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人说,欧洲最美丽的古城,当数威尼斯。
建在120个小岛上的城市,靠桥与水沟通,四百多座桥梁有如无数楼台间的新月。圣马可的飞狮雄健地俯瞰水城,夜里叹息桥下的老船夫唱起“我的太阳”,玻璃制品与假面一起名闻世界……岁月如霜,威尼斯掩映在昔日荣光里,优雅地一点点陈旧下去,或者说,沉下去。
自公元4世纪开埠以来,位于意大利北方,濒临亚德里亚海的威尼斯一直处在水上交通要冲。在古代漫长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冲突间,威尼斯渔翁得利,虽然并非盛产黄金的埃及,也不是橄榄飘香的克里特,却能一举超过古代社会的几个重镇,在中古时代成为欧洲顶尖的贸易和艺术之都,实在要拜地理位置——亚得里亚海之门户所赐。
自18世纪以后,欧洲其它国家的玻璃制作急起直追,尤其是奥地利与波希米亚的水晶玻璃,晶亮通透,非普通玻璃可比,成为威尼斯玻璃的强硬竞争对手。好在威尼斯玻璃积500年之威,追捧者大有人在。去威尼斯旅游的人,到布拉诺买手工花边,再到穆拉诺买彩色玻璃已成惯例,因此穆拉诺的玻璃工艺沿袭了下来,种种工艺仍然象过去一样保存得十分完好。18世纪时,为重振威尼斯玻璃的声威,玻璃匠们更聚在一起,开发出了马赛克玻璃。今天知名品牌Salviati,便是马赛克玻璃的始祖。
安闲静雅的手工之城
世界的变化在上两个世纪达到顶峰,工业革命以前的帆船贸易,工业革命之后的机器生产,对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来说都已经成为陈旧的历史。二战以后,欧洲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重组。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了所有现代化工业国家一次重新竞争排座次的机会。
威尼斯似乎并不急着加入这场盛世的喧嚣。观望了几十年,她也没有兴冲冲游向计算机软件或是汽车工业的大潮。威尼斯始终在地中海的岸边,悠闲地晒着从罗马时代就十分灿烂的阳光,桥影始终在窄窄的海峡和运河上荡漾。而世界也并没有裹挟着威尼斯一路往高科技航道上狂奔的意思,每一天,大批的旅游者从世界各地涌入威尼斯,欣赏文艺复兴甚至拜占庭时代已经建起的古建筑,以及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大师手泽。那些中世纪的美丽雕塑、油画,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是要隔着红色天鹅绒软栏远远张望,在威尼斯,白发的老教堂执事打开教堂中小侧室的黄铜大锁,点亮灯盏,于是温柔悲悯的圣母便在灯火中浮现。威尼斯早已经看过无数丝绸黄金和宝石的繁华,也积下了可观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不管后来的千年如何变换,她好象是拿定了主意,要继续做她悠闲、安静、美丽的贵妇。
旅游者去威尼斯,发现这里居住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安闲精雅的生活态度。水巷和小街的手工艺店铺摆设精美独到,皮匠、木匠、鞋匠们依然在用人手操作的方法缝制美丽的包包、鞋子和木刻。但是传统的工艺不一定千年不变地生产传统产品,威尼斯的手工艺品绝无泥古不化之气,也不象一些边缘文明以朴涩稚拙为卖点。威尼斯的手工是世界时尚里的一枝独秀,或者说,有多少威尼斯的手工艺人,就有多少枝秀色。
威尼斯街头经常可见坐在太阳地里慢慢编织和剌绣的女人,有年轻的,也有老人。这些家传的技艺,从母亲传给女儿,每一代都添上自己新的体验。花边和剌绣的纹样虽然代代不同,威尼斯的气韵却一直贯穿其中。地中海的阳光下,倚着白墙做针线的女人,头顶是小露台飘垂下来的草花,这幅图画本身就是艺术品。
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坊炉火熊熊,欢迎游客参观。游客们可以看到玻璃匠人如何戴着厚厚的手套熟练地摆弄套在长管一头,已烧成明亮桔红色的半融玻璃。他们将玻璃烧软,然后肚腹运气,在长管的另一头吹气,玻璃霎时鼓起如一轮明月。又要趁着玻璃软时切掉多余不规则的部分,再将做好的小装饰花样粘上去。如果是不规则的玻璃器具,工匠需要用种种不同的工具刻刀小心地加工那一团滚烫的玻璃,不时糅进各种颜色,这些彩色玻璃柔软得扭缠交叠,象凝固的美丽舞蹈。
一件精致的玻璃器具,往往要烧软又变硬几回才能完工。玻璃作坊的商店里摆着作坊的产品,从几欧元到几千欧元不等,绝非大批模子扣出来的行货。穆拉诺岛上一百多家玻璃匠,就有一百多家美的收获。
威尼斯最好的旅游季当然是2月,欧洲最著名的狂欢节通常在这个月里举行。最初是王孙贵族掩饰真实身份参加舞会,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传统,整整10天里,无数令人惊赞的假面者全副行头满城游走。
面具的制作也是威尼斯独有的特色手工。面具本身常是素白色,从眼角开始,一溜洒金,斜插进发鬓里去,也有其它颜色,更为神秘魅惑。面具的材料有纸、陶、木、金属,更饰以碎金、嵌花、羽毛……在波光水影中遇上窈窕艳女,或健硕型男,手持素白飞金面具,注目间如诗如幻,衣锦人单,恐怕任谁都会心荡神驰吧?
