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日关系需要大智慧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0x8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5日,中国北海舰队的7艘舰艇驶离青岛港,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5(Ⅱ)军事演习。尽管本次军演的日程年初即已商定,但由于前一天“安倍谈话”不合时宜地宣扬了1905年日本打败沙俄之于亚洲历史的正面影响,北京首度联袂派遣水面舰艇、两栖战部队和固定翼战机赴日本海海空域参与联合军演一事,就更具象征意义。在中日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接触”常态化的背景下,这也是对5月中国新国防白皮书中“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方针的呼应。
  无独有偶,日本自卫队8月下旬~9月上旬将在美国加州与美军联合演练“夺回离岛”。而在东京7月公布的《防卫白皮书》中,出现了“中国公务船进入尖阁诸岛(钓鱼岛)周边已呈常态化倾向”等字句,日方据此认为“(中国)持续采取可称为高压的举措,令人对其今后的方向性感到担忧”。7月15日,日本众议院特委会通过了对11项现行法案进行修订的新《安保法案》,为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参与美国主导的国际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
  显然,继2012年钓鱼岛“国有化”风波和2013年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之后,中日安全关系在2015年再度多云转阴。从7月中旬日本国家安保局长谷内正太郎访华的效果看,尽管两国领导人对继续强化政治沟通和外交接触并无异议,但过去“制热”效果显著的外交和经济手段已逐渐无法抵消安全领域的压力。日本争当“正常国家”的长期目标与安倍巩固自身权位的操作相结合,已在防务政策上找到了“输出终端”。对此,中国该如何应对?
中国国力上升的巨大幅厦,终会使日万“拆东墙补西墙”的军力重整因跟不上节奏而主动放弃无望的竞逐。

  应该说,中日关系的纠葛使普通中国人、甚至一些研究者倾向于放大日本的意义。在警惕日本和借重日本的自我心理暗示下,一些日方政策的影响被显著放大,并产生复杂的涟漪效应;同时,中日之间的互动(如拟于今夏签署旨在避免东海偶发性冲突的“海上联络机制”协议)又被视为旨在牵制美国的亚洲政策调整,而使得形势愈发微妙。
  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国力上升的巨大幅度,终会使日方“拆东墙补西墙”的军力重整因跟不上节奏而主动放弃无望的竞逐,转而寻求新的战略框架设定;届时中日两国深化双边关系的意愿和力度,不仅取决于外部因素(1970年代以降长约20年的中日蜜月期,诱因之一是苏联这一共同对手,之二则是尼克松改善中美关系对日本的刺激),还与中国作为世界领导型国家的引导和形塑能力有关。仅就当前而言,中日关系正呈现外交缓和与安全对垒“双轨化”的趋势,亟需以高级别的接触来控制分歧。

