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经济:主要“火车头”动力不减局部金融风险仍需警惕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历经相对健康的发展,全球经济回暖,经济增速普遍加快,由此对2018年全球经济的走势持乐观看法的预测增多。多个机构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经济将维持稳定复苏的态势。
  2018全球经济将稳定复苏
  2017年12月11日,联合国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创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均上调0.1个百分点,分别至3.6%和3.7%,同时也上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期。IMF预计,今年全球四分之三的经济体增速都将加快,这也是全球经济近10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
  同样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是3.7%,其监控的GDP占到全球GDP80%的45个经济体,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预计在2017年到2019年会收缩。
  看好全球经济整体形势的还有大型投资银行。美银美林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将稳健增长,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8%,高于2017年的3.7%,大部分经济体都将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其中,美国经济加速增长,2018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4%,高于2017年的2.2%,并认为税改方案将令2018年、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分别提高0.3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预计,2017年全球GDP增速将为3.6%,而在2018年,全球GDP增速将进一步上升至3.8%。
  “对2018年全球经济颇为乐观的预测主要是依据全球经济的主要火车头动力不减,发达国家经济向好态势超出市场预期,同时其他经济体经济也将继续得到改善。”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分析。
  古特雷斯特别提到,欧洲经济复苏相当强劲。2017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延续2016年的上升势头,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不仅德国、法国的复苏趋势显著,就连西班牙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步伐。
  “欧洲正处于全面稳固复苏周期中,在家庭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双轮带动下,2018年欧洲经济复苏有望延续。”古特雷斯称。
  联合国报告指出,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其中,东亚和南亚仍是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对今年全球增长的贡献高达近一半。
  摩根士丹利预计,新兴市场的GDP增速预计在2017年为4.7%,2018年将达到5.0%,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6.8%,2018年由于中国政府主动调整政策重心,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率预计在6.5%左右。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一。”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副秘书长刘振民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更强、回旋余地更大,質量和效益提高,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举措为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复苏力度仍不充分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下称《报告》),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将维持稳定复苏的态势,处于从亚健康走向完全健康过渡的关键时期,局部金融风险仍须警惕。
  “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但供给侧长期性约束因素难以逆转,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仍不充分。”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张兴荣得出这一判断。
  “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依然较大。”张兴荣认为,发达经济体有望呈现全面复苏态势,但力度依然偏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有所加快,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
  根据IMF数据库,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对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将达到43%,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36%,也高于危机以来平均水平42%。
  以地理区域看,2018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增速继续保持最快,平均增速将达到6.5%;其次是东欧新兴市场的3.5%、中东与北非地区的3.2%;拉美国家1.9%的经济增速在新兴市场中垫底;在发达国家,美国2.3%、欧盟2.1%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2.5%的增速基本与上年持平。
  其次,全球通胀水平继续保持相对低位,达到3.3%左右。
  “由于实体经济复苏力度依然不够强劲,全球失业率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大宗商品市场依然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其价格不存在大幅上升的压力,因此全球通货膨胀水平依然处于低位。”张兴荣预计,2018年全球CPI平均涨幅为3.3%左右,略高于上一年的3.1%,但远低于金融危机前五年中4.0%的平均水平。
  此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市场需求,预计2018年CPI平均涨幅为4.4%;发达国家由于就业未完全复苏、投资消费需求动力不足,预计CPI涨幅为1.7%。
  全球经济仍面临多种风险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出现转机,迈进新的增长关键期,但由于增长力度不足,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全球性的经济与金融风险依然存在。”张兴荣认为,部分国家存在财政金融风险。
  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编制的美国金融风险指标(ROFCI)显示,2017年美国金融市场整体风险经历了由高到低,金融稳定性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从结构上看,股票市场逆经济弱势不断创新高,波动性一直维持历史低位,投资者可能忽视泡沫风险;非金融类货币市场始终不太稳定,风险持续上升。
  “经济复苏力度增强将降低财政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但同时会促使货币政策收紧,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和风险溢价上升,可能刺破发达国家的资产泡沫,并对新兴市场的货币汇率带来风险。”张兴荣分析。
  同时,张兴荣指出,非经济风险因素依然存在。2017年以来全球性非经济风险事件减少,对市场主体乐观预期增强和全球经济复苏加快产生了正向贡献。但世界范围内的非经济风险始终存在。2018年,欧洲各国的政治选举仍然可能潜藏“黑天鹅”事件,应重点关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国内政治风险。
