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新36条的推出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了一个政策上的通道,自此之后,民营资本开始大踏步进入金融领域,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中都能看到民营资本的身影。
小额贷款(以下简称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是在目前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体系,试图在金融体系中和国有资本分一杯羹的尝试。担保公司主要在城市中攻城略地,小贷公司则在农村招兵买马。
但这或许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小贷现状
担保公司比小贷公司出现得更早一点。以河南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的担保公司有1000多家,无牌照的担保公司就有200多家。这一方面反映了民营资本见缝插针,谋求利益灵活的特点,也进一步反映了民营资本没有良好投资渠道的窘境。
目前,国家层面没有产生有关担保公司的相关法规,担保公司一直是在走钢丝绳,一丝微风或许就使这个没有平衡棒的“杂技演员”摇摇欲坠。
小贷公司发展得更平稳一点。
中国社科院产业经济学博士蔡胜勋表示,小贷公司虽然也追求利润,但盈利不是其主要目标,这是其与担保公司的重要区别,同时也是导致二者发展现状不同的原因所在。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小贷公司最发达的省份是内蒙古自治区。仅从经济总量而言,该区的GDP在东南沿海和中部省份面前不值一提,但是独特的经济结构和发达的农牧经济为小贷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数据,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区共批准设立397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291.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52.7亿元。小贷公司不仅帮助农牧民解决了日常生活的贷款问题,同时还和当地民政厅合作对内蒙古3万家庭妇女进行培训,帮助她们提高生活和家政服务技能,以解决她们的贫困问题。
与内蒙古相较,河南小贷公司发展历史并不久远。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河南省的小贷公司共有70多家。从2009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源小贷公司产生以来,河南省作为试点省份,小贷公司得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作为一个中部大省,河南小贷公司的发展并不显得突出。
据了解,目前河南小贷公司归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制。在工信厅专门设立了小贷部门负责小贷公司的管理。河南省工信厅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小贷公司在河南还属于新生事物,问题很多,正处于整顿期。
小贷公司在河南的发展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
“短板”危机
小贷公司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很大的争议。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贷公司自诞生之初,国家就为它们想好了后路——转制成村镇银行。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可以了解到,小贷公司是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新模式,国家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盘活民营资本,同时扶持孱弱的农村金融体系。
银监会出台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立村镇银行暂行通知》明确规定转型应符合条件,包括新设后持续营业3年及以上;清产核资后,无亏损挂账,且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资产风险分类准确,且不良贷款率低于2%;已足额计提呆账准备,其中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0%以上;净资产大于实收资本等。
国家的初衷是从宏观上建立普惠的金融体系,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一个方便的工具。但民营资本逐利性、风险承受能力差的特点又被银监会所担心,按照小贷公司的设立条件,小贷公司只贷不存,小贷公司资本金上限为人民币2亿元,每笔贷款上限为500万元,贷完即止。特殊情况下可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补贴,最高金额为小贷公司资本金的50%,另外,小贷公司有着高昂的税负。
但是小贷公司的贷款供不应求。
北京新大方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就是这个资本金并不是很大的企业,在郑州也设有自己的分公司。负责客户服务的王经理介绍,1万~50万元内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只要到平安保险公司购买一份意外保险即可。买保险的目的很明确:“一旦出现风险,可以减少我们公司的损失。”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邓晓峰表示,仅就农村的养殖业和畜牧业来看,农户对贷款就有很大的需求。据他介绍,汇丰银行在21世纪初曾给清华大学投资500万元,研究在农村设立网点的课题。“我们的银行都在出去,外资银行却琢磨着进入。而农村高利贷的发展也很迅猛。”邓晓峰说道。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1.77万亿元, 2010年新增2.63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6万亿元,比2007年年末增长1.3万亿元,增长100%,2010年新增5909亿元。
据了解,国家为了降低小贷公司的风险,要求小贷公司只许放贷,不准吸收存款。大多数小贷公司似乎都遭受着“无钱可贷”的窘境。政府和民间智囊也谋划了很多解决方式:扩大资本金的上限,扩大银行对小贷公司贷款的比重至2倍以上;减免这些小贷公司的税收;对小贷公司的优质资产审核后转制为村镇银行等。许多保险公司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专门险种,比如阳光财险就推出了“个人商户小额贷款综合保险及附加险”,被保险人就是那些向小贷公司贷款的各大商业银行金融机构。
