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常见到的西红柿,大多都衣着艳丽、模样水灵,仿佛天生就是焦点。至少在蔬菜家族里,它是个特立独行的成员,也十分不安分,老喜欢打扮成水果,混淆视听。为此,西红柿还在法庭上当过一回主角,有人就它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这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那是1895年的往事了。英国商人运了一批西红柿到美国。按美国当时的法律,输入水果免交进口税,而蔬菜则必须缴纳高额关税。关税官认定西红柿是蔬菜,商人则认为应属水果,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只好把它作为被告,送进法院接受审判。经过审理,法院一致判决:西红柿是水果。西红柿至此才算领到正式身份证,有了法定身份,结束了在水果与蔬菜间的流浪生活。
或许是样子太招人耳目,西红柿的小日子一直都过得不清静,就像娱乐圈里那些腕儿,时不时就闹出些不着边际的事来。
西红柿最为人所熟悉的“绯闻”,是与一个名叫罗伯特·吉本·约翰逊的家伙发生的。这段绯闻有鼻子有眼,时间是1820年,地点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萨勒姆地方政府办公楼的台阶上。罗伯特当着数百人的面,做了吃西红柿的表演。这一“创举”,让原本默默无闻的罗伯特为自己挣足了名气,也从此让一直被认为有毒的西红柿真正成为食品家族中的一员。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正儿八经地讲过此事,另外也被很多人引用到文章中,借以说明克服认识局限性之类的大道理。实际上,西红柿压根儿就没这样的经历,传闻的最初源头在那些抢先发现西红柿里隐藏着巨大商机的商人那里。为了让西红柿成为广为人知的“当红明星”,他们很不厚道地为西红柿炮制了一段传奇身世。
人类食用西红柿的历史比1820年要早很多。大约在1540年,西班牙人把西红柿从南美洲带回欧洲后,这种风情万种的植物便可以大规模流行起来,不过最开始不是在菜园里,而是在花坛中,作为观赏之用,被称为“爱情之果”。由于跟曼陀罗这类茄科含毒植物有亲缘,没人敢把令人垂涎的果实化为口腹之快。大约半个世纪后,爱好冒险的西班牙人才勇敢地品尝了这种美味。有传闻说,首先吃下西红柿的欧洲人是18世纪的一个法国画家。他因为抵挡不住诱惑,冒死吃下了一个西红柿,然后躺在床上等上帝,结果平安无事。此事轰动了整个欧洲,并使西红柿无毒的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这其实也是“文艺创作”。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关于西红柿的烹调书,出自意大利,出版时间是1692年。
进入20世纪后,人们不再热衷编造“谁是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之类街坊话题,而是与时俱进地为西红柿绯闻增添了技术含量。20世纪70年代,一帮理想主义色彩极浓的美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发明了一个新品种——牛西红柿。顾名思义,这种西红柿跟牛有关系,是通过牛与西红柿杂交培育出来的,既有西红柿的高维生素,又有牛肉的高蛋白,除了能吃,还有其他很多用途,比如说果皮剥下来可以直接做皮鞋,耐穿且芬芳。倘若是母西红柿,它还会在特定时候分泌出白色汁液,有早晚一杯奶的习惯的人,端着杯子往菜园里去就是。有人顺藤摸瓜追究真相,媒体都相互推诿,后来又把责任推给英国的《新科学家》杂志,说是这本杂志在愚人节跟全世界开了个玩笑。但事实上,这本杂志很无辜。
西红柿的最新绯闻发生在2005年,同样是美国科学家,他们发出警告说,西红柿含有尼古丁,生吃一个等于抽10支烟。言论既出,别说爱吃西红柿的人,或许连西红柿自己都被吓得脸青了,担当罪名也就罢了,更烦心的是为无数人宠爱的风光日子眼看就到了尽头。然而,这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科学。西红柿里有尼古丁这没错,但含量极低,每千克仅含尼古丁2至7微克,而且随着果实逐渐成熟、变红后,其尼古丁含量还会急剧下降。有人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吃1000千克的新鲜西红柿,大约等于抽一支烟。这跟吃一个西红柿等于抽10支烟相比,显然有天壤之别。而且,正常的人体每天也需要微量的尼古丁,通过吃西红柿补充,似乎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事实上,包括西红柿、茄子、土豆在内的许多茄科植物都含有生物碱,茄子的尼古丁含量仅次于烟草,排名第二,但其尼古丁水平非常低。
西红柿也曾跟中国闹过一次误会。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西红柿最早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在时间上,有人说是明朝末年,有人说是清朝末年,不一而足。其实,西红柿在我国的栽植和食用历史,久远得让人难以置信。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成都凤凰山的一座2100年前的汉代古墓中就发现了西红柿种子,墓主已经用一种小西红柿作为蔬菜或水果食用,后来专家们又进一步得出结论——西汉小西红柿已经具有栽培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种从山上采摘来的“野果”了。如此说来,中国称得上是全世界最早食用和栽培西红柿的国家。
