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状态浅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紧急状态总是意味着公民权利的受损与国家权力的扩张,准确而完善地诠释何为紧急状态,肯定其动态性和法律性,能够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
  关键词公民权利 动态性 法律性
  中图分类号:D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185-01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于1997年发布了一份关于人权保护和紧急状态的特别报告,从中可知,二十世纪的最后十来年间,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或地区宣布过实行紧急状态。典型的引发紧急状态的情形包括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等,由此给世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紧急状态是国家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采取的应急措施。
  然而,不同国家的立法现实以及各种学说却对何为紧急状态,又及如何定性紧急状态存在分歧。但对所谓紧急状态作出的各种诠释,却都与诸如“非常态的社会秩序,非常措施,突发,紧急”等词汇相联系,且总是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一旦涉及紧急状态,则意味着公民权利的受损,国家权力的扩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政府,人们对它的期望不仅是它能在正常的宪政秩序下保障公民的权利,同时也要求它能在非常状态下尽可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现代宪政国家,更是把紧急状态下政府能否依法办事作为法治和宪政的一个重要标志。①因此,厘清紧急状态这一概念的内涵,不论是从国家立法角度来说,或是从保障公民权利角度而论,都十分重要。
  紧急状态一词,追根溯源,与古罗马共和国时代的狄克推多制度有一定共通之处,该制度认为当国家遇到突发危难之时,独裁官的权力会超越平时法律制度所授予约束的边界,但这种权力在国家恢复常态,独裁官完成其特殊使命之后必须及时被收回。总的来说,这一制度体现了危急性与暂时性。②而具有现代法律意义的“紧急状态”则源于中世纪法国“三十年战争”时的“围困状态”。它是针对国家可能会面临的外敌之侵害,在外国战争和武装暴动导致之紧急危机的事件下被宣布的一种状态。③进入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法律条文中明确提出了“紧急状态”一词,如1949年联邦德国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134条规定了“在国内发生紧急状态时准许使用武力的条件”;也有的国家在法律中采用了类似的其他词汇来指代相类似的情况,如1961年委内瑞拉采用“紧急事件”;1971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采用“紧急情况”;1987年菲律宾采用“非常状态”。
  从学者们的角度看待这一情形,则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维度,总的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看法。其一,紧急状态是一种混乱的或无组织的、不为社会行为规则所肯定的非法秩序。其二,紧急状态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使国家安全、经济形势和公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处于极端危机之中或造成极大灾难的情况。其三,紧急状态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处于危险情况时所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通常由国家元首按照宪法规定,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处于“紧急状态”。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停止宪法某些条文的实施,采取某些强制性措施。这些强制性措施主要是指宣布总动员、实行戒严、实行军事管制、停止宪法和某些条款的执行,甚至限制或禁止公民行使法律规定的自由权利等非常措施。
  以上几种观点有的强调紧急状态是一种应对危机的措施,有的则认为所谓紧急状态仅指一种非法的不良的社会秩序,都是广为人们所知的解释,然而也各有瑕疵。不论对紧急状态作何解释,都应首先明确,一旦与之相关,则必然存在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此消彼长,因此,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紧急状态是一种法律而非事实状态,唯有如此,才能将之固化,避免对它的肆意认定而有损公民权利。其次,紧急状态应该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所谓非法的不良的社会秩序,或是极端的危机或危急情况,应是国家选择使用紧急国家权力的前提,是整个紧急状态的一个开端;当它们出现,国家为了应对而采取非常措施,此时,尽可能地保障公民权利这一核心思想又被再次重提,因此,又需要强调由法定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宣布实行紧急状态,当然,緊急状态的持续时间也应法定,即使万不得已需要将之延长,也应再度依法决定。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新的不稳定因素不断涌现,紧急状态作为一种非常状态因此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与紧急状态相伴而生的,总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博弈,厘清紧急状态的定义,明确其法律性,动态性,的确有利于求得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平衡,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
  
  注释:
  ①李倩倩.紧急状态下限制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平衡.人大与议会网.www.ecpcs.org.
  ②曾哲.民生至上:紧急状态下的宪法视角.OrenCross“Exception and Emergency powers”,Cardozo Law Review,21(2000).1825.
  ③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页.
  ④莫纪宏,徐高.紧急状态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⑤阵春龙.民主政治与法治人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