“正常国家”的误区


  新安保法案在众议院“过堂”后,前日本驻华海军武官小原凡司对香港媒体表示:“和平宪法某种意义上也是孤立宪法,导致国人什么都不想……日本现在试图修改安保法制,并不是要把中国当作敌人,而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相应的法制。”这类解释尽管较为委婉,但都指向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具备与经济规模相匹配的政治影响力和安全行动能力的全球大国—的愿景。
  自1990年代以来,“正常国家化”成为日本自民党的长期目标,具体构成包括:更充分的防务和外交政策主动性,以及谋求在国际组织内的更大话语权;手段则以对内扩充和修正安保体制、对外输出经济和文化资源为重心。安倍在8·14纪念谈话中公开宣称,日本愿“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比以往更大的贡献”,即是上述目标的反映。
  然而从构成要件上看,日本政治家对“正常国家”的理解明显失于偏狭。就物质力量而言,日本与安理会五常之间的确已不存在差距,但它严重缺乏积累世界性权势所需的区域政治根基。从人口规模和地理位置判断,成长为“正常国家”的日本必须首先在亚洲树立旗帜,但在东北亚与日本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中韩两国,恰恰和东京存在严重的情感疏离及政治分歧。即使不论反省历史的态度,日本在地区经济和安全一体化、防务政策、修宪倾向等问题上,与中韩的沟通和协调也相当不足。这使得中韩很难确信日本的意图是可靠的、建设性的。缺少了中韩两国的信任和支持,日本即使能依靠经济援助在东南亚获得一定影响力,基础仍是不稳固的。就此而言,东京在“入常”之争中的优势远不及德国和印度来得明显。而在全球层面,日本在气候问题、粮食安全等较新的议题上表现平淡,却汲汲于伸张军事权利和安保诉求,显然无助于迅速建立正面、积极的形象。
  另一方面,美国的亚洲战略对东京外交政策的捆绑,也使得日本的制度设计和能力养成受到局限。如小原凡司所言,在着手修正安保体制之前,日本对真正定位于自身的安全需求考虑甚少。东京的政治体制和外交决策流程长期以来饱受诟病,但由于美国的存在,日本对内改革的决心不足,在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时依旧只能对华盛顿亦步亦趋。甚至连新安保体制最倚仗的自卫队,也因为美国的诱导和限制,发展极不均衡—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的设计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职能是充当美国第七舰队的反潜和水雷战分队,并参与美军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空中自卫队则要协助保卫在日本的美军基地。1980年代末,美方正是以“缺乏必要性”为由,否决了日本购买固定翼舰载机的申请。今日的海上自卫队尽管以精良的装备和优秀的训练水平闻名于世,但在远程投送、水面攻击和对地支援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后3项能力上的优势恰恰是美国希望继续确保的。在缺少美军指导和支援的情况下,海上自卫队几乎不可能单独介入一场大规模海上冲突。
  由此看来,近年来日本以伸张军事权利作为“正常国家化”的努力方向,并非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更像是情急之下的应激反应。经历了“失去的20年”之后,东京引以为傲的经济优势在体量巨大的中国面前已相形见绌;再加上美国全球战略的收缩,则使日本愈发怀疑华盛顿安保承诺的可靠性。在此情况下,追求防务政策的自主性和自卫能力的提升,无疑能使政治家乃至普通国民获得莫大的心理慰藉。是故尽管安倍内阁在政策的争议性上远大过其几位前任,却仍能赢得相对较高的支持率:这是过去几年里中日国际权势此消彼长的后果。

中国需战略恒心


  以2012年的钓鱼岛“国有化”风波为起点,中日两国在海洋权益争端方面大致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中方一改上世纪末韬光养晦的作风,频繁派出舰艇和飞机宣示主权,并在硬实力支撑下单独实施经济开发。日方则在巩固既有控制区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大搞舆论攻势,搬弄法条,营造出“中国恃强凌弱”的氛围。由于中国在传统上拒斥对海洋权益争端的国际仲裁和调停,以避免区域外势力公开介入,故日方的说辞一度赢得了相当一部分国家的同情与认可。最终,双方各自取得一定成效,但皆未能掌控全局,只是使两国关系周期性地出现紧张。
  基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自1960年代以来,日本长期被中国政府视作仅次于美俄(苏)的双边关系伙伴;这种特殊的重视与日本在冷战后期给予中国的战略惠利相结合,在中国民众中产生了两种貌似对立、实则有暗合之处的思维倾向。乐观者认为,日本依附强者的历史使得它有可能成为中国重整亚洲秩序的基石,北京应当支持日本争当“正常国家”,扩大美日矛盾,最终以中日一致为基础建立亚洲新秩序。悲观者则认为,日本以伸张安保权利作为“正常国家化”先导的冒险迟早会引发中日之间的决定性冲突,能否击败日本、并迫使美国接受既成事实,将决定中国能否成为下一个世界领导者。换言之,两种倾向都认定处理好日本问题对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不幸的是,这恰恰都属于夸张。日本的地理位置、人口和资源规模,决定了它没有成为超级大国的资质,尽管其威胁仍没有彻底解除。
  今天的中日关系大致呈现这样的形态:由于日本的自身问题和美国在政策指导上的制约,它不可能入侵中国,中国也绝无必要对日本实施大规模武力打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东京仍将满足于“专守防卫”的国策,而将政策修订的目标设定为联合国框架内的充分安全权利。而中国从外部影响日本国民和政府的心理、并阻止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大体已达到效率瓶颈,现在需要争取的不是某种不切实际的终极目标—不管导向的是结盟还是对抗—而是使日本的“正常化”尽可能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并借助两国高层的沟通不断调整和完善本方的政策。
  应当承认,尽管安倍在70周年谈话中所称的“二战后出生的人占现在(日本)人口的八成以上。与那场战争毫无关联的子子孙孙,我们不能再让他们继续背负谢罪的宿命”不甚中听,但似乎代表了多数当代日本人的心理:他们对承认历史问题的重要性的认知,远不及对中国“硬实力”和大众民族主义的疑惧来得直接。从外部促进日本民众对历史问题的正视,必须、也只能以长期的渐进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没有必要由于历史心结,就置经济合作、区域稳定(如朝核问题)等议题于停滞状态。我们相信中国领导人有这样的大智慧和战略恒心。