外国相关金融组织则建议中国小贷公司做连锁店,做规模。并且建议通过建立小额信贷平台,设立小额信贷股权基金等形式,走资本证券化道路,实现小贷公司资本规模的扩大。
行业前景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末,全国各地已设立小贷公司2348家,共有从业人员24742人,小贷公司资金来源约1900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1600亿元,从商业银行融资约170亿元),贷款余额1620亿元。据预测,到2015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将突破1万家,实收资本突破1万亿元,批发融资突破5000亿元,贷款额突破1.5万亿元。
按照小贷公司的设立标准,小贷公司的设立股东必须拥有一定的条件,民营资本需要有一定的控股比例。国家为小贷公司量身定做的前景让民营资本并不“感冒”,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小贷公司能为他们的资本带来多大的增值。而这样的想法也带来了风险,作为小贷公司的发源地孟加拉国,小贷公司已经偏离了初衷。
目前在孟加拉国境内,小贷公司的利率高达25%~50%。为了降低贷款者风险,政府官员不得不做出利率不能超过27%的规定,并且政府要求相关贷款人不用还款。
据媒体报道,印度一些小额贷款机构的净资产回报率由2008年的5.1%上升至2009年的18.3%。如此高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国际热钱及私人资本,使得小额贷款这项以扶贫为宗旨的非营利性行业颇有变成私人资本主导的高回报行业的趋势。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被誉为中国小贷之父,他表示小贷公司应该明白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一味求强做大。
目前国内首个小贷行业的地方性行规行约《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运营守则》已经从2011年1月1日起实行。做出了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资本金额的5%,且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上限为人民币500万元的相关规定。全国小额信贷机构自发建立的公益性自律组织机构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是新近成立的,它的成立,为全国小贷公司的监督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自律性组织。
当前,小贷公司的发展依然非常迅猛。全國的小贷公司数量也从2009年年底的1334家发展到2010年6月的1940家,再到2010年10月份的2348家。迅猛的发展速度表明小贷公司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投资渠道。
“河南民营资本应该抓住这样一个机会,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的加大以及提供的相关优惠政策,农村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大,而河南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有志向的民营企业家一定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蔡胜勋说道。
小额贷款(以下简称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是在目前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体系,试图在金融体系中和国有资本分一杯羹的尝试。担保公司主要在城市中攻城略地,小贷公司则在农村招兵买马。
但这或许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小贷现状
担保公司比小贷公司出现得更早一点。以河南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的担保公司有1000多家,无牌照的担保公司就有200多家。这一方面反映了民营资本见缝插针,谋求利益灵活的特点,也进一步反映了民营资本没有良好投资渠道的窘境。
目前,国家层面没有产生有关担保公司的相关法规,担保公司一直是在走钢丝绳,一丝微风或许就使这个没有平衡棒的“杂技演员”摇摇欲坠。
小贷公司发展得更平稳一点。
中国社科院产业经济学博士蔡胜勋表示,小贷公司虽然也追求利润,但盈利不是其主要目标,这是其与担保公司的重要区别,同时也是导致二者发展现状不同的原因所在。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小贷公司最发达的省份是内蒙古自治区。仅从经济总量而言,该区的GDP在东南沿海和中部省份面前不值一提,但是独特的经济结构和发达的农牧经济为小贷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数据,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区共批准设立397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291.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52.7亿元。小贷公司不仅帮助农牧民解决了日常生活的贷款问题,同时还和当地民政厅合作对内蒙古3万家庭妇女进行培训,帮助她们提高生活和家政服务技能,以解决她们的贫困问题。
与内蒙古相较,河南小贷公司发展历史并不久远。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河南省的小贷公司共有70多家。从2009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源小贷公司产生以来,河南省作为试点省份,小贷公司得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作为一个中部大省,河南小贷公司的发展并不显得突出。
据了解,目前河南小贷公司归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制。在工信厅专门设立了小贷部门负责小贷公司的管理。河南省工信厅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小贷公司在河南还属于新生事物,问题很多,正处于整顿期。
小贷公司在河南的发展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
“短板”危机