传说威尼斯将在不久的未来完全沉入水中。这一命运我们无法改变,但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个威尼斯,即便是很多年后,我们也会记得那一份没落的极致和末世的情怀。
建在120个小岛上的城市,靠桥与水沟通,四百多座桥梁有如无数楼台间的新月。圣马可的飞狮雄健地俯瞰水城,夜里叹息桥下的老船夫唱起“我的太阳”,玻璃制品与假面一起名闻世界……岁月如霜,威尼斯掩映在昔日荣光里,优雅地一点点陈旧下去,或者说,沉下去。
自公元4世纪开埠以来,位于意大利北方,濒临亚德里亚海的威尼斯一直处在水上交通要冲。在古代漫长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冲突间,威尼斯渔翁得利,虽然并非盛产黄金的埃及,也不是橄榄飘香的克里特,却能一举超过古代社会的几个重镇,在中古时代成为欧洲顶尖的贸易和艺术之都,实在要拜地理位置——亚得里亚海之门户所赐。

自18世纪以后,欧洲其它国家的玻璃制作急起直追,尤其是奥地利与波希米亚的水晶玻璃,晶亮通透,非普通玻璃可比,成为威尼斯玻璃的强硬竞争对手。好在威尼斯玻璃积500年之威,追捧者大有人在。去威尼斯旅游的人,到布拉诺买手工花边,再到穆拉诺买彩色玻璃已成惯例,因此穆拉诺的玻璃工艺沿袭了下来,种种工艺仍然象过去一样保存得十分完好。18世纪时,为重振威尼斯玻璃的声威,玻璃匠们更聚在一起,开发出了马赛克玻璃。今天知名品牌Salviati,便是马赛克玻璃的始祖。
安闲静雅的手工之城
世界的变化在上两个世纪达到顶峰,工业革命以前的帆船贸易,工业革命之后的机器生产,对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来说都已经成为陈旧的历史。二战以后,欧洲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重组。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了所有现代化工业国家一次重新竞争排座次的机会。
威尼斯似乎并不急着加入这场盛世的喧嚣。观望了几十年,她也没有兴冲冲游向计算机软件或是汽车工业的大潮。威尼斯始终在地中海的岸边,悠闲地晒着从罗马时代就十分灿烂的阳光,桥影始终在窄窄的海峡和运河上荡漾。而世界也并没有裹挟着威尼斯一路往高科技航道上狂奔的意思,每一天,大批的旅游者从世界各地涌入威尼斯,欣赏文艺复兴甚至拜占庭时代已经建起的古建筑,以及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大师手泽。那些中世纪的美丽雕塑、油画,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是要隔着红色天鹅绒软栏远远张望,在威尼斯,白发的老教堂执事打开教堂中小侧室的黄铜大锁,点亮灯盏,于是温柔悲悯的圣母便在灯火中浮现。威尼斯早已经看过无数丝绸黄金和宝石的繁华,也积下了可观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不管后来的千年如何变换,她好象是拿定了主意,要继续做她悠闲、安静、美丽的贵妇。
旅游者去威尼斯,发现这里居住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安闲精雅的生活态度。水巷和小街的手工艺店铺摆设精美独到,皮匠、木匠、鞋匠们依然在用人手操作的方法缝制美丽的包包、鞋子和木刻。但是传统的工艺不一定千年不变地生产传统产品,威尼斯的手工艺品绝无泥古不化之气,也不象一些边缘文明以朴涩稚拙为卖点。威尼斯的手工是世界时尚里的一枝独秀,或者说,有多少威尼斯的手工艺人,就有多少枝秀色。
威尼斯街头经常可见坐在太阳地里慢慢编织和剌绣的女人,有年轻的,也有老人。这些家传的技艺,从母亲传给女儿,每一代都添上自己新的体验。花边和剌绣的纹样虽然代代不同,威尼斯的气韵却一直贯穿其中。地中海的阳光下,倚着白墙做针线的女人,头顶是小露台飘垂下来的草花,这幅图画本身就是艺术品。

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坊炉火熊熊,欢迎游客参观。游客们可以看到玻璃匠人如何戴着厚厚的手套熟练地摆弄套在长管一头,已烧成明亮桔红色的半融玻璃。他们将玻璃烧软,然后肚腹运气,在长管的另一头吹气,玻璃霎时鼓起如一轮明月。又要趁着玻璃软时切掉多余不规则的部分,再将做好的小装饰花样粘上去。如果是不规则的玻璃器具,工匠需要用种种不同的工具刻刀小心地加工那一团滚烫的玻璃,不时糅进各种颜色,这些彩色玻璃柔软得扭缠交叠,象凝固的美丽舞蹈。
一件精致的玻璃器具,往往要烧软又变硬几回才能完工。玻璃作坊的商店里摆着作坊的产品,从几欧元到几千欧元不等,绝非大批模子扣出来的行货。穆拉诺岛上一百多家玻璃匠,就有一百多家美的收获。
威尼斯最好的旅游季当然是2月,欧洲最著名的狂欢节通常在这个月里举行。最初是王孙贵族掩饰真实身份参加舞会,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传统,整整10天里,无数令人惊赞的假面者全副行头满城游走。
面具的制作也是威尼斯独有的特色手工。面具本身常是素白色,从眼角开始,一溜洒金,斜插进发鬓里去,也有其它颜色,更为神秘魅惑。面具的材料有纸、陶、木、金属,更饰以碎金、嵌花、羽毛……在波光水影中遇上窈窕艳女,或健硕型男,手持素白飞金面具,注目间如诗如幻,衣锦人单,恐怕任谁都会心荡神驰吧?
传说威尼斯将在不久的未来完全沉入水中。这一命运我们无法改变,但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个威尼斯,即便是很多年后,我们也会记得那一份没落的极致和末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