中美日“正三角形”


  2010年8月,刚卸任首相的鸠山由纪夫在题为《日本的新出路》的论文中提出了“日美中关系正三角形论”。所谓“正三角形”,指的是3国中的任意两者都处在既合作又对抗的关系之中,且每个国家都乐见另外两国发生矛盾,以为本方争取盟友,并获得收益。但在建立同盟时,较弱的一方必须提防强势盟友的支配能力和影响力持续上升,最终由三角关系转变为二元博弈,增加爆发全面冲突的可能。尽管这一提议至今尚未获得实践的空间,但它的确显示了一种趋势:日本“正常化”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一种独立于美国的政治空间,以实现政策自由性。
  换言之,尽管到目前为止,日本更多的是借重美国的对华防范心理和“再平衡”的需要,获取防务自主的空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日本“正常国家化”对中国构成的冲击将会递减,美日之间的分歧则会愈发凸显,这就为中国的外交操作提供了更灵活的选项。以民族主义者自居的安倍晋三并不满足于华盛顿划定的政策界限,从尝试恢复对朝接触、力图邀请普京访日等举动看,安倍正在小心地试探美国的政策弹性,并尝试以日本的利益为中心推行外交政策。近日,有日本媒体曝出安倍有意在9月3日或稍晚时访问北京,与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尽管日本首相官邸随后称尚未经过内阁会议正式决定,但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若安倍在习近平访美之前,率先与中方就双边关系达成某种共识,尤其是就东海油气田开发等突出矛盾做好协调,无疑是一种相当大胆的“跳跃”。
  对中国而言,顺应和利用这种新变化是有裨益的:当日本表露出激进的修宪倾向和在历史问题上的彻底倒退时,需要利用美国的战略戒心,争取华盛顿(尤其是2016年选出的美国新领导人)采取不那么偏袒日本的立场;当美国继续坚持其“权势傲慢”,拒绝以平等的姿态面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时,则要借重日本的“正常化”倾向,以和平的方式劝服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汲汲于在现阶段孤立或联合日本,眼界都太过狭小,中国最终是要对中日关系的终极形态做出回答:中国所能接受的是一个怎样的“正常”的日本,日本又将和怎样一个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舞台上共存?
其他文献
人生是没有公式的,人生是不可能用你的判断强加到别人身上的,人生是多彩的,是不能用单一的僵化的思维去束缚他们的。  某省,有几位高考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当上了“状元”,兴奋之余,便上街卖“状元笔记”。据说有不少家长为了自己子女更好地学习,将来也当一个“状元”,欲购买这些笔记。  笔者看罢这新闻,感到自己见识浅薄,变成“憨豆先生”一样,天天看新戏又不懂戏,居然老去想状元笔记1000字能卖多少钱这么低俗
《商业周刊》6月24日  闪聊(Snapchat)这种新形态的社群媒体,最吸睛的卖点就是用户之间互传的图文、影音档案,在寄发10秒后就会自动销毁。这种新型的应用软件很受新时代青年人的青睐,已吸纳了上亿名的青年用户使用。青年人间平时没事喜欢恶搞、相互调侃,而闪聊不筛选照片、信息,也不搜集个人数据牟利的特点,吸引着青年人的瞬间注意力。这种新形态的社群媒体同时也吸引着广告客户,被视为与脸书、推特等争夺广
《天下》9月30日  越南为了应对高标准的TPP,迎接更开放的市场,掀起了政治与经济领域改革,给予更多的关税优惠,制定更严明的法规、更环保的政策。虽然相较于过去的低廉生产成本,越南优势渐失,但因为TPP的「从纱开始」原则,越南再次成为纺织产业理想生产地。将来,越南纺织服装出口到美国的关税将逐步降至零。外资在越南的征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资本纷纷争吃改革红利,抢进越南市场。甚至连在去年“五·一三”越
