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只”语义指向谓词性成分的条件及规律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key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是副词,其语义指向谓词性成分时需要一些条件,并有一定的规律。本文将对“只”的语义指向动词或形容词、一般性谓词性成分时需要的条件和出现的规律做简要的分析。 “Only ” is an adverb, whose semantics point to the predicate sex component requires some conditions, and a certain law. In this paper, we will mak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rules for the verb or adjective of “only ” and the general predicate component.
其他文献
[本刊讯]8月11日-16日,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来自世界技能组织的59个成员国和地区的1192名选手就50个项目展开角逐,中国代表团派出了32名选手参
摘要: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本文着重从反常合道的修辞手法:语象的组合和变形两方面来探讨“奇趣”诗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反常合道 组合 悖论语言 变形 陌生化    “反常合道”的“奇趣”诗学观是苏轼在评柳宗元诗时提出的。  柳子厚诗曰:“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东坡云:“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字都不止一个声调,除了原始声调外的声调都称作变调。变调对汉语汉字体系最直接的影响是产生多音字;声调随意义的变化而变化,给形声字的出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变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中的一种重要运动模型,一般情况下物体是落到水平地面,但近年的高考试题和高考模拟题中出现了落到斜面、台阶、球面上的实际问题,无疑这是同一种类型的难点问题,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下面就通过两道例题来说明用建立方程的办法来确定落点的位置。  例1 小球自楼梯的平台上以v0=1.5m/s的速度被水平踢出,所有阶梯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2m。问小球首先落在哪一级台阶上?  解 如图1,
文章列举了古汉语中宾语前置兼使动用法、宾语前置兼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省略宾语、名词用作动词兼作状语等九种语法兼用现象。同时探讨将句中的兼用关系拆开,用分层理解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