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员工忠诚度不高,这是目前国内一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当然,这里有国内信用体系尚未完善的原因。不过,我们也不能不反思一下企业领导人自身的责任。
一、员工忠诚度低下的领导原因
《韩非子》有云:“故明主者,不恃其不我叛也,恃吾不可叛也;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也。”身为一个好的领导,不能依赖于属下不欺骗自己,而要做到自己是不可以也不应该受欺骗的。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领导本身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民营企业的领导在以下方面的素质上存在缺陷:
1、要求员工做到的,领导自己不能以身作则。比如,一些企业领导对员工强调要讲诚信,但为了能少交点税,在企业里建两本账;一方面要求员工好好工作,一方面随意拖欠员工工资;一方面强调要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却低价进一些劣质原料以次充好;对于跟客户签订的合同,经常借故毁约。只考虑眼前,不顾及长远。领导如此做法,如何能让员工对企业忠诚?
2、看不到事物发展的规律,目光相对比较短浅。多数企业主当初做企业是希望多赚钱,由于把握住了机会,企业一下子发展起来了,这时他们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其一是见好就收,拿钱养老;其二是将企业继续做大,做成社会的,子孙能继承,就交给子孙,子孙不行,就交给外人来打理。国外有些企业家是这样做的,比尔·盖茨就说过不把微软传给自己的女儿;其三,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继续做下去,做成自己的家业,传给自己的子孙。从理性经济人自利的角度来讲,这一点无可非议,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即使百年老店也是不多的。企业的家族传位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既然是企业主个人的家业,就很难要求员工与企业保持高度忠诚。
3、识人、用人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借助外力完善企业的运作流程。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的竞争,因此,做好企业员工的录用和使用工作对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备受均瑶集团器重和重点培养的集团董事长助理忽然于2004年3月底提出辞职,不久被一家有清华大学背景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委以重任,有的企业家称这是经理人的背叛。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成熟表现。但无数事实却表明,这些说法显然有失公允。以近年来轰动一时的哈慈副总、亿利科技总裁等为例,他们都是业内口碑甚好、能力业绩颇佳的职业经理人,离开原职后,在市场上依然能够梅开二度并得到业内的关注与尊重。
据悉,在我国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超过90%以上。而在家族企业当中,几乎所有请过职业经理人的企业都有被职业经理人抛弃的伤痛。固然有的与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有关,但部分企业主不善于用人也是不可否认的。
4、满足于原有的经验,不善于学习新知识。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需要企业领导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紧跟时代的脚步。守着原有的经验不放,不顺应时势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员工的不满,从而降低员工的忠诚度。比如,工资、奖金原来对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很管用,但现在仅仅提高工资待遇却不一定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有的员工来讲,更看重的是精神上的激励与个人的发展。
另外,企业在制度设计时应该对员工有一个正确的假定前提。在江苏江阴市的华西村,领导人吴仁宝说,“华西村决不允许搞‘一家两制’”,他认为,社会上有些地方可以搞“一家两制”,是因为那个地方的干部们的素质比较高。而华西村如果也搞“一家两制”,将会出现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比如在集体企业上班的丈夫,因公务需要而招待客人时,就会将客人带到妻子开的个体饭店去吃饭,有时,虽然只吃了100元,但因为自己的思想觉悟不高,却可能会多付100元,这就会导致华西村集体财产的损失。吴仁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假定“人是经不起诱惑的”,从而依靠“制度安排”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类似在新加坡没有人随地吐痰,是因为这样做了会带来很严厉的处罚;在美国人们不闯红绿灯,也是因为有着严厉的处罚在警示;在欧洲的多数国家,乘火车一般不检票,但一旦查出有人逃票,则会有几十倍的罚款。于是,在制度的约束下,良好的风气慢慢地形成了。可见,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也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设计。
二、领导素质的完善
要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在依靠社会力量完善市场信用体系的同时,企业领导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自身素质:
1、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好的榜样。领导的行为是员工的榜样,他的一个举止往往胜过千言万语。要让员工对企业忠诚、讲诚信,企业领导就应该对社会讲诚信、对客户讲诚信、对员工讲诚信。舍小利而取大义。企业领导要时时注意自身行为对员工的影响。
要让员工“以企业为家”,首先领导自已要“以企业为家”,并把员工当作家人一样看待。要求员工节约成本,领导自已就不能铺张浪费。要求员工努力工作,领导自身也要兢兢业业。宁波方太的茅理翔没有广交会的入场券就想办法从下水道进去;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南存辉不惜赔偿大笔的违约金,而要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宁波卷烟厂的徐芳权当年同员工一起四处奔波跑市场。而正是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使得员工信赖这样的领导,从而对企业的忠诚度大大增强。
2、目光要长远。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得有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战略。同时。民营企业的领导要广招贤人,并能够使他们在企业里发挥作用。虽然这个企业是由你一家打拼出来的,但是并不一定就一直要由你家里的人来经营,也不一定要百分百地属于你这个家庭。根据80/20原则,一个企业的80%的价值与这个企业里起骨干作用的20%的员工关系极大。这批骨干员工的忠诚度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然这样,企业为何不让这批员工持有适当的股份,把这个企业做成大家的呢?
