用寿命,就必须要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
二、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的状态,防止使用质量下降,以便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还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总之,公路养护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实施公路养护作业的强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以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二)养护作业措施有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
普通公路养护的主要目的是在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的同时,也能对时下所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的修复,从而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另外,公路养护工艺及具体操作流程应该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来执行。
(三)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普通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四)公路养护总投入比较大,并且对人员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一般来说,普通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所以为了能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投入的必然很大。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从业人员要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综合素质要高。
(五)养护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公路养护除了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要不断探索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等的使用。此外,公路养护上除了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也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应配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
三、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上多数仍然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这种模式非常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也不利于社会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创新。
(二)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
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在养护质量考核方面,还仍然沿用过去的“好路率”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三)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偏低
尽管有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是它们普遍对于机械的适应能力很差,并且对机械性能的开发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也是不在少数。目前,很多养护工作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国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是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四)设备规模跟不上,养护水平低、利用率低
由于高速公路养护具有特殊性,使用的养护设备价格十分昂贵,所以养护所需的设备成本远远跟不上普通高速公路养护发展的需要。从另一方面看,养护设备的使用率偏低,养护设备无法在大区域内得到共享。养护设备“买不起、用不起、用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果造成目前很多高速公路养护仍采用简单的机械设备,甚至停留在人工养护的原始阶段,专业化养护水平不高。
(五)普通公路养护机械管理人员本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对公路养护单位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完成各种养护生产任务的主要生产工具,因此各单位基本上都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但是由于普遍缺乏专业的机械管理相关专业人员,各单位机务员的业务素质相对较低、管理水平也较差,所以造成了机务管理较为混乱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各种业务资料收集不齐全、养护机械保养维护不到位;车容车貌不整洁;单机单车核算不真实、不符合实际等现象。
四、公路养护管理应对措施
(一)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顺应普通公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要优先考虑集中统一的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判标准、统一计量定额。
(二)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我国在普通公路建设中,主要是采用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这样不仅能改善公路桥梁等一系列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能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的目的。
(三)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公路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普通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不失时机地抢抓当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以此来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四)应建设专业化的公路养护队伍,凝聚人心
只有技术全面、人员精干、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普通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从而提供及时、大量、准确的数据信息,最终能够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企业也要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调动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员工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自觉行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普通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普通公路养护管理自身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因此,如何才能做好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就成了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了。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那么养护管理就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从我国公路养护的总体目标来看,我们必须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六、参考文献
【1】潘建峰、李鲁伟《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华章》2010年06期。
【2】朱军《发展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认识及思考》,《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8年04期。
【3】元远《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4期。
【4】刘硕、郑艳丽《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姓名 王函
单位 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
地址 广州市农林下路 78号601 电话 87752361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