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图表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考查学生地理能力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图表能力是地理学科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的高中地理图表教学陷入一种“教师教得尴尬,学生学得无奈”的困难境地。文章分析了图表在近年地理高考试题中的呈现特点,提出了高中地理图表教学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高考试题;地理图表;教学策略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以及与此相应的新教材的实施,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转化,再到现在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地理图表具有覆盖面广、兼容量大、能清楚表述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功能,图表题既可以间接评价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引导地理教学改革,又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起到选拔创新型人才的功能,以丰富的图表资料为切入点和背景材料已成为地理高考试题的常态。因此,加强对高考地理图表的分析和研究并寻求更优化的地理图表教学策略非常必要。
一、研究高考试题地理图表的意义
1.响应课程标准的要求
2003年实验版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具有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并且课标对图表教学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的规定。2017版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图表阅读是学习地理应具有的基本能力。在新版课标地理1的12条内容标准中,有8条明确规定了以运用地图、图表为基础。由此可见,中学地理要重視地理图表的教学。
2.适应地理新教材的需要
图表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课文的文字材料,对教材内容起到补充和说明作用。因此,图表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表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有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作一定程度的拓展挖掘,使地理课程得到充分的延伸和深化,为发展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创造了条件。新教材中能用图表形式来显示和解释的地理知识基本都用地理图表呈现,图文并茂是新版地理教材的最大特点,也是地理教材发展的趋势。图文转换是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地理教材追求的目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重视教材中的地理图表,注重围绕地理图表进行教学设计。
3.培养地理能力的需要
教学过程中,很多地理现象学生在课堂内无法直接看到,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使地理课堂变得无趣。地理图表能将直观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观察到无法到达的地方的景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拓宽学生的视野,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探究图表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地图中不仅包含大量的直接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间接知识,地图既可以将组成地理环境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展示出来,也可以将各地理要素的空间联系反映出来,这些繁多、琐碎、复杂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从图表中获取、解译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学生阅读地理图表时,首先是对图表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初步的感知,即地理图表要素感知能力和图表内容感知能力;其次是进一步认识图表信息,除表面信息外,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融合等处理,得到更多线索、更深层的含义,即地理图表信息分析能力、地理图表信息比较能力、地理图表信息融合能力;再次是结合图表信息回忆以往知识,在原有信息上进行延伸、想象、创造或创新出新信息并加以应用,即地理图表信息延伸能力和地理图表信息创造能力。
4.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以及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地理图表则是连接这种能力的纽带。从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地理图表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基本载体和素材,这些图表大都来源广泛、形式新颖,选取于教材之外,命题者依托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来设计试题,设置的问题绝大多数都与图表所示信息有密切的联系,有些问题必须通过对图表信息的推断才能解答,试题要求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才能获得结论。可见图表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地理成绩。
二、地理图表在近四年高考试题中的呈现特点
具体呈现特点如表1所示。
1.图表数量与类型的选取
通过近四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全国新课标文综I卷选择题基本以一幅地理图表对应一个题组的形式呈现,综合题36题和37题都基本配有相应的图表。两道选做题的其中一道用到图表,可谓“无图不成题”,这种以图表为载体的考卷,充分体现出图表对地理学习的意义,凸显地理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年来使用数量最多的图表类型是带经纬网的区域图,原因在于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结构并配以大量的文字材料,考查学生记忆某些地理知识的能力、空间定位、空间感知能力、获取和解读图表中多种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特别是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素养,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图表。内容主要涉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以及变化、成因及其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和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产业区位因素和特点以及形成条件、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流城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等内容。
地理统计图表作为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载体,在高考试题中运用较多,图表以抽象的数据对地理事物进行定量表述,对地理事实能更准确地说明,主要用来考查学生提取数据、根据数据定量、定性地解释说明图中地理事物或现象时间变化或空间分布规律的能力,以及根据有关数据信息探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考查学生对数据的获取能力方面是其他图表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四年都有考查且以坐标统计图为主,在题型方面,更倾向以选择题的方式来考查,类型包括坐标图、结构图、表格、风玫瑰图等。
