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食管闭锁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loonMan_Ag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食管闭锁的疗效差异。

方法

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外科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手术治疗的31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15例)和开胸组(16例)。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81.33±13.86) min,开胸组手术时间(139.06±10.98) min,胸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胸组长,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P=0.000);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07±0.96) mL,开胸组术中出血量(5.06±1.12) mL,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P=0.000);腔镜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11.67±1.34) d,开胸组留置时间(12.25±1.06) d,2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P=0.19);胸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15.20±0.94) d,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16.00±0.96) 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27);胸腔镜组中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3.33%),吻合口狭窄6例(40.00%),开胸组中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5.00%),5例发生吻合口狭窄(31.25%),2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术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治疗食管闭锁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胸廓畸形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手术者熟练的胸腔镜操作经验。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大气颗粒物(PM)是影响环境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中PM2.5(粒径≤2.5 μm)与人体健康关系最密切。因为其直径较小,悬浮存留时间较长,且可吸附病原微生物等有毒害物质,当其进入呼吸道深部并沉积于支气管、肺泡组织后,对肺组织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影响和破坏,可引起机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和DNA损伤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现就PM的特征和组成及PM2.5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人类健康的影响进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1 (CRHR1)基因rs4458044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引物入侵分析技术检测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PPHN的85例患儿和50例健康照组的血液样本的基因多态性,对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指标和CRHR1基因(rs4458044)多态性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评价血液学参数在诊断睾丸扭转和附睾睾丸炎以及鉴别诊断这2种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因阴囊急症入院的患儿资料(睾丸扭转组和附睾睾丸炎组患儿来源),同时收集2018年1月至10月来院健康体检的儿童资料(健康对照组)。患儿入院时均进行全血计数,测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目的分析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与出生24 h内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临床资料选自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胎龄<34周早产儿。回顾性分析出生24 h内血小板参数、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可能相关的临床因素及出生第4-7天超声心动图。根据临床症状和超声心动图分为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组、无sPDA(nsPDA)组及无PDA(nPDA)组。结果采用S
超早产儿(EPI)尤其是胎龄25周以下的过超早产儿,救治难度大,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现有救治手段难以根本解决EPI救治瓶颈问题。人工胎盘是一种期望人为提供妈妈子宫功能,以维系早产儿娩出后正常发育的技术,为打破现阶段EPI救治困境带来了希望。现对人工胎盘技术的研究历程、现状、需要克服的困难及未来展望进行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