编辑/梁宇清
或许是样子太招人耳目,西红柿的小日子一直都过得不清静,就像娱乐圈里那些腕儿,时不时就闹出些不着边际的事来。
西红柿最为人所熟悉的“绯闻”,是与一个名叫罗伯特·吉本·约翰逊的家伙发生的。这段绯闻有鼻子有眼,时间是1820年,地点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萨勒姆地方政府办公楼的台阶上。罗伯特当着数百人的面,做了吃西红柿的表演。这一“创举”,让原本默默无闻的罗伯特为自己挣足了名气,也从此让一直被认为有毒的西红柿真正成为食品家族中的一员。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正儿八经地讲过此事,另外也被很多人引用到文章中,借以说明克服认识局限性之类的大道理。实际上,西红柿压根儿就没这样的经历,传闻的最初源头在那些抢先发现西红柿里隐藏着巨大商机的商人那里。为了让西红柿成为广为人知的“当红明星”,他们很不厚道地为西红柿炮制了一段传奇身世。
人类食用西红柿的历史比1820年要早很多。大约在1540年,西班牙人把西红柿从南美洲带回欧洲后,这种风情万种的植物便可以大规模流行起来,不过最开始不是在菜园里,而是在花坛中,作为观赏之用,被称为“爱情之果”。由于跟曼陀罗这类茄科含毒植物有亲缘,没人敢把令人垂涎的果实化为口腹之快。大约半个世纪后,爱好冒险的西班牙人才勇敢地品尝了这种美味。有传闻说,首先吃下西红柿的欧洲人是18世纪的一个法国画家。他因为抵挡不住诱惑,冒死吃下了一个西红柿,然后躺在床上等上帝,结果平安无事。此事轰动了整个欧洲,并使西红柿无毒的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这其实也是“文艺创作”。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关于西红柿的烹调书,出自意大利,出版时间是1692年。
进入20世纪后,人们不再热衷编造“谁是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之类街坊话题,而是与时俱进地为西红柿绯闻增添了技术含量。20世纪70年代,一帮理想主义色彩极浓的美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发明了一个新品种——牛西红柿。顾名思义,这种西红柿跟牛有关系,是通过牛与西红柿杂交培育出来的,既有西红柿的高维生素,又有牛肉的高蛋白,除了能吃,还有其他很多用途,比如说果皮剥下来可以直接做皮鞋,耐穿且芬芳。倘若是母西红柿,它还会在特定时候分泌出白色汁液,有早晚一杯奶的习惯的人,端着杯子往菜园里去就是。有人顺藤摸瓜追究真相,媒体都相互推诿,后来又把责任推给英国的《新科学家》杂志,说是这本杂志在愚人节跟全世界开了个玩笑。但事实上,这本杂志很无辜。
西红柿的最新绯闻发生在2005年,同样是美国科学家,他们发出警告说,西红柿含有尼古丁,生吃一个等于抽10支烟。言论既出,别说爱吃西红柿的人,或许连西红柿自己都被吓得脸青了,担当罪名也就罢了,更烦心的是为无数人宠爱的风光日子眼看就到了尽头。然而,这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科学。西红柿里有尼古丁这没错,但含量极低,每千克仅含尼古丁2至7微克,而且随着果实逐渐成熟、变红后,其尼古丁含量还会急剧下降。有人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吃1000千克的新鲜西红柿,大约等于抽一支烟。这跟吃一个西红柿等于抽10支烟相比,显然有天壤之别。而且,正常的人体每天也需要微量的尼古丁,通过吃西红柿补充,似乎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事实上,包括西红柿、茄子、土豆在内的许多茄科植物都含有生物碱,茄子的尼古丁含量仅次于烟草,排名第二,但其尼古丁水平非常低。
西红柿也曾跟中国闹过一次误会。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西红柿最早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在时间上,有人说是明朝末年,有人说是清朝末年,不一而足。其实,西红柿在我国的栽植和食用历史,久远得让人难以置信。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成都凤凰山的一座2100年前的汉代古墓中就发现了西红柿种子,墓主已经用一种小西红柿作为蔬菜或水果食用,后来专家们又进一步得出结论——西汉小西红柿已经具有栽培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种从山上采摘来的“野果”了。如此说来,中国称得上是全世界最早食用和栽培西红柿的国家。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