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粮食”导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得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
  [写作方向]
  此作文题的命题材料谈“粮食”,共有三句话,可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句话“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为第一层,是说先辈对粮食敬畏的态度。
  (2)第二句话“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得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为第二层,阐释粮食的生命本质。
  (3)第三句话“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为第三层,告诉我们人与粮食同行应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文时,我们要由实到虚,先谈粮食再重点谈粮食背后关于人的生命、人的情感、人的文化等。
  方向一:敬畏粮食就是敬畏生命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问题始终是我们中国人的头等大事。新时代,我国粮食“饭碗”虽已端稳,但还没有“稳”到可以挥霍的程度,“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是以失去自己生命的代价,来延续我们的生命的。或者说,一粒大米把它的生命移植到了我们的生命中。所以,我們对粮食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意、珍惜之情。敬畏一粒粮食,就是敬畏劳动、敬畏生命。感恩一粒粮食,就是感恩大地、感恩自然。珍惜一粒粮食,就是珍惜生活,珍惜亲情。
  方向二:浪费粮食就是丢却人性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敬畏。“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随随便便倒掉的一碗饭,倒掉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文化传统、辛勤汗水和珍贵资源。敬畏粮食,就是敬畏传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劳动。敬畏传统,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美德不能丢,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方向三:我们都是需要粮食的人
  有这样两组数据:一是“1.32亿”,联合国日前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二是“3500万吨”,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每一天都有数以万吨计的食物被从餐桌上丢弃,而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时刻警醒着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更是如此。
  [备用素材]
  林述巍:满怀赤子之心的国宴大厨
  林述巍是名副其实的国宴大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用自己的专长,精心烹饪了五道佳肴为祖国庆生。这五道菜按照先后顺序记录了这70年的时代变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后的国泰民安,到改革开放之后人民迎来五谷丰登的繁荣昌盛,到2008年奥运精神把全人类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再到如今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成功……这些变化和进步让祖国处处绿水青山……每一道菜,都倾注了不少心血;每个造型,都寓意十足。我们从这几道菜中,不难看出中国人浓郁的爱国情怀,它们就像一封封写给中国美食的浪漫情书。林述巍将视觉盛宴和国家故事相结合,在带给人们味蕾盛宴的同时,也彰显着浓浓的赤子情怀。
  运用点拨: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在国人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人是铁,饭是钢”“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也。林述巍用五道菜表达爱国情怀,不是无来由的,而是有着深刻意蕴的。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林述巍一样对中华美食文化充满浓浓深情的人,才让中华美食不断得以发扬光大,让中华美食不再是满足口腹之欲的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还成了内蕴丰富、颇耐咀嚼的文化食粮。
  袁隆平:生于泥土之中的永恒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现在,他已是耄耋老人,尽管他早已名满天下,但他仍在为“禾下乘凉”梦而不懈努力。袁隆平的研究为曾经被饥饿困扰的国家带来希望,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非议,但是他把那些污名抛诸脑后,一心只为稻粱谋。2017年,袁隆平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海水稻测产成功;2018年,袁隆平带领的团队在中东热带沙漠试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2019年,袁隆平超级稻“超优1000”试种成功,平均亩产达903.9公斤。从杂交水稻到海水稻,从沙漠水稻再到超级稻,袁隆平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为人类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运用点拨:袁隆平,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既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他心系天下苍生的一种家国情怀。他曾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如果不是心系天下苍生的粮食安全,一个耄耋老人怎会不顾辛劳,奔波于田野呢?真是为谁辛苦为谁甜啊!
  [佳作示范]
  敬畏粮食
  文/李想
  五十年前,袁隆平先生用不懈的努力与汗水浇灌出了“南优二号”,解决了数亿国人的温饱问题!
  然而,是否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前,我们是否真的怀有一颗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在科学家们夜以继日,不畏艰难地实验攻关时,我们是否将餐桌上剩下的粮食毫不在意地扔进了垃圾桶?我们生活在“稻米流脂粟米白”的江南,是否早已忘却了曾经“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人间惨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我们怎能轻易忘却!粮食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是阳光照耀、雨露滋润的“天地果实”,是农人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的“人间成果”,粮食是有生命的;粮食能“感知”天、地、人,能让人延续生命,能令人齿颊留香,能使人从容心安,粮食是有灵性的。
其他文献
导数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正是因为导数的引入,使得我们认识函数、研究函数能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解决与函数相关问题的视野更宽广,方法更为简捷.各省市高考数学对导数的运用要求都很高,命题内容也相当深刻,形式新颖,区分度很高,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同时也令很多同学失分严重,头疼不已.其实,我们也不难发现,高考导数相关题型一般都集中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零点问题、实际应用问题四个方面.下文以案例的
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建立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閱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020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考试纲要要求:考生能够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信息。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涵义,作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阅读理解考
随着高考对含量词命题的考查,函数中的任意性和存在性問题渐渐成为各地高考和模考的热点问题.老师下面通过举例,谈谈函数中的任意性和存在性问题的类型及其求解策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模块,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涉及的知识甚多,同时易错点也较多.在高三复习中,如能在这些易错点上强化正误辨析意识,就能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本文从剖析解析几何的典型易错知识与方法的角度加以分析,为同学们在以后的复习中能防微杜渐起抛砖引玉之用.  易错点1:基本概念理解偏差致错  例1 经过点(2,1)且与两坐标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的直线方程是 . 
在处理平面向量问题时,若几何图形特殊(如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易于建系并写出点的坐标,则考虑将向量坐标化,一旦所求向量用坐标表示,则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常见的可考虑建系的图形:关于向量问题,一旦建立坐标系并成功写出相关点的坐标,则问题常常迎刃而解.但难点是如何甄别一道题适合使用建系的方法求解.如果你遇到以下图形,则可尝试建系的方法,看能否把问题解决.  1.具备对称性质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概率统计知识模块在高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有以下特点:考查内容稳中求新,热点、冷点分布均衡;考查题型注重回归教材,力显数学本质;考查难度趋于中等,力避强化技巧的排列组合.  考点一、抽样方法  例1 (2017年高考江苏,3)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400,300,100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所有的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检验,则应
散文阅读,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在4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怎样做好散文阅读题,力争获得理想的高分呢?根据历年的高考大纲和高考试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
委婉语  一、委婉语的定义  英语委婉语 (Euphemism) 的使用有着久远的历史,英文“euphemism”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eu是前缀,意思是“好”,phemism意为“说法”,合起来就是说“好听的话”“吉利话”,即用不冒犯人的或令人愉快的词语去代替直率的、触怒人的词语。  二、委婉语的分类  委婉语依据其含义的不同,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部分:  一部分源于文学名著及历史典故,这类委婉语一
语文试题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C.开会时,同事因意见不同而造成了尴尬的气氛。
15.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guǐ)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是連续十二个节气,其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夏至、处暑、霜降三个节气日影子长之和为16.5尺,这十二节气的所有日影子长之和为84尺,则夏至的日影子长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