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钟声已经敲响。作为一名村小数学教师,只有尽快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教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探究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学习兴趣是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动力。而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村小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
  一、因地制宜,创设情境,切入新课,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更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教学中,我常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因地制宜、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扫清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在新课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自愿结合,通过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使学生对这四个词的意思加深理解,轻松地接受了本节课的有关内容。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分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学习了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建新型课堂结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在沉闷的气氛中度过漫长的40分钟,学生看似遵守纪律,循规蹈矩,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教学“圆锥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我就激励学生将圆锥体的数据设计成能够口算的简单数,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圆锥体的侧面展开、观察,自己得出圆锥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口算出圆锥体的表面积。让学生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更为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游戏,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从心理学上来说,他们的无意注意在15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于是,我在课堂中运用了躲猫猫、摘橘子、丢手帕等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总之,只要我们不懈努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得到激发。让学生思路开阔,激情饱满,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节奏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丰富多彩、新颖多变、起伏有致的活动形式。并且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构成英语课堂整体节奏的和谐美,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 键 词】 教学节奏;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节奏,一般指课堂教学进程中的速度及其规律
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日益迅猛发展,知识管理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对高科技企业的知识管理内容加以系统阐述,同时列举了高科技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实施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可淡化教育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一、导入中的“留白”,引人入胜  青年名师陈建先老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苏教版第八册),他从这一堂课的特殊性入手,当学生读完课题,正欲对课题质疑,陈老师示意学生不急于质疑,短暂的停顿之后,让学生读课文,从课文中自行释疑。现将其课堂实录的片段摘录如下:  师:
随着经济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在非财会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也开设《财务管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但在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被评价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评价变成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笔者觉得在评价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师生互评须“诚心”  过去,由于将教学目标侧重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学评价自然就是关注掌握知识的多少,在评价标准上追求划一,忽视个别差异。课堂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