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罐油品加温普遍采用人工手动方法,通过蒸汽阀门调节来确保罐内油品的温度,本文通过对采集大罐平均温度器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等,采用PID控制技术,研发出一套自动加温装置(专利号:201220091970.3),并开发相关软件系统,提出大罐自动加温方法。
【关键词】油罐 数据采集 自动加温 PID控制
目前,国内的石油储运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高凝点高要求的油品在运输上的要求比较高,要保证油品储运温度和保温油品的品质,需要依靠锅炉热量供应系统来进行油罐的保温。因此如何做好油品保温,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
通常企业是根据油品特性来有选择性的进行加热,比如一种油品的凝点在30度,而加热温度要保证高于等于油品凝点10度以上,但不能高出太多,否者会引起油品变质等问题出现。操作工开启加热等到加热到40多度时,为了节省蒸汽损耗,防止因温度过高引起油品变质,要及时停止蒸汽加热。而当温度低于40度时,操作工又要开启蒸汽加热阀门,操作如此反复的进行。蒸汽损失大且浪费,不能合理使用能源,使得生产成本高,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油罐储存和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油温进行加热,以避免因原油凝固而不能传送到油罐中,由于油罐及管线的分布位置相对较远,因此需要对每个单独的油罐进行加温控制。本文提出了一套以蒸汽加热为主、PID为主要控制器的加热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动调节阀和大型油罐温度传感器相联接的系统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油品温度,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所具有的自动控制功能,能保证油品温度合理性,解决高凝点、高粘度原油及燃料油储运全天候供热问题,达到节能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 油罐自动加热传置结构
蒸汽从主管线开始进入每个罐的蒸汽阀门,从而实现对油罐进行加温,本文提供二种加温方式:
(1)手工开启蒸汽阀门直接对油罐进行加热。
(2)关闭蒸汽阀门,通过电动调节阀和旁通阀,使用压力变送器的数据,通过PID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动调节阀来控制蒸汽的用量。系统总体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2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为温度采集卡实时对各路温度信号进行实时采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标准的MODBUS RTU输出,使用标准的RS232接口接入工控电脑,MCGS组态软件接入油罐的正确的温度信号,同时将采集到的温度上传到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通过基于JAVA开发的WEB网页上调用油罐温度,使温度预设值和油罐实际温度进行对比,然后由PID微处理器根据相应的条件对执行机构做出相应的判断,也可以通过组态软件对
系统的工作起始时间,温差值等各个参数进行设置,智能化控制装置提高了蒸汽能源的效率及系统性能,从而解決了原油储存的加热全天候问题。
3 系统总体设计
油罐自动加温由温度采集卡、PID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组成。工作过程为温度采集卡实时对各路温度信号进行循环采集,本文使用Honeywell-enraf公司的平均温度计,通过自行开发的智能通讯器(专利号:201220161815.4)对平均温度计的信号进行采集,并输出标准MODBUS EIA-232(RS),工控电脑通过RS232接口使用MCGS组态软件读取,再通过模拟开关选择相应的传输通道,通过AIN0输入口把数据发送到PID处理器进行A/D转换,然后由PID微处理器根据相应的条件对执行机构做出相应的判断,同时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实时显示WEB界面上。系统总体设计结构如图2所示。


4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油罐自动加温控制器主要完成显示、存储、控制以及通信等功能。考虑到本系统对微控制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要求较高,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存储空间及外扩接口,而传统的单片机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本设计采用嵌入式工控器作为微控制器。硬件设计包括:PID的最小系统、温度采集卡电路、触摸屏电路等模块电路的设计。系统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5 温度采集卡的设计
自行设计的温度采集卡实现了多路信号的采集、预处理及传送功能。系统的温度采集卡为4-20mA信号。其中采集4-20mA信号使用的是泓格公司的7017 模拟量输入模块,该模块为16/12bit 分辨率,8 路差动输入,测量类型有mV、V、mA 三种,也就是此模块所测量的单位在电压上可以是毫伏特、伏特,而在电流上是毫安。在采集现场温度计输入的电压信号时,模块充许的电压范围在10V,温漂系数为2.5 ppm/℃,有效地减少了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差,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精度。
在采集测量电流信号时,模块充许的电流范围是200mA;这是一般最常见的TTL 标准中的规格。模块取样频率(Sampling Rate)为每秒10 个读数,带宽(Bandwidth)是4Hz。模块使用非常方便,全部设置都在厂家提供的驱动软件中设置,模块初始化,只需将模块接线端子中*INIT 端子和GND 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模块内的设置就可以回到默认值。在现场使用的传感器信号类型一般为模拟的电流信号形式居多,因为电压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容易造成电压信号衰减效应以及杂散电容效应,如此以来,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串口通讯信号可由计算机的COM 口直接采集,由I-7188 单片机模块采集,根据传感器或装置的通讯协议,在I-7188 单片机模块编写部分控制程序。
6 软件设计