  “围绕地缘政治争端的问题依旧并未解决,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依然可能爆发新的冲突;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内部治理方面的风险也不能排除。英国脱欧进程、特朗普的政策等去全球化浪潮走向何方,尚不能下结论。”张兴荣说。
  张兴荣特别提到,对于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应保持密切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债务问题十分严峻,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债务过快的增长,成为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最大问题。
  “发达国家出现新一轮泡沫,新兴经济体出现新一轮债务,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债务很严峻。”刘元春分析。
  刘振民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尚存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不宜对全球经济长期增长前景过于乐观。
  “尽管短期前景有所改善,但全球经济仍面临风险,包括贸易政策改变、全球金融环境突然恶化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日益紧张。”刘振民指出,全球经济还面临较长期的挑战,但宏观经济状况的改善为制定政策以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机会。
其他文献
今年3月28日,《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指导意见》从起草到印发,历时近半年时间,中办、国办先后多轮征求意见。4月12日,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指导意见》以两办名义印发,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为当前和今后一
期刊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我国的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增长同步壮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技型企业。然而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攀升,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而美国调整对华战略,从“接触”改成“遏制”,在很多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禁止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投资。面对这种国内外形势,我国企业该如何突破?企业科技创新目前存在怎样的软肋
期刊
毫无疑问,2017年对于全世界来说,经济发展都是具有活力和异常活跃的一年,这体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数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在3.6%左右,其中发达国家增速2.2%,新兴市场国家增速为4.6%。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基本上摆脱了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处于全面复苏阶段。  预计2018年这种全面复苏和增长仍将会持续。人们似乎已经可以肯定,新的增长点将体现在大数据、云服务
期刊
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6月1日下午圆满落幕。  历时4天的第十四届北京文博会以“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优质文化产业资源,集中展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就、新业态、新模式,深度展示北京守正创新、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示范引领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本届文博会共有2个国际组织、68个国家与地区的86个境外代表
期刊
5月16日,2019亚洲冷链展在上海新國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国内冷链产业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会,本届亚洲冷链展吸引了150余家展商盛装亮相,冷链行业头部企业悉数参展;总展出面积1.25万平方米,吸引了冷链产业链上下游专业观众2万余人次。  冷链产业大秀开启,新技术、新产品、新动向精彩纷呈  亚洲冷链展连续举办四届,已然成为国内冷链产业链企业展示品牌形象、服务能力、发布新科技、新产品的重要秀
期刊
2017年中国的外贸表现比较争气。海关统计表明,在2015年和2016年,以人民币计算的中国外贸进出口贸易额曾经分别下降7%和0.9%,而在2017年前11个月,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其中,出口13.85万亿元,增长11.6%;进口11.29万亿元,增长20.9%。20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体回稳向好,但这种势头在2018年是否能够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在前不
期刊
未来的生活和职场会是什么样子?凯恩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给出了预言,他认为到二十一世纪上半叶,每个人只需要每周工作15个小时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打发那一下子多出来的时间。  只是,从目前看来,凯恩斯预言实现的可能性很小,无论是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还是中国这样快速崛起的国家,普罗大众花在职场上的时间反而更多了,工作和生活的天平更偏向工作,而不是生活。但这并不妨碍研究者和公共政策问
期刊
未来开放战略要从三个维度来思考,第一个维度就是国家发展对开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我们要考虑的另一个维度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我认为两个层面都在变化,一是我们从一个经贸小国迅速地成为一个经贸大国后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上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际影响力是双刃剑,如果善用自己的影响力,就可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塑造形势,创造机遇。  影响力如果运用不妥当,或者说对影响力浑然不知,很多行为可能会构成
期刊
近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加强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被认为是最重要议题之一。据了解,文在寅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不仅有史上最大规模的韩国经济使节团陪同,而且在中国的大部分时间都安排了与商业有关的活动,期间,中韩双方也在经贸领域达成了若干成果。谈到中韩经贸未来合作的方向,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区本部长郑光泳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25年间,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希望文在寅总统此次访
期刊
作为全国最顶尖的外国语院系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有着相当辉煌的历史,蜚声中外。  自1944年成立以来,英语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外交官、媒介领袖、企业精英、英语教育专家及政府政要,毕业生们遍布海内外,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上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英语系曾翻译了《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等国家级重要文献;王佐良教授翻译英国诗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国璋教授主编了著名的《许国璋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