关键词:高考试题;地理图表;教学策略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以及与此相应的新教材的实施,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转化,再到现在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地理图表具有覆盖面广、兼容量大、能清楚表述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功能,图表题既可以间接评价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引导地理教学改革,又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起到选拔创新型人才的功能,以丰富的图表资料为切入点和背景材料已成为地理高考试题的常态。因此,加强对高考地理图表的分析和研究并寻求更优化的地理图表教学策略非常必要。
一、研究高考试题地理图表的意义
1.响应课程标准的要求
2003年实验版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具有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并且课标对图表教学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的规定。2017版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图表阅读是学习地理应具有的基本能力。在新版课标地理1的12条内容标准中,有8条明确规定了以运用地图、图表为基础。由此可见,中学地理要重視地理图表的教学。
2.适应地理新教材的需要
图表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课文的文字材料,对教材内容起到补充和说明作用。因此,图表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表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有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作一定程度的拓展挖掘,使地理课程得到充分的延伸和深化,为发展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创造了条件。新教材中能用图表形式来显示和解释的地理知识基本都用地理图表呈现,图文并茂是新版地理教材的最大特点,也是地理教材发展的趋势。图文转换是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地理教材追求的目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重视教材中的地理图表,注重围绕地理图表进行教学设计。
3.培养地理能力的需要
教学过程中,很多地理现象学生在课堂内无法直接看到,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使地理课堂变得无趣。地理图表能将直观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观察到无法到达的地方的景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拓宽学生的视野,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探究图表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地图中不仅包含大量的直接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间接知识,地图既可以将组成地理环境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展示出来,也可以将各地理要素的空间联系反映出来,这些繁多、琐碎、复杂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从图表中获取、解译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学生阅读地理图表时,首先是对图表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初步的感知,即地理图表要素感知能力和图表内容感知能力;其次是进一步认识图表信息,除表面信息外,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融合等处理,得到更多线索、更深层的含义,即地理图表信息分析能力、地理图表信息比较能力、地理图表信息融合能力;再次是结合图表信息回忆以往知识,在原有信息上进行延伸、想象、创造或创新出新信息并加以应用,即地理图表信息延伸能力和地理图表信息创造能力。
4.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以及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地理图表则是连接这种能力的纽带。从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地理图表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基本载体和素材,这些图表大都来源广泛、形式新颖,选取于教材之外,命题者依托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来设计试题,设置的问题绝大多数都与图表所示信息有密切的联系,有些问题必须通过对图表信息的推断才能解答,试题要求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才能获得结论。可见图表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地理成绩。
二、地理图表在近四年高考试题中的呈现特点
具体呈现特点如表1所示。
1.图表数量与类型的选取
通过近四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全国新课标文综I卷选择题基本以一幅地理图表对应一个题组的形式呈现,综合题36题和37题都基本配有相应的图表。两道选做题的其中一道用到图表,可谓“无图不成题”,这种以图表为载体的考卷,充分体现出图表对地理学习的意义,凸显地理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年来使用数量最多的图表类型是带经纬网的区域图,原因在于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结构并配以大量的文字材料,考查学生记忆某些地理知识的能力、空间定位、空间感知能力、获取和解读图表中多种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特别是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素养,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图表。内容主要涉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以及变化、成因及其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和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产业区位因素和特点以及形成条件、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流城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等内容。
地理统计图表作为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载体,在高考试题中运用较多,图表以抽象的数据对地理事物进行定量表述,对地理事实能更准确地说明,主要用来考查学生提取数据、根据数据定量、定性地解释说明图中地理事物或现象时间变化或空间分布规律的能力,以及根据有关数据信息探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考查学生对数据的获取能力方面是其他图表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四年都有考查且以坐标统计图为主,在题型方面,更倾向以选择题的方式来考查,类型包括坐标图、结构图、表格、风玫瑰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