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西巴尔干峰会传递的政治信号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与西巴尔干峰会原定于5月6日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召开,但受疫情影响改为视频会议。此次峰会正值新一届欧盟领导层上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波及欧洲多国,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盟高级别官员和西巴尔干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视频峰会。
  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使欧盟认识到只有将西巴尔干地区纳入欧洲一体化的轨道,才能实现该地区以及整个欧洲的稳定与繁荣。2000年11月,欧盟正式启动将西巴尔干融入欧盟的进程。2003年在希腊萨洛尼卡举行的首次欧盟—西巴尔干峰会,明确将西巴尔干国家纳入欧盟扩大进程,该地区国家获得了“欧洲前景”。2018年,时隔15年,欧盟—西巴尔干峰会再次举行。峰会通过的《索非亚宣言》确定欧盟—西巴尔干第三次峰会于2020年上半年举行。然而,不断升级的疫情对欧盟政治日程产生冲击。4月8日,克外交部表示,受疫情影响,萨格勒布峰会将推迟举行。但仅半个月后,欧盟“突然”决定峰会将以视频会议形式如期进行。有分析指出,坚持在“非常时期”如期举行峰会意味着,欧盟在维持与西巴尔干国家关系上向外界传递了积极而坚定的信号。而且,与2018年西班牙缺席索非亚峰会不同,所有欧盟成员国均出席了此次视频峰会,充分彰显“非常时期”的“团结”。
  从议题看,峰会通过的《萨格勒布宣言》约三分之一篇幅与疫情防控相关。从具体内容看,2003年《萨洛尼卡宣言》和2018年《索非亚宣言》的首条均突出强调欧盟价值观与原则,第二条才涉及西巴尔干国家的“欧洲前景”,即西巴尔干国家进行改革后加入欧盟,而《萨格勒布宣言》首条便提出欧盟一致支持西巴尔干国家的“欧洲前景”。然而,进一步看,与《索非亚宣言》一样,《萨格勒布宣言》只是提及了“欧洲前景”,并未涉及西巴尔干国家最為关切的入盟“时间表”和“路线图”,甚至连“扩大”“入盟”“一体化”等词汇也进行了回避。西巴尔干国家包括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黑山、波黑等国。克罗地亚于2013年加入欧盟。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塞尔维亚和黑山目前是欧盟候选国,但入盟进展缓慢。2019年,欧盟两度推迟同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开启入盟谈判。在入盟进程受阻后,今年3月,欧盟27个成员国终于达成共识,同意开启两国入盟的相关谈判。令人失望的是,关于开启与两国谈判的具体时间,峰会只字未提。有评论指出,此次峰会最实际的成果仅在于峰会举办本身,欧盟在峰会上的做法显得“虎头蛇尾”。
  这次峰会充分显露欧盟的“三心二意”。近年来,欧盟自身麻烦不断,“无暇多顾”西巴尔干。同时,西巴尔干国家深感入盟进程明显放缓,地区国家对外关系的多元化也日益增强,但欧盟仍希望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惯用手法稳住西巴尔干“后院”,调控地区国家入盟的“速度与激情”。新一届欧盟领导层上台后试图将西巴尔干地区打造成“地缘政治委员会”的试验场。俄中等国与西巴尔干国家在抗击新冠疫情上的合作,让欧盟很是“着急”,这也进一步凸显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的敏感性。欧盟多次在政策文件中指责俄罗斯、中国和土耳其等国在该地区“增强存在”。从这个层面讲,欧盟视萨格勒布峰会为一次“自我证明”和“喊话”的机会。欧盟在峰会上向西巴尔干国家抛出33亿欧元的一揽子援助计划以表“诚心”。同时,《萨格勒布宣言》提到影响西巴尔干地区的“第三方因素”,这直指俄、中、土三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呼吁西巴尔干国家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与欧盟立场保持一致。
  需要强调的是,在关于西巴尔干国家内部改革的议题上,欧盟仍然强调推进民主和法治等基本制度的建设,这也是该地区国家融入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条件。《萨格勒布宣言》还明确表示将定期举行欧盟—西巴尔干峰会,这意味着欧盟将突出以“政治对话”的形式来管控其与西巴尔干国家的关系进展。
其他文献
7月1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习近平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呼声更加强烈。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亚太各成员当前最重要的任务。第一,加强抗疫国际合作。第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三,坚持包容可持续发展。第四,
周边外交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周边地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周边外交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精准判断周边战略局势  2010年以来,中国周边地区各种争端、对峙、竞争呈现出“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态势,一些大国也不断释放出各种对抗信号。这到底是一个功能性的问题,还是一个结构性
2020年7月9日,韩國首都首尔市市长朴元淳身亡,被认定为自杀。首尔市长在韩国被认为是除总统之外政治权力最大的人物,与总统文在寅同属进步阵营的朴元淳也一度被认为是下届总统职位的有力竞争者。朴元淳之死使人们再次联想到韩国进步阵营中的“政治洁癖”怪圈。进步阵营连续发生性侵事件  2017年10月,“ME TOO”运动从美国开始之后,也迅速蔓延到韩国,引发多件性暴力控告事件,尤其是进步阵营内一些知名人士
尽快将国别与区域研究(或区域国别学)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之下的一级学科,是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决定着国别与区域研究能否在短期内构建覆盖全球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完整知识体系。  研究内容及其边界 真正的国别与区域研究,除了研究特定国家或区域的语言、文学、文化、民族、宗教、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军事和安全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对这个国家或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生态
《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  李泽/译 刘丰/校  2019年12月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是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以进攻性现实主义主张闻名。《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是他最新的著作,尚未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该书预设仍然停留在他此前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Tragedy of Great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
英国知名杂志《柳叶刀》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智利人的酒精消费量令人担忧,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  据报道,研究人员对149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年至2017年间的酒精消费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礎上,对2030年的饮酒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智利人在2017年的饮酒量超出世界平均水平40%,智利是世界上饮酒量最高的50个国家之一。有专家认为,如果继续保持这种消费趋势,智利人将面临更多癌症和心
2018和2019年相交之际,正是中美贸易战兴起之时。笔者曾在本专栏连续发表四篇小文,专议“中国不是苏联”,论述中国不会走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军备对抗导致失败的老路。如今新冠疫情引发了世界性的大灾难、大破坏和大震动,导致国际体系出现“领导缺失”,全球治理机制遭受重创,全球化受到冲击,“东升西降”变化加速,大国关系面临重组,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中国是不是当年的苏联”的议题,重新回到世界舆论旋涡的中心。
当地时间7月20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历史悠久的英国皇家宫殿卫队将因疫情危机而面临裁员,这在英国近50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而本次裁员首当其冲的就是知名地标伦敦塔的守护卫队。  据报道,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迫使英国皇家宫殿组织(HRP)运营的六处皇室遗址暂时关闭,而这些景点的运营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游客收入。皇家宫殿组织的一位发言人证实,6月已经推出了一项自愿离职计划,并已向工作人员发出警告,可能隨
五年来,一艘似乎被遗弃的巨型油轮,幽灵般地一直停泊在红海的也门海岸。目前船上仍装载有超过110万桶总价值高达8000万美元的原油,不啻一枚随时可能爆炸的巨型“漂浮炸弹”。2020年9月下旬,阿拉伯国家联盟甚至针对这艘也门被弃油轮“萨菲尔”号可能给红海带来的生态危机,召开了一次环境部长特别会议。  近年来也门战火绵延,今年6月,在新冠疫情依然严重的情况下硝烟再起。战乱给也门及地区带来深重人道主义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