本设计选择采用JAVA开发工具,应用程序采用DELPHI编程接口,用基于对话框的模型来开发,MCGS组态软件将大罐的温度、压力值保存在SQL关系数据库内,并进行实时循环,由JAVA语言读出SQL关系数据库内的数据,操作人员只要将油品的凝点输入JAVA界面,通过条件语句判断是否执行子程序,从而实现人机交互式控制与显示。系统控制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关键词】油罐 数据采集 自动加温 PID控制
目前,国内的石油储运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高凝点高要求的油品在运输上的要求比较高,要保证油品储运温度和保温油品的品质,需要依靠锅炉热量供应系统来进行油罐的保温。因此如何做好油品保温,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
通常企业是根据油品特性来有选择性的进行加热,比如一种油品的凝点在30度,而加热温度要保证高于等于油品凝点10度以上,但不能高出太多,否者会引起油品变质等问题出现。操作工开启加热等到加热到40多度时,为了节省蒸汽损耗,防止因温度过高引起油品变质,要及时停止蒸汽加热。而当温度低于40度时,操作工又要开启蒸汽加热阀门,操作如此反复的进行。蒸汽损失大且浪费,不能合理使用能源,使得生产成本高,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油罐储存和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油温进行加热,以避免因原油凝固而不能传送到油罐中,由于油罐及管线的分布位置相对较远,因此需要对每个单独的油罐进行加温控制。本文提出了一套以蒸汽加热为主、PID为主要控制器的加热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动调节阀和大型油罐温度传感器相联接的系统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油品温度,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所具有的自动控制功能,能保证油品温度合理性,解决高凝点、高粘度原油及燃料油储运全天候供热问题,达到节能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 油罐自动加热传置结构
蒸汽从主管线开始进入每个罐的蒸汽阀门,从而实现对油罐进行加温,本文提供二种加温方式:
(1)手工开启蒸汽阀门直接对油罐进行加热。
(2)关闭蒸汽阀门,通过电动调节阀和旁通阀,使用压力变送器的数据,通过PID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动调节阀来控制蒸汽的用量。系统总体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2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为温度采集卡实时对各路温度信号进行实时采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标准的MODBUS RTU输出,使用标准的RS232接口接入工控电脑,MCGS组态软件接入油罐的正确的温度信号,同时将采集到的温度上传到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通过基于JAVA开发的WEB网页上调用油罐温度,使温度预设值和油罐实际温度进行对比,然后由PID微处理器根据相应的条件对执行机构做出相应的判断,也可以通过组态软件对
系统的工作起始时间,温差值等各个参数进行设置,智能化控制装置提高了蒸汽能源的效率及系统性能,从而解決了原油储存的加热全天候问题。
3 系统总体设计
油罐自动加温由温度采集卡、PID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组成。工作过程为温度采集卡实时对各路温度信号进行循环采集,本文使用Honeywell-enraf公司的平均温度计,通过自行开发的智能通讯器(专利号:201220161815.4)对平均温度计的信号进行采集,并输出标准MODBUS EIA-232(RS),工控电脑通过RS232接口使用MCGS组态软件读取,再通过模拟开关选择相应的传输通道,通过AIN0输入口把数据发送到PID处理器进行A/D转换,然后由PID微处理器根据相应的条件对执行机构做出相应的判断,同时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实时显示WEB界面上。系统总体设计结构如图2所示。


4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油罐自动加温控制器主要完成显示、存储、控制以及通信等功能。考虑到本系统对微控制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要求较高,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存储空间及外扩接口,而传统的单片机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本设计采用嵌入式工控器作为微控制器。硬件设计包括:PID的最小系统、温度采集卡电路、触摸屏电路等模块电路的设计。系统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5 温度采集卡的设计
自行设计的温度采集卡实现了多路信号的采集、预处理及传送功能。系统的温度采集卡为4-20mA信号。其中采集4-20mA信号使用的是泓格公司的7017 模拟量输入模块,该模块为16/12bit 分辨率,8 路差动输入,测量类型有mV、V、mA 三种,也就是此模块所测量的单位在电压上可以是毫伏特、伏特,而在电流上是毫安。在采集现场温度计输入的电压信号时,模块充许的电压范围在10V,温漂系数为2.5 ppm/℃,有效地减少了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差,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精度。
在采集测量电流信号时,模块充许的电流范围是200mA;这是一般最常见的TTL 标准中的规格。模块取样频率(Sampling Rate)为每秒10 个读数,带宽(Bandwidth)是4Hz。模块使用非常方便,全部设置都在厂家提供的驱动软件中设置,模块初始化,只需将模块接线端子中*INIT 端子和GND 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模块内的设置就可以回到默认值。在现场使用的传感器信号类型一般为模拟的电流信号形式居多,因为电压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容易造成电压信号衰减效应以及杂散电容效应,如此以来,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串口通讯信号可由计算机的COM 口直接采集,由I-7188 单片机模块采集,根据传感器或装置的通讯协议,在I-7188 单片机模块编写部分控制程序。
6 软件设计
本设计选择采用JAVA开发工具,应用程序采用DELPHI编程接口,用基于对话框的模型来开发,MCGS组态软件将大罐的温度、压力值保存在SQL关系数据库内,并进行实时循环,由JAVA语言读出SQL关系数据库内的数据,操作人员只要将油品的凝点输入JAVA界面,通过条件语句判断是否执行子程序,从而实现人机交互式控制与显示。系统控制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