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锯齿状病变104例形态学及细胞增殖活性的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增生性息肉(HP)、广基锯齿状腺瘤(SSA)、传统锯齿状腺瘤(TSA)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增殖状况.方法 复习北京军区总医院2002年11月至2007年12月2628例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息肉/腺瘤的病理切片,从中收集104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综合文献标准进行分类,观察各类型病变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特点.结果 104例锯齿状病变中包括HP 60例,TSA 20例,SSA 11例,混合性锯齿状息肉/腺瘤7例,混合件锯齿状息肉/腺瘤+普通腺瘤6例.对各型组织学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结肠黏膜Ki-67阳性细胞位于基底(隐窝下1/3),呈间隔分布;51例HP中阴性或阳性细胞数最<25%的40例(78%),大多数阳性位于隐窝下1/3(基底);15例TSA中11例阳性细胞数量在25%~50%或>50%,其中大多数位于隐窝中1/3,少数(2例)隐窝弥漫分布;SSA的数量与分布和TSA相似;相比之下低级别管状腺瘤26例中24例(92%)阳性数量>50%,18例(69%)分布于隐窝表面,6例(23%)弥漫分布;高分化管状腺癌10例全部呈弥漫分布,7例Ki-67阳性指数在70%左右.阳性细胞多少与分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细胞)χ2=34.601,P=0.000,阳性分布χ2=63.077,P=0.000.结论 HP、SSA、TSA组织学鉴别诊断的主要难点是在HP与SSA两者之间,SSA锯齿状隐窝基底扩张结构特征是诊断的关键,比细胞学改变更重要.TSA与SSA的主要形态鉴别在于TSA锯齿状腺体有明显异型增生(普通腺瘤样增生)以及几乎所有TSA异型增生的腺体都不与黏膜肌相邻(ECF现象).细胞增殖指数Ki-67数量及分布的表达可为HP、SSA及TSA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锯齿状腺瘤中TSA和SSA的Ki-67表达指数都比普通腺瘤要低。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法配合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NP化疗方案同时加用扶正合剂和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单用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