他曾在世界500强的央企做到副总裁,外媒称他是世界级的“航油大王”,他曾位居新加坡上市公司第一高薪CEO。但45岁正值壮年之时,他却沦为了阶下囚,屈身于新加坡潮湿而压抑的樟宜监狱,与妻、子铁窗相隔1035天。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在央企这种权力和资本高度重合,而高干子弟如过江之鲫的地方,走到了普通人可以企及的巅峰,但随后跌至谷底。朋友认为,他是被舍弃的过河之卒。在监狱中,他写就了一本畅销书《地狱
我们这些有幸生在发达世界的人为无数小风险(或不太可能发生之事)而苦恼:食物中的致癌物质、空难,等等。但我们比我们所认为的更不安全。我们否认百年一遇的灾难情景。  关于人口增长带来的对生物圈的无度需求,以及因资源稀缺和气候变化导致经济和政治冲突,进而可能造成的生态冲击,我们已经有了数不清的著作。更令人担心的是强大的新网络、生物和纳米技术带来的不利风险:通过错误或者恐怖主义,一小撮人可能带来社会的急速
《探索》5-6月号  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好奇的儿童因为吞咽小电池而造成咽喉烧伤、消化道损伤,甚至死亡。现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人员以乌贼墨汁为原料研发出一种可生物降解电池。与传统电池相比,可生物降解电池是更安全的可食用电子装置。如果它卡在身体某处,对身体没什么影响。研究人员还打算将该电池用于为注射药物创造新型的口服给药装置,除此之外,该电池还可以为在其他敏感环境中,充当传感器或监视器的可生物降
瑞典和挪威,就像一对名字不同的双胞胎,均位于不列颠岛的东北方向,文化和人种上与苏格兰人有着某种联系。1066年征服英格兰的诺曼人,其实就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后代;而作为维京人一支,丹麦人曾统治英格兰部分领土断断续续达200多年。作为文化体的延续,在政治上,瑞典和挪威代表着斯堪的纳维亚或者北欧风格的高福利社会制度,与温和、开放、友善和富裕等褒义词联系在一起。  直到2011年7月22日,3
《南风窗》:你当年是受歌剧名伶卡拉斯艺术的打动,走进歌剧艺术殿堂的。卡拉斯身上那股强烈的希腊悲剧气氛和不可妥协的艺术追求是你最欣赏的地方吗?  肖玛:卡拉斯最伟大的特质是赋予了歌剧女高音声部全能的概念,凸显了歌剧中声乐与戏剧性的完美结合。她的声音不是用“美不美”来衡量,而是她对剧目角色的投入度。她曾经因为过度投入角色,直接晕倒在台上。歌剧艺术已经成为了她的人生使命。卡拉斯让人懂得,女高音不再是一个
几十年来,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矿工事故身亡,还有更多的人在饱经尘肺痛苦中死去,这使得中国的煤矿开采一直以来都是贪婪、贪腐和漠视生命的悲剧性展台。但如今,开采作为中国经济繁荣动力之一的煤炭开始变得不那么危险。  自2002年以来,用以衡量煤矿安全的每百万吨煤产死亡人数下降了12倍,跌至0.24。在政府的號召下,国有煤矿公司在忽视安全问题的数年后,开始大量投资解决该问题。从1992年~2007年,中国最
司马光生活的时代去五代之乱不远,唐末藩镇割据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对他刺激尤深,所以《资治通鉴》从春秋“尊王抑诸侯”的议论开篇,这当然是很不错的。遭逢天下大乱之后,对于“稳定比动乱好、统一比分裂好”这番简单的道理,司马光是懂得的。  但是,他却由此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国家选拔人才,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那么与其用能人,不如用“愚人”,与其用强人,不如用“弱人”。也就是说,与其用能办事的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