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的临床特点,比较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 lymphoblasts lymphoma,B-LBL)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 lymphoblasts lymphoma,T-LBL)的临床及预后特点及不同化疗方案对LBL的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07—2014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经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LBL的患者。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LBL的疾病谱特征。结果 74例LB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19.5岁,其中45例为男性,60例为晚期起病(Ann-Arbor分期Ⅲ~Ⅳ期),42例存在B症状,32例发生骨髓受累。治疗总有效率为70.2%,完全缓解率为48.6%,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38.0%和26.6%,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4.8%和23.2%。其中B-LBL患者17例,T-LBL患者57例。B-LBL较T-LBL更倾向发生于儿童,起病时多伴有贫血,二者生存意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小于18岁、有无贫血、β2微球蛋白水平、诱导治疗方案、近期疗效为预后相关因素。结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存期短,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时多为晚期,易发生骨髓转移。采用ALL类化疗方案的患者预后可能优于CHOP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