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星系露出宇宙黑暗时代末期真相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_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从中国科技大學获悉,该校王俊贤教授发起组织的由中国、美国、智利三国天文学家参加的“宇宙再电离时期的莱曼阿尔法星系”(LAGER)研究项目,在宇宙黑暗时代星系观测研究领域再获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国际一流天体物理期刊《天体物理快报》上。
  之前的工作中,他们观测获得了一个宇宙早期的星系候选者样本,并发现在该宇宙年龄处,宇宙星系际弥散介质中氢的电离比例为约50%。在最新的工作中,他们使用美国卡内基天文台麦哲伦望远镜获得了其中6个星系的光谱证认,确认它们为宇宙大爆炸后约8亿年的星系,证认成功率高达67%。
  宇宙大爆炸之后大约40万年,随着宇宙逐渐冷却,质子和电子结合为中性氢,宇宙进入黑暗时代。当在重力作用下宇宙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开始形成,它们发出的紫外光辐射电离了周围的中性氢,使得整个宇宙开始明亮起来,从而结束宇宙黑暗时代。
  这段整个宇宙的整体相变过程被称之为再电离。确定再电离的细致过程以及第一代星系何时形成,是天体物理前沿一个极具挑战性的
  问题。
  该项目首批光谱观测即获得了6例光谱证认,为研究宇宙早期的星系形成与演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目的 对应用宫血宁对患有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科技部25日在京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和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强国战略措施贯彻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提高了对于电力行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生活条件。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因而必须要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电厂热控保护技术的支撑作用也逐渐表现出来。基于此,文章将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技术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与其相关的内容。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TM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运用范围逐渐广泛,小到手机操作,大到工程项目建设,智能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是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化技术在提高其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效率,保证电力运行的安全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角度出发,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近年来我国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尽早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进行评估,以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是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项目实施规模日益扩大,项目管理工作是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关键,只有从根本上落实项目管理工作,才能使多方合作项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软件项
基于缺陷模式的静态分析技术根据预先设定的缺陷模式知识对受检代码进行缺陷分析。这种分析技术具有使用简单、查找速度快等优点,是近年来静态代码缺陷分析方法中发展比较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