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初中德育融合策略研究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学德育管理难度骤增,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许多中学迫切需要挑战追本溯源,积极继承我国固有的、优良的、博大的德育理念,返璞归真,去伪存真,结合校本实际,加强学校德育科学研究,探索改革新形势下中学德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农村初中;德育;融合策略
  前言: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德育,不仅可以让中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塑造人生价值观,更可以贯彻党的精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新形势下,用新方法、新策略,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德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需要社区、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初中德育融合现状
  1.忽视了实践运用
  总体来看,广大农村学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德育工作的实效并不太乐观,二者的融合情况更是效果不佳。这也是农村初中生综合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以来,部分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仅限于学生班会、思想政治课或教师例会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只是停留在语文课堂上,而对于二者的融合也只是象征性的开展一些活动应付了事,没有将文化传承和精神移植结合起来。只分别对国学教育和德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单方面分析、论证和说教。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合的紧密性、实践性和持久性较差,很少从创新实践方面进行研究、安排和付诸行动,融合实际效果不理想。
  2.结合的紧密性不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初中德育融合是一项系统持久的工程,是一项传承和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传统模式是农村初中教育的固有属性,将二者有效融合则是学校管理的创新之举。但在对二者融合的实际操作中,部分农村学校和教师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能从学校德育角度审视传统文化;在对二者的认识较为片面,厚此薄彼,“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往往只注重“知”和“行”,忽略了“情”和“意”;只追求表面短期效果,忽略长期内涵实效;只重视制度和形式工程,轻视思想和实践指导;只一味迎合市场化和现代化,不挖掘校本特色和农村地方教育特征,致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與初中德育的融合因循守旧,各自为战,理性固守,缺乏生机。
  3.融合的方式过于单一
  农村初中学校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基层性,与城镇学校的教育水平有质的差距悬殊。尤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德育工作,部分农村初中学校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模式陈旧,不能适应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融合的新形势、新精神;几乎完全照抄照搬传统德育模式、单一靠语文课堂普及传统文化的办法既与农村学校自身实际不能紧密结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不能突出校本特色和内涵色彩,直接造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农村初中德育的互动性与融合性不足,不能形成切实有效的合力机制。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文化渗透策略
  1.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建设文化名校、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高效德育的重要保障。为大力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与德育的有效融合,汝阳县思源实验学校在办学初期制定、完善各类管理制度中,坚持以关心教师生活及专业成长、、关心农村学生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写进了《北坡中学学校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德育管理方案》《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等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制度、方案中。而对于这样以人为本的特色制度,大家从内心愿意去遵守和执行,积极性大大提高,不仅使全体师生在诵读和规范自身行为的过程中,将传统礼仪和传统美德内化成了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部分,而且也使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2.增设国学课,将国学诵读纳入常规教学
  为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打下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增设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唐诗宋词》等经典学习为主的国学诵读课,并将其纳入常规教学进行管理。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因此该课程的时间定为每天晚饭后的40分钟,这就使学生的国学教育有了时间上的保障。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要求各班定时开展古诗文诵读和背诵比赛,对各班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评比,大大提高了师生传承经典的激情和积极性,形成了全员参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3.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师生逐步达成举止言谈皆文雅,行走坐立尽风范的目标。学校以坚持“诵读经典”为主题,让传统美德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每天课间时间、午餐等待之时和晚上回寝路上均要求各班排队齐声背诵《弟子规》、《唐诗宋词》、《三字经》等经典内容;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活动;安排学生周一主题班会上观看以“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传统道德为核心的典型事迹视频;每周一个弘扬传统美德的德育主题,同步配以同样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传、读书活动、手抄报、黑板报、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每周末回家都要践行传统感恩孝道,在家为父母道一声谢、洗一回脚、做一顿饭或主动参加一次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使校园里朴素、淳厚的传统美德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中渐渐养成,人格修养逐步提升,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三、结语
  初中生正处于智育和德育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农村初中生在传统文化知识缺失和德育失衡方面尤为严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初中德育融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所以,作为当今的教育者,我们必须先行一步,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首批践行者,这是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和未来接班人德育建设的大事。
  参考文献:
  [1]刘啸天.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对当代初中德育建设的启示[J].新智慧,2021(11):43-44.
  [2]王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初中德育的研究[J].家长,2020(27):38+40.
  [3]陈惠嫦.初中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J].教育界,2020(17):68-6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小说教学内容占据一定的比例,可是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小说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小说课文中时常会出现生僻字的,很多学生都因看不懂而不愿意去学习,使得初中小说阅读的教学面临难点,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影响学生的学习乐趣。因此,本文探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内容与方法选择,以期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帮助。  关键词:语文;小说;教学内容;方法选择  前言: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提出,现阶段不同学段的教学体系为有效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都在对自身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师也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过去的理论知识的讲解逐渐转变为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贯彻新课改教学目标,创新小学数学课堂的目标出发,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作为研究背景,探讨在新课改视域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关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时期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成长阶段不仅仅需要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还需要综合素养的培养,其正是思想意识观念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带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深度学习,在高中英语的课程中最重要的是阅读,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高三英语阅读课为例,探讨如何在英语活动观背景下深化阅读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迁移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深度阅读教学;阅读理解  一、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现状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幼儿的美术启蒙活动是一种以儿童心理特点为支架,辅助幼儿进行自由创造的教育手段、它利用幼儿身边的有趣的事物,帮助幼儿在充分使用感官的同时进行动手及动脑的活动,对孩子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给予了适宜的培养。它用不约束孩子绘画、重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及美术趣味性开发的方式,引导幼儿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最大化得到了发挥。本文便是针对幼儿美术启蒙活动提出的具体思考及策略。  关键词:美术;启蒙;创造  一
期刊
摘要:对于有住宿生的学校而言,学校住宿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仅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也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和心里教育、行为习惯、内务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住宿生;管理;教育;养成;习惯;人性化  学校住宿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仅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也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和心里教育,行为习惯、
期刊
摘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人民的深切寄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和人民的身体素质是国家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科技在发展,经济在进步,体育事业也逐步的走向世界舞台,而随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經成为现阶段教育的明确目标,所以体育教学从小学阶段就应该被关注和重视,教育部门也将体育作为应试考试的一门功课进行毕业考核,但仍旧有一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更加强调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的并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头羊,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小学班主任应当深入研究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本文将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展开分析,探究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各种技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的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不仅需要放眼未来,也需要从幼儿身边入手,通过幼儿熟悉的家乡文化,加深幼儿对家乡的理解,而传统美食是家乡文化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内容,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可以深入挖掘家乡饮食文化,拓展幼儿园课程,引导幼儿通过对绿色安全的饮食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乡饮食文化;幼儿园教育;课程拓展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人们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好奇,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不同的事物,幼儿很小就开始接
期刊
摘要: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学生对于某个学科具有学习兴趣,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注入较高的精力和专注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兴趣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的学习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数学具有抽象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