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解放日报》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实践探究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与理论的精髓.以往研究多聚焦于理论层面的探讨与阐释,对其具体实践的发掘不多.通过选取与这一方针正式提出密切相关的延安时期为节点,对《解放日报》相关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该报最晚自1942年改版后即已践行“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路线,即由各级党委、党员提供稿件,“帮助与利用”报纸,达到内容呈现的“全党”化;在“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的倡议下,通过组织识字读报组、开辟群众专栏、建立激励机制和培养工农兵通讯员四大途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真正参与到“办报”工作中.
其他文献
在通信技术、交互技术、计算能力、核心算法等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元宇宙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Facebook、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布局元宇宙.但从发展实践来看,元宇宙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技术、内容、法律等方面的制约.从根本上讲,元宇宙起源于游戏又超脱于游戏,未来元宇宙将经历云游戏、数字孪生、虚实共生三个发展形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图像中心时代,具有视觉性的图像、视频正占据着人们的生活.从视觉符号入手探讨李子柒视频中的行动、演员、展示、资源、空间符号元素,归纳了归隐、陪伴、怀旧与审美的四种文化意象.这些意象建构了现代人对田园生活的浪漫化想象,具体内涵包括优美而宜居的乡村景观、简约而诗意的劳作过程、和谐的人与世界关系与留住乡愁的怀旧记忆的田园想象.李子柒视频是当下视觉化传播语境下构建的媒体景观,它超越了当地性,而使不同文化、不同符号系统的人在现代性的共通意义空间中建构了相似的田园想象.
新时代“互联网+”大潮下,各行各业纷纷入局直播电商,不少传统媒体也抓住风口积极寻求转型,然而,直播电商能否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的经济增长点?媒体入局直播电商将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通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赴杭州、南阳、临沂、郑州等地进行详细调研,结合“互联网”+红利的商业模式,寻找互联网市场和媒体电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尝试寻找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期与直播电商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中国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造成了解码的困扰,其中语言符号是造成误解的重要原因.以中国古装电视剧中语言符号使用的问题为切入点,将语言符号转化为不同符号进行解码,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国古装电视剧的国际传播能力.
现从“反转新闻”的概念、特征及产生缘由入手,从媒体传播学和叙事学的视角,探讨了“反转新闻”的叙事框架,同时以此为基础,从正反角度论述了“反转新闻”的传播影响.最后,从媒体、公众以及法治等角度针对性地制定了如何对“反转新闻”加以规避的应对举措.同时也希望通过研究,对利用“反转新闻”进行舆情引导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