小贷公司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很大的争议。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贷公司自诞生之初,国家就为它们想好了后路——转制成村镇银行。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可以了解到,小贷公司是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新模式,国家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盘活民营资本,同时扶持孱弱的农村金融体系。
银监会出台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立村镇银行暂行通知》明确规定转型应符合条件,包括新设后持续营业3年及以上;清产核资后,无亏损挂账,且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资产风险分类准确,且不良贷款率低于2%;已足额计提呆账准备,其中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0%以上;净资产大于实收资本等。
国家的初衷是从宏观上建立普惠的金融体系,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一个方便的工具。但民营资本逐利性、风险承受能力差的特点又被银监会所担心,按照小贷公司的设立条件,小贷公司只贷不存,小贷公司资本金上限为人民币2亿元,每笔贷款上限为500万元,贷完即止。特殊情况下可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补贴,最高金额为小贷公司资本金的50%,另外,小贷公司有着高昂的税负。
但是小贷公司的贷款供不应求。
北京新大方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就是这个资本金并不是很大的企业,在郑州也设有自己的分公司。负责客户服务的王经理介绍,1万~50万元内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只要到平安保险公司购买一份意外保险即可。买保险的目的很明确:“一旦出现风险,可以减少我们公司的损失。”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邓晓峰表示,仅就农村的养殖业和畜牧业来看,农户对贷款就有很大的需求。据他介绍,汇丰银行在21世纪初曾给清华大学投资500万元,研究在农村设立网点的课题。“我们的银行都在出去,外资银行却琢磨着进入。而农村高利贷的发展也很迅猛。”邓晓峰说道。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1.77万亿元, 2010年新增2.63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6万亿元,比2007年年末增长1.3万亿元,增长100%,2010年新增5909亿元。
据了解,国家为了降低小贷公司的风险,要求小贷公司只许放贷,不准吸收存款。大多数小贷公司似乎都遭受着“无钱可贷”的窘境。政府和民间智囊也谋划了很多解决方式:扩大资本金的上限,扩大银行对小贷公司贷款的比重至2倍以上;减免这些小贷公司的税收;对小贷公司的优质资产审核后转制为村镇银行等。许多保险公司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专门险种,比如阳光财险就推出了“个人商户小额贷款综合保险及附加险”,被保险人就是那些向小贷公司贷款的各大商业银行金融机构。
外国相关金融组织则建议中国小贷公司做连锁店,做规模。并且建议通过建立小额信贷平台,设立小额信贷股权基金等形式,走资本证券化道路,实现小贷公司资本规模的扩大。
行业前景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末,全国各地已设立小贷公司2348家,共有从业人员24742人,小贷公司资金来源约1900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1600亿元,从商业银行融资约170亿元),贷款余额1620亿元。据预测,到2015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将突破1万家,实收资本突破1万亿元,批发融资突破5000亿元,贷款额突破1.5万亿元。
按照小贷公司的设立标准,小贷公司的设立股东必须拥有一定的条件,民营资本需要有一定的控股比例。国家为小贷公司量身定做的前景让民营资本并不“感冒”,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小贷公司能为他们的资本带来多大的增值。而这样的想法也带来了风险,作为小贷公司的发源地孟加拉国,小贷公司已经偏离了初衷。
目前在孟加拉国境内,小贷公司的利率高达25%~50%。为了降低贷款者风险,政府官员不得不做出利率不能超过27%的规定,并且政府要求相关贷款人不用还款。
据媒体报道,印度一些小额贷款机构的净资产回报率由2008年的5.1%上升至2009年的18.3%。如此高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国际热钱及私人资本,使得小额贷款这项以扶贫为宗旨的非营利性行业颇有变成私人资本主导的高回报行业的趋势。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被誉为中国小贷之父,他表示小贷公司应该明白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一味求强做大。
目前国内首个小贷行业的地方性行规行约《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运营守则》已经从2011年1月1日起实行。做出了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资本金额的5%,且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上限为人民币500万元的相关规定。全国小额信贷机构自发建立的公益性自律组织机构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是新近成立的,它的成立,为全国小贷公司的监督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自律性组织。
当前,小贷公司的发展依然非常迅猛。全國的小贷公司数量也从2009年年底的1334家发展到2010年6月的1940家,再到2010年10月份的2348家。迅猛的发展速度表明小贷公司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投资渠道。
“河南民营资本应该抓住这样一个机会,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的加大以及提供的相关优惠政策,农村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大,而河南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有志向的民营企业家一定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蔡胜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