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抗反流术保留迷走神经对术后复发风险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比较食管裂孔疝抗反流手术中迷走神经切断与保留对减少术后复发风险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ienceDirect、ovid、CNKI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19年9月,有关食管裂孔疝术中切断迷走神与保留迷走神经的临床研究,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估,使用Cochrane5.1.0系统评价手册进行Meta分析。根据Cochrane循证医学指南的建议,二分类数据(食管裂孔疝复发与否)表示为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合并效应量的统计推断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统计推断采用Q检验计算I2,如果I2<50%,并且P>0.1,则说明合并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反之则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明显的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

结果

共纳入11项回顾性对照研究,根据术后食管裂孔疝复发的诊断方式将各研究分为解剖复发组和临床复发组。解剖复发组中,迷走神经切断430例,迷走神经保留383例;迷走神经切断复发风险大于迷走神经保留组(P<0.05),相对危险度为1.96,95%可信区间(CI)=1.45~2.64。临床复发组中,迷走神经切断337例,迷走神经保留420例;迷走神经切断复发风险大于迷走神经保留(P<0.05)。合并组分析显示,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复发风险大于迷走神经保留,相对危险度为1.78,95%可信区间(CI)=1.42~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抗反流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对减少食管裂孔疝术后复发可能具有积极意义,还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C57BL/6N-Tg(1.28HBV)/Vst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复合四氯化碳(CCln 4)腹腔注射诱导乙型肝炎背景下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与血清H
目的:格尔德霉素作为一种苯醌安莎霉素类抗生素,是热休克蛋白90的特异性抑制剂。GA与Hsp90结合可以抑制其伴侣功能的发挥,促进Hsp90配体蛋白广泛降解,并改变它们的细胞内转运。GA即具有抗肿瘤作用,也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但其抗病毒作用的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在确定GA抗病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来确定GA抗病毒作用的可能相关基因。方法: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柯萨奇B组病毒(
综合医院门诊严格落实所有进入门诊的患者进行发热预检分诊,对传染源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至关重要,是传染病有效防控的基础.对门诊发热预
目的 总结26例经口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耐心的心理疏导、默契的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在短时间内蔓延至全国大部分省市且感染人数进行性增多,已正式明确有人传人的传染特点,现已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目的:回顾性分析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探索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纳入55例接受盐酸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记录患者治疗前的基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Nissen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施行食管裂孔疝腹腔镜下Nissen
目的 探讨非心源性胸痛(NCCP)患者中食道患病率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因NCCP就诊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因在疾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恶变、易产生药物耐药、术后复发率较高以及对化疗、放疗不敏感,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