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D的大型油罐自动加温技术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8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罐油品加温普遍采用人工手动方法,通过蒸汽阀门调节来确保罐内油品的温度,本文通过对采集大罐平均温度器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等,采用PID控制技术,研发出一套自动加温装置(专利号:201220091970.3),并开发相关软件系统,提出大罐自动加温方法。
  【关键词】油罐 数据采集 自动加温 PID控制
  目前,国内的石油储运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高凝点高要求的油品在运输上的要求比较高,要保证油品储运温度和保温油品的品质,需要依靠锅炉热量供应系统来进行油罐的保温。因此如何做好油品保温,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
  通常企业是根据油品特性来有选择性的进行加热,比如一种油品的凝点在30度,而加热温度要保证高于等于油品凝点10度以上,但不能高出太多,否者会引起油品变质等问题出现。操作工开启加热等到加热到40多度时,为了节省蒸汽损耗,防止因温度过高引起油品变质,要及时停止蒸汽加热。而当温度低于40度时,操作工又要开启蒸汽加热阀门,操作如此反复的进行。蒸汽损失大且浪费,不能合理使用能源,使得生产成本高,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油罐储存和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油温进行加热,以避免因原油凝固而不能传送到油罐中,由于油罐及管线的分布位置相对较远,因此需要对每个单独的油罐进行加温控制。本文提出了一套以蒸汽加热为主、PID为主要控制器的加热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动调节阀和大型油罐温度传感器相联接的系统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油品温度,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所具有的自动控制功能,能保证油品温度合理性,解决高凝点、高粘度原油及燃料油储运全天候供热问题,达到节能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 油罐自动加热传置结构
  蒸汽从主管线开始进入每个罐的蒸汽阀门,从而实现对油罐进行加温,本文提供二种加温方式:
  (1)手工开启蒸汽阀门直接对油罐进行加热。
  (2)关闭蒸汽阀门,通过电动调节阀和旁通阀,使用压力变送器的数据,通过PID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动调节阀来控制蒸汽的用量。系统总体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2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为温度采集卡实时对各路温度信号进行实时采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标准的MODBUS RTU输出,使用标准的RS232接口接入工控电脑,MCGS组态软件接入油罐的正确的温度信号,同时将采集到的温度上传到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通过基于JAVA开发的WEB网页上调用油罐温度,使温度预设值和油罐实际温度进行对比,然后由PID微处理器根据相应的条件对执行机构做出相应的判断,也可以通过组态软件对
  系统的工作起始时间,温差值等各个参数进行设置,智能化控制装置提高了蒸汽能源的效率及系统性能,从而解決了原油储存的加热全天候问题。
  3 系统总体设计
  油罐自动加温由温度采集卡、PID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组成。工作过程为温度采集卡实时对各路温度信号进行循环采集,本文使用Honeywell-enraf公司的平均温度计,通过自行开发的智能通讯器(专利号:201220161815.4)对平均温度计的信号进行采集,并输出标准MODBUS EIA-232(RS),工控电脑通过RS232接口使用MCGS组态软件读取,再通过模拟开关选择相应的传输通道,通过AIN0输入口把数据发送到PID处理器进行A/D转换,然后由PID微处理器根据相应的条件对执行机构做出相应的判断,同时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实时显示WEB界面上。系统总体设计结构如图2所示。




  4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油罐自动加温控制器主要完成显示、存储、控制以及通信等功能。考虑到本系统对微控制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要求较高,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存储空间及外扩接口,而传统的单片机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本设计采用嵌入式工控器作为微控制器。硬件设计包括:PID的最小系统、温度采集卡电路、触摸屏电路等模块电路的设计。系统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5 温度采集卡的设计
