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剂追踪法在腹部CT增强动脉期显示的临床应用

来源 :赣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示剂追踪法行腹部CT增强扫描,观察动脉期触发扫描时间,为CT增强扫描准确把握动脉期影像给出合理建议.方法:收集224例临床疑诊腹部病变而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检查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112例使用浓度为300 mgI·mL-碘海醇注射液;B组112例使用浓度为350 mgI·mL-1碘海醇注射液.所有检查者均行常规腹部动态三期扫描,从肘正中静脉置入22 G留置针,以3mL·s-1速率注射对比剂,增强扫描采用示剂追踪法完成,设置腹主动脉膈肌层面为兴趣区,触发扫描HU值为150 HU,自动触发扫描.结果:A组触发扫描时间为13~46 s,平均(22.75 ±4.79)s;B组触发扫描时间为12~41 s,平均(21.8±5.1)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同时测量腹主动脉CT值,两种不同浓度对比剂在注射速率相同情况下,两组CT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6).结论: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注射速率3mL·s-1,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00 mgI·mL-与350 mgI·mL-1时进行腹部增强扫描,示剂追踪法动脉期扫描触发均值时间在21~22 s,实际扫描均值时间27~ 28 s,与相关教科书提出的25~ 30 s扫描动脉期时间一致.但示剂追踪法实际扫描最短18 s,最长52 s,更符合个性化扫描要求,因此建议在带有示剂追踪扫描软件的CT扫描设备进行腹部动态增强扫描时,采用示剂追踪法能更准确的抓住动脉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妇,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
护理专业实习生由于处于新入一个学习环境,身份由一名学生转为工作人员,对新环境及人际关系陌生,又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导致应激反应,做好入科前的宣教,注重实习过程中的
目的:研究产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62例,对其在进行分娩时实行产房全面护理,对进行护理前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而多发的肿瘤.全世界每年有60~70万胃癌患者,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有1/2死于胃癌.无论男性或女性,胃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占世界首位[1].为了解特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干预用于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到我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奇偶分组法作为分组依据,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共计30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随
目的:探讨在接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特定时段内治疗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20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
目的:就消毒供应中心(代号CSSD)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护理,对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无菌物品各项操作合格
目的:探析慢性丙型肝炎应用协同护理与PDCA循环法联合方案对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诊治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资料,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