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文化指导着人们的消费审美和消费行为,大众沉浸在消费之中,我国产品的设计大都缺乏本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和审美心理。无节制消费产生的废弃商品,是对现今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面对这两大问题,设计师需在设计美学的引导下,反思自己的社会责任,创新出具有本民族风格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产品。
[关键词]设计美学 传统文化 绿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249-01
设计美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年轻学科,是设计科学包含领域的一部分。它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各设计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对正确引导设计实践、提高设计师修养、正确认识设计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美学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从早期对设计审美的自发状态,到有明确意识经历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原始农耕时代,当时人类只会用粗糙石头或木棒当作工具,但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工具技艺逐渐提高,人们对许多形式的基本法则都有所认识,改进了粗糙的打制工具,并能按预先的设想去制作工具,这便是最早设计美学的雏形。但真正提出现代设计美学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批量产品的出现,导致产品既廉价又粗糙,人们渴望能够既实用又好看的产品,所以,如何使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品质是设计美学诞生和被重视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当时的设计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现代设计思想的传入,为我国设计界带来了生机,同时也使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哲学、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博大精深,但中国本土的设计却在强大的西方现代设计面前边缘化了。如何建立自己的设计美学,改变我国现在设计理念文化薄弱、设计手法模仿的现象,是我们当今的主要课题。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的不同,而出现了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在世界趋向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设想全世界民族风格统一成一个样子,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现今我国设计面临的状况,是我们热捧着外来的设计理论如获珍宝,导致我国设计严重缺乏本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和审美心理。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大众狂热地追随着潮流,设计师被眼前的利益所驱动,照搬外来的形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传统文化较流行文化黯然失色,能静下心来研究前人传统文化的人为数不多,这样下去只会让我国人们的“集体失忆”,逐渐导致我们既忘掉了自己,也不能全面了解别人,我们夹在中间没有了归属。吕胜中先生《走着瞧》一书中提到,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盛唐时期,我国是世界各国的标杆,但现在我们扔掉自己的饭碗,去要别人的饭碗吃饭,这值得我们反思。
如何使我国的设计在世界独树一帜,只有根植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这种根植不是样式肤浅的模仿,而是对我国传统内涵的展现。又因我们生活在当下,每天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所以,设计也得反映现代人的精神追求。要与世界相接轨我们就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技术,而不是全盘照抄。原因有两点:第一,东方和西方在认识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比如:西方强调征服自然,而我国对自然提倡“天人合一”。另外,西方各国之间受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设计理念、手法也各不相同。每个国家的设计风格都经过各自不同的发展时期,每出现一种潮流都是有原因的,这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设计美学则是从整体上把握设计文化,对不同社会形态,在不同时期的多种设计形态进行研究。它指导我们怎么在不失本国风格的情况下,融合外来优秀经验进行创新设计。这点日本做的比较好,它先向西方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结合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使日本设计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这反映出我国年轻一代严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在大部分设计院校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大都是选修课,课时少得可怜。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有利于我国社会文脉、优秀思想的延续,使我国的设计工作者能准确把握本土设计要素的人文特征,形成符合现代人的美学思想。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国生产转变成中国设计,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当前,物质商品极其丰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鼓励人们消费,使消费文化成为现在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文化资讯快速多变,商品、资源等在全球迅速流通,现在的人们求新、求快,人们的审美庸俗、肤浅,在选购商品时,忽视功能,重视商品的视觉形象。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快速更新产品的视觉形象,人们积极投身于无节制的消费活动中,消费由需求变成了欲求,“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可是有多少人清醒地认识到,在消费之中有多少是真实需要,有多少是虚假需要。多数人靠消费来寻找存在的感觉和生活的意义,在这背后更深远的是带来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地球的生态平衡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虽然设计师在生产过程中,是为生产者服务的。但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设计师需要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所以,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
[关键词]设计美学 传统文化 绿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249-01
设计美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年轻学科,是设计科学包含领域的一部分。它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各设计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对正确引导设计实践、提高设计师修养、正确认识设计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美学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从早期对设计审美的自发状态,到有明确意识经历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原始农耕时代,当时人类只会用粗糙石头或木棒当作工具,但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工具技艺逐渐提高,人们对许多形式的基本法则都有所认识,改进了粗糙的打制工具,并能按预先的设想去制作工具,这便是最早设计美学的雏形。但真正提出现代设计美学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批量产品的出现,导致产品既廉价又粗糙,人们渴望能够既实用又好看的产品,所以,如何使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品质是设计美学诞生和被重视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当时的设计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现代设计思想的传入,为我国设计界带来了生机,同时也使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哲学、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博大精深,但中国本土的设计却在强大的西方现代设计面前边缘化了。如何建立自己的设计美学,改变我国现在设计理念文化薄弱、设计手法模仿的现象,是我们当今的主要课题。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的不同,而出现了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在世界趋向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设想全世界民族风格统一成一个样子,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现今我国设计面临的状况,是我们热捧着外来的设计理论如获珍宝,导致我国设计严重缺乏本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和审美心理。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大众狂热地追随着潮流,设计师被眼前的利益所驱动,照搬外来的形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传统文化较流行文化黯然失色,能静下心来研究前人传统文化的人为数不多,这样下去只会让我国人们的“集体失忆”,逐渐导致我们既忘掉了自己,也不能全面了解别人,我们夹在中间没有了归属。吕胜中先生《走着瞧》一书中提到,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盛唐时期,我国是世界各国的标杆,但现在我们扔掉自己的饭碗,去要别人的饭碗吃饭,这值得我们反思。
如何使我国的设计在世界独树一帜,只有根植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这种根植不是样式肤浅的模仿,而是对我国传统内涵的展现。又因我们生活在当下,每天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所以,设计也得反映现代人的精神追求。要与世界相接轨我们就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技术,而不是全盘照抄。原因有两点:第一,东方和西方在认识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比如:西方强调征服自然,而我国对自然提倡“天人合一”。另外,西方各国之间受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设计理念、手法也各不相同。每个国家的设计风格都经过各自不同的发展时期,每出现一种潮流都是有原因的,这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设计美学则是从整体上把握设计文化,对不同社会形态,在不同时期的多种设计形态进行研究。它指导我们怎么在不失本国风格的情况下,融合外来优秀经验进行创新设计。这点日本做的比较好,它先向西方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结合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使日本设计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这反映出我国年轻一代严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在大部分设计院校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大都是选修课,课时少得可怜。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有利于我国社会文脉、优秀思想的延续,使我国的设计工作者能准确把握本土设计要素的人文特征,形成符合现代人的美学思想。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国生产转变成中国设计,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当前,物质商品极其丰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鼓励人们消费,使消费文化成为现在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文化资讯快速多变,商品、资源等在全球迅速流通,现在的人们求新、求快,人们的审美庸俗、肤浅,在选购商品时,忽视功能,重视商品的视觉形象。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快速更新产品的视觉形象,人们积极投身于无节制的消费活动中,消费由需求变成了欲求,“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可是有多少人清醒地认识到,在消费之中有多少是真实需要,有多少是虚假需要。多数人靠消费来寻找存在的感觉和生活的意义,在这背后更深远的是带来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地球的生态平衡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虽然设计师在生产过程中,是为生产者服务的。但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设计师需要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所以,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