3、提高自身用人的能力。一个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必须处理好进人、用人及培养人三项工作。首先,在进人时,企业就要尽可能地选忠诚度比较好的员工。其次,就是用好他们。员工的“背叛”,很多时候是因为领导不善于用人所致。赏罚分明,可以加强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企业从一开始就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从小事做起,将员工一些不良的想法和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不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也能从客观上提高忠诚度。
4、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环境在不断发展,如果企业领导不提高自身水平的话,那么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驾驭就无能为力了。企业领导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每年抽一些时间和同行、和专家做一些交流,并通过网络、书籍等工具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南存辉原来家境较差,小学毕业就出来做生意,但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停地求学,他现在已经拿到博士学位,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下属服他,忠诚度就高。
亨利·福特在他的《自传》中写道:“爱你的员工吧,他们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实践证明,当企业主自身水平很高的时候,其属下背叛的可能性就越小。张瑞敏带领海尔员工将企业从亏损一百多万做到现在国内第一品牌,宁烟的徐芳权将企业从产品卖不出去做到现在国内的知名品牌,娃哈哈的宗庆后将一个小小的校办工厂做成国内饮料业的老大,这些企业员工的忠诚度都很高。通过学习新知识,企业领导可以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给员工以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样,企业的员工往往会觉得有前途,也就不愿意背叛,因为一旦背叛,他们的成本就太高了,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人都会算的帐。
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头痛问题,完善领导者的素质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员工忠诚度低下的领导原因
《韩非子》有云:“故明主者,不恃其不我叛也,恃吾不可叛也;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也。”身为一个好的领导,不能依赖于属下不欺骗自己,而要做到自己是不可以也不应该受欺骗的。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领导本身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民营企业的领导在以下方面的素质上存在缺陷:
1、要求员工做到的,领导自己不能以身作则。比如,一些企业领导对员工强调要讲诚信,但为了能少交点税,在企业里建两本账;一方面要求员工好好工作,一方面随意拖欠员工工资;一方面强调要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却低价进一些劣质原料以次充好;对于跟客户签订的合同,经常借故毁约。只考虑眼前,不顾及长远。领导如此做法,如何能让员工对企业忠诚?
2、看不到事物发展的规律,目光相对比较短浅。多数企业主当初做企业是希望多赚钱,由于把握住了机会,企业一下子发展起来了,这时他们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其一是见好就收,拿钱养老;其二是将企业继续做大,做成社会的,子孙能继承,就交给子孙,子孙不行,就交给外人来打理。国外有些企业家是这样做的,比尔·盖茨就说过不把微软传给自己的女儿;其三,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继续做下去,做成自己的家业,传给自己的子孙。从理性经济人自利的角度来讲,这一点无可非议,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即使百年老店也是不多的。企业的家族传位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既然是企业主个人的家业,就很难要求员工与企业保持高度忠诚。
3、识人、用人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借助外力完善企业的运作流程。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的竞争,因此,做好企业员工的录用和使用工作对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备受均瑶集团器重和重点培养的集团董事长助理忽然于2004年3月底提出辞职,不久被一家有清华大学背景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委以重任,有的企业家称这是经理人的背叛。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成熟表现。但无数事实却表明,这些说法显然有失公允。以近年来轰动一时的哈慈副总、亿利科技总裁等为例,他们都是业内口碑甚好、能力业绩颇佳的职业经理人,离开原职后,在市场上依然能够梅开二度并得到业内的关注与尊重。
据悉,在我国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超过90%以上。而在家族企业当中,几乎所有请过职业经理人的企业都有被职业经理人抛弃的伤痛。固然有的与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有关,但部分企业主不善于用人也是不可否认的。
4、满足于原有的经验,不善于学习新知识。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需要企业领导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紧跟时代的脚步。守着原有的经验不放,不顺应时势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员工的不满,从而降低员工的忠诚度。比如,工资、奖金原来对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很管用,但现在仅仅提高工资待遇却不一定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有的员工来讲,更看重的是精神上的激励与个人的发展。
