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为了什么?——文本理解目的的解释学探讨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理解史上主要有三种目的观:“重建说”、“创造意义说”和“实用说”。文章在对这些不同目的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理解者和文本的层次上,理解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意义;在理解者和生活的层次上,理解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为了“创造生活”。理解的目的不能抽象的说,要具体层次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哲学史不仅反映了人类思维和认识发展的历史,而且也是每一代哲学研究者通过对哲学文本的解读而不断获得自身理解的历史,因而对于文本的解释是哲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然而在文
"认识"是指认识主体对物质存在的反映,是哲学范畴;"理解"是指理解主体对文本意义的把握,是解释学范畴。二者在对象、任务、目的和检验标准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分对于解
目的设计合成2-氨基-7,8-二氢吡啶并[4,3-d]嘧啶-6(5H)烷氧基双芳基脲类化合物,并测定其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经O-烷基化、N-烷基化、缩合、环合
目的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不同试点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提供科学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兼性厌氧菌的生物降解特性,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效低耗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兼氧MBR,为除磷提供了新途径;此外,将射流曝
<正> 本文根据脑瘤周围脑组织水肿,血脑屏障破坏使放射性核素在病灶区浓聚的原理,通过7闪烁计数的方法,观察脑瘤切除术后血脑屏障的变化,以及当肿瘤病理因素去除之后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