  自行设计的温度采集卡实现了多路信号的采集、预处理及传送功能。系统的温度采集卡为4-20mA信号。其中采集4-20mA信号使用的是泓格公司的7017 模拟量输入模块,该模块为16/12bit 分辨率,8 路差动输入,测量类型有mV、V、mA 三种,也就是此模块所测量的单位在电压上可以是毫伏特、伏特,而在电流上是毫安。在采集现场温度计输入的电压信号时,模块充许的电压范围在10V,温漂系数为2.5 ppm/℃,有效地减少了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差,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精度。
  在采集测量电流信号时,模块充许的电流范围是200mA;这是一般最常见的TTL 标准中的规格。模块取样频率(Sampling Rate)为每秒10 个读数,带宽(Bandwidth)是4Hz。模块使用非常方便,全部设置都在厂家提供的驱动软件中设置,模块初始化,只需将模块接线端子中*INIT 端子和GND 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模块内的设置就可以回到默认值。在现场使用的传感器信号类型一般为模拟的电流信号形式居多,因为电压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容易造成电压信号衰减效应以及杂散电容效应,如此以来,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串口通讯信号可由计算机的COM 口直接采集,由I-7188 单片机模块采集,根据传感器或装置的通讯协议,在I-7188 单片机模块编写部分控制程序。
  6 软件设计
  本设计选择采用JAVA开发工具,应用程序采用DELPHI编程接口,用基于对话框的模型来开发,MCGS组态软件将大罐的温度、压力值保存在SQL关系数据库内,并进行实时循环,由JAVA语言读出SQL关系数据库内的数据,操作人员只要将油品的凝点输入JAVA界面,通过条件语句判断是否执行子程序,从而实现人机交互式控制与显示。系统控制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其他文献
【摘要】木钵-樊家川区块位于甘肃省环县境内,主要开发长8油层,水平井井深在3300-3700米左右,水平段大多在600-900米,本文通过分析寻找制约该区块快速钻进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优选适合该区块的高效耐磨PDC钻头,井眼轨迹有效控制,全面推广二开到入窗一趟钻,杜绝井下事故发生等,从而达到高效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高效PDC钻头 一趟钻钻具 井下事故预防  1 区块施工难点分析
【摘要】齐40块属稠油油田,它的安全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含硫化氢问题日益严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用干法脱硫处理较为适合,利用固体脱硫剂进行天然气净化,具有装置设备较少,投资省,能耗低,流程简单,生产过程无废液废气等优点,这对于齐40块脱硫剂技术突破与工艺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齐40块 脱硫处理 干法脱硫技术 技术适应性  1 齐40块现状  齐40块属稠油油田,自2006年
【摘要】要提高原油产能,套管开窗的侧钻技术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能有效提高原油的产能,同时也能节约钻井投资以及地面建设的投资,降低了开采的成本,也实现了对原井上部套管和地面管网的充分利用,通过对开窗侧钻技术的探讨,明确了开窗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明确了小井眼双靶点的定向轨迹的控制方式,明确了扩孔技术以及完井技术的使用。  【关键词】油田 小井眼 定向套管 开窗侧钻 技术  油田经过长期的发展,由于套管
【摘要】从Gassmann出发,根据岩石物理参数属性基础及地震波的波动理论及不同流体其性质不同的原理,构建了一个高灵敏度流体识别因子。根据Hiltermann的3类砂岩模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识别因子在流体识别的灵敏度。得出新构建的识别因子更加灵敏。  【关键词】识别因子 纵横波波阻抗 拉梅系數 流体识别  随着地震勘探目标的深入和地层里油气储集体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反映储层流体的有效信息。地震纵波、横
【摘要】根据大芦湖油田的地质特征,结合生产实际,探讨提高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后期采收率的新方法。在早期注水无井开采井区,由于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使地层压力升高,这样油井补孔时产量可以得到提高,运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在早期注水无井开采井区地层压力一般可以升高2-3MPa,在保持相同流压的情况下,压差可以增大2-3MPa,如果按正常生产压差13MPa计算,则产量可以比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提高15%,具有
【摘要】海洋石油平台和储油轮上的电气系统一般为独立的电气系统,容量相对较小,电网中的谐波分量因此对电气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阐述谐波对海洋石油电气系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如何消除海洋石油电气系统中的谐波或减少谐波对电气系统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谐波 影响 谐波抑制  1 谐波的概念  交流电通常指理论上周期性的正弦波交流电;实际上,电网中存在大量的非正弦电量,若对周期性非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