另外,企业在制度设计时应该对员工有一个正确的假定前提。在江苏江阴市的华西村,领导人吴仁宝说,“华西村决不允许搞‘一家两制’”,他认为,社会上有些地方可以搞“一家两制”,是因为那个地方的干部们的素质比较高。而华西村如果也搞“一家两制”,将会出现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比如在集体企业上班的丈夫,因公务需要而招待客人时,就会将客人带到妻子开的个体饭店去吃饭,有时,虽然只吃了100元,但因为自己的思想觉悟不高,却可能会多付100元,这就会导致华西村集体财产的损失。吴仁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假定“人是经不起诱惑的”,从而依靠“制度安排”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类似在新加坡没有人随地吐痰,是因为这样做了会带来很严厉的处罚;在美国人们不闯红绿灯,也是因为有着严厉的处罚在警示;在欧洲的多数国家,乘火车一般不检票,但一旦查出有人逃票,则会有几十倍的罚款。于是,在制度的约束下,良好的风气慢慢地形成了。可见,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也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设计。
二、领导素质的完善
要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在依靠社会力量完善市场信用体系的同时,企业领导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自身素质:
1、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好的榜样。领导的行为是员工的榜样,他的一个举止往往胜过千言万语。要让员工对企业忠诚、讲诚信,企业领导就应该对社会讲诚信、对客户讲诚信、对员工讲诚信。舍小利而取大义。企业领导要时时注意自身行为对员工的影响。
要让员工“以企业为家”,首先领导自已要“以企业为家”,并把员工当作家人一样看待。要求员工节约成本,领导自已就不能铺张浪费。要求员工努力工作,领导自身也要兢兢业业。宁波方太的茅理翔没有广交会的入场券就想办法从下水道进去;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南存辉不惜赔偿大笔的违约金,而要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宁波卷烟厂的徐芳权当年同员工一起四处奔波跑市场。而正是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使得员工信赖这样的领导,从而对企业的忠诚度大大增强。
2、目光要长远。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得有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战略。同时。民营企业的领导要广招贤人,并能够使他们在企业里发挥作用。虽然这个企业是由你一家打拼出来的,但是并不一定就一直要由你家里的人来经营,也不一定要百分百地属于你这个家庭。根据80/20原则,一个企业的80%的价值与这个企业里起骨干作用的20%的员工关系极大。这批骨干员工的忠诚度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然这样,企业为何不让这批员工持有适当的股份,把这个企业做成大家的呢?
3、提高自身用人的能力。一个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必须处理好进人、用人及培养人三项工作。首先,在进人时,企业就要尽可能地选忠诚度比较好的员工。其次,就是用好他们。员工的“背叛”,很多时候是因为领导不善于用人所致。赏罚分明,可以加强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企业从一开始就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从小事做起,将员工一些不良的想法和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不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也能从客观上提高忠诚度。
4、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环境在不断发展,如果企业领导不提高自身水平的话,那么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驾驭就无能为力了。企业领导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每年抽一些时间和同行、和专家做一些交流,并通过网络、书籍等工具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南存辉原来家境较差,小学毕业就出来做生意,但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停地求学,他现在已经拿到博士学位,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下属服他,忠诚度就高。
亨利·福特在他的《自传》中写道:“爱你的员工吧,他们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实践证明,当企业主自身水平很高的时候,其属下背叛的可能性就越小。张瑞敏带领海尔员工将企业从亏损一百多万做到现在国内第一品牌,宁烟的徐芳权将企业从产品卖不出去做到现在国内的知名品牌,娃哈哈的宗庆后将一个小小的校办工厂做成国内饮料业的老大,这些企业员工的忠诚度都很高。通过学习新知识,企业领导可以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给员工以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样,企业的员工往往会觉得有前途,也就不愿意背叛,因为一旦背叛,他们的成本就太高了,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人都会算的帐。
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头痛问题,完善领导者的素质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