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看美国南方女性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ypig_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主人公爱米丽小姐既是旧南方的象征也是旧南方传统观念的牺牲品。评论家历来认为由于爱米丽拒绝接受社会的进步,从而造成与他人的隔阂,最终孤独悲凉离世,但实际上这并非爱米丽一个人的过错,周围的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爱米丽与父亲
  
  小说没有直接描写父女俩的故事,而是从镇上人对他们的看法出发。对女儿用的是“slender”、“white”,而叙述父亲的则是“dark”、“wide apart”,于是双方形成了柔弱与强大的鲜明对比,犹如“牧羊人”和“小羊羔”一般。除外形反差外,生活中父亲也对女儿的婚姻横加干涉。而且这种控制不仅在人活着的时候存在,死后也没有消失。因为多年来,她习惯对父亲的顺从,所以即使人死了,爱米丽的生活也仍旧被他的一言一行仍桎梏着。因此保留父亲的遗体,仿佛冥冥之中父亲还活着,她才能依着父亲这个精神支柱作为南方旧贵族的遗孤,继续高傲、自尊地生存着。此处南方至高无上的父权凸显无疑,它迫使爱米丽扔掉了到手的鲜艳玫瑰。如此冷酷的父女关系犹如驯兽师与被驯的动物一般,毫无温暖的亲情可言,所以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极力地批判压抑女性、摧残女性的父权主义,对需依赖他们的女性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2爱米丽与荷默·伯隆
   同样,小说对爱米丽和荷默之间的关系也着墨甚少,但从两人的外表,与周遭人的相处方式就可以了解两人的性格特征。爱米丽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甚至有些孤僻离群,尽管家道已经衰败,但她仍然要保持与自身身份相符的气度与尊严。反观荷默,他只是一个拿日工资的平凡北方佬,可正是这个没受过什么教育,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生活的人,却非常容易和人相处,经常是整个气氛活跃的中心。在看待他们之间的关系上,两人的态度上也是完全不同。反差对比表现最明显的要数驾车同游时的情景,爱米丽高昂着头,暗示着她坚信自己不被人们认同的爱情一定会有结果,能够获得幸福;而荷默却歪戴着帽子,叼着雪茄烟,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轻浮的模样。尤其是他戴的黄手套,在西方黄色经常表示胆小怯懦,这明显与勇敢追求爱情的爱米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对如此强烈的痴情与绝情反差组合,如有矛盾必定会造成极其惨烈的后果,最终荷默的死也证明了一切。
  
  3爱米丽与其他镇民
  
  小说呈现的比较重要的一次是爱米丽与新一代镇长官员们的对比。当官员登门要求取消爱米丽的税款豁免权时,双方展开了一段对话,共16句,其中11句属于爱米丽,数量上就多一倍。另一方面从语气上看,官员两次话没说完,一次提问使用是非疑问语气,而反观爱米丽,她把“我在杰弗逊镇没有税”重复了三次,用含有命令的语气强调自己不拥有税款。最终追税任务失败,表面表明镇官员对她的畏惧,实际上是他们对残余南方贵族旧势力的畏惧和妥协。
  另一次精彩的对比是与药剂师。两人之间爱米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首先就是爱米丽发问,而药剂师头到尾只能被动回答问题,最后在爱米丽的“眼对眼地注视下”,药剂师的好奇心以及作为开处方的须知全被抛到脑后,只能按照爱米丽的要求办事,甚至连亲自交货都不敢,只派了一个黑人送货员露面。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爱米丽与其他镇民们的对比。如能言会道的代表道德和权威的浸会教牧师在爱米丽面前只能哑口无言:还有半夜潜入她家的四个人,明明做的是为众人谋福利的事,可是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宛如真正的夜行盗。
  通过爱米丽和镇上人们的对比,一方面可以看出镇上人对她的景仰、畏惧和好奇,因为她身上继承了贵族的威严、矜持和高贵,这些对新一代来说是过去的象征,对老一代却是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内战对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工商业的崛起越发使南方人越发怀念过去的“壮丽辉煌的乐土”(肖明翰,108)。另一方面昭示着南方旧贵族的势力已经没落,镇上人对她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品头论足。虽然南方的新生活方式让他们不适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南方想要真正和美国其它地区平衡,只有接受新生活。
  而爱米丽作为南方贵族的最后一代,这种矛盾直接体现在她身上。既为传统社会的迫害者,又为其维护者:既为维护者,又为反叛者;最终目的是为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当时那个社会里,人们不可能容忍一个为追求幸福而离经叛道的人存在,尤其还是一个女人,所以即使她再怎么坚强、勇敢,都不可能反抗整个社会的总体道德规范,在这种制度下,爱米丽的命运必将以悲剧收场。所以作者尽管同情爱米丽,最后却只能献给她一朵玫瑰花以作安慰。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加之近两年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所占分值大大提高,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了听说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听力水平,已经成为所有高校英语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虽然所有的英语教材中都包含有一定比例的听力练习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代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也必须把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甚至是最高的目标来确立。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都应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充分发挥而选择和
“现在微博非常火暴,还分了很多派别。我什么派都不是,要论派别,我是‘关注学生派’。……””2011年11月3日,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微博协会成立大会上,该校党委书记朱海风的发言赢得了师生的热烈掌声。  党委书记“织围脖”一周“粉丝”过两千  在很多学生和老师眼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朱海风相当“潮”:与很多“微博控”一样,他每天都会抽时间发几条微博。  “我可不算‘潮’,也不能算‘微博达人’,我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长大以后不可能都成为数学家,而是可能去从事各行各业。但是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放眼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发展的竞争。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
1引言    本文考虑的是简单图。  图的分数着色是顶点着色的一个推广。图G的分数色数X(G)是由Hilton,RadO,scott提出的,而分数色数x的定义也有多种。根据需要,本文采用如下定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