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的时代性、理论旨趣和生长点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主体教育研究面临着“过时论”、“抽象论”和“终结论”的挑战,需要认真审视主体教育的现实针对性、理论定位和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人的主体性的成长和主体教育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尚未过时;主体教育不是抽象的哲学理论,它为当代教育实践明确了新的价值取向,为科学的认识教育活动中人的特性、教育过程的性质以及科学地揭示人的发展机制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立足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带来的活动的交往性,以及文化的群体性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可能和制约,将促动对主体性的内涵、生成发
其他文献
10年前我院曾报道一起拉祜族小学生8例集体自杀的事件[1],现将随访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对10年前集体自杀者中的部分未遂幸存者及其父母亲8名,自杀者邻居31名进行随访.
数学教学论是一门具有师范特色的专业课,如何根据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探索适合基础教育新课改教学要求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应探讨的一个重要
语文新课程解放了人的思想,追求人的个性,把珍爱生命的理念植入学生心中,使之成为一个独立、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为此,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重塑自己的生命个性色彩;通过主体
课程政策是影响课程实施与推动课程改革进行的先导性因素。影响美国中小学课程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机构主要有教育压力集团、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等,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推动与完
全纳和爱生教育理念的出现,对基础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人文性质的美术教育在教育民主化过程中,如何从“精英”模式转变为“全民”模式;如何应对逐渐增加的个体差
教学生活的理想境界是教学创造。教研是实现教学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教研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但更多的时候是教师个体的智慧活动。教研活动有三重境界:功利式教研、问题式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