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荣印象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w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玉荣,一位朴素、谦和、平凡得让人往往难以一下记住的女性,一位兢兢业业、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矿山的女性,一位把全部的精力和熱情奉献给企业文化建设的女性。了解她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在喧嚣的生活状态下,在林沼般的生存环境中,居然有这样一汪清泉水,如镜子一般明澈……
  品艺轩是西山煤电文联活动的场所。每逢周末,这里总是聚集着许多书画爱好者,还有聘请来的老师和一些讲学授艺的书画大家。这里,是生发和绽放企业文化的温床。在这里,我逐渐认识和了解了玉荣。在品艺轩,无论有多少人来参加活动,总能看到一位朴素、温厚、热情忙碌的女性,说话谦和亲切,招呼大家入座,端茶递水,发放资料,平凡得像一位勤恳的服务生。“这是咱西山美协的主席,叫王玉荣。”朋友这样向我介绍。玉荣?这个名字让我一下子想起远去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了不使集体的羊群受到损失与暴风雪搏斗的小英雄玉荣。两个玉荣在我的印象中总是能重叠在一起。 早些年就听说西山地区有一位擅长画画的少女,水粉画、油画、装饰画、电影宣传画无所不能,并卓有成就,但始终未能谋面,今日相识岂不是幸事?
  玉荣的学养、造诣和成就,随着交往的加深逐渐地透亮起来。听玉荣讲过多次课,她的教案书写详细,课件准备周全,讲解引经据典而又深入浅出,授课风格独具特色,亲切感人,俨然是一位教育战线上的“师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服务生、传道授业者,角色的瞬间转换,让我不禁多了几分敬意。除了美协的日常事务,还有许多繁杂琐碎的文联工作。而担负着这项工作的核心人物便是这位平凡而朴素的女性。我每次去文联,见到玉荣总是在伏案工作。西山煤电工会创办、文联主办的《七色花》杂志,是传播和提升西山企业文化的重要阵地,美编方面的征稿、选材、编辑、设计都由她负责,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工作中常有书画爱好者来找她请教、探讨书画方面的问题,玉荣总是热情接待,和来访者亲切交流,丝毫看不到她因工作疲惫而生出不悦。
  《七色花》有一个叫“艺苑风景”的栏目,介绍西山职工美术书法摄影爱好者的艺术作品和人物专访,唯独难见有关玉荣的片言只语。她是有成绩的,曾多次获得殊荣。她曾被中国煤矿文联评为“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被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文联、山西省总工会评为“山西省职工艺术明星”,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安全生产月组委会授予“全国安全书画形象大使”等荣誉称号。她的美术作品先后参加山西省煤炭系统职工第四、第五、第六届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并蝉联“美术十佳”,入展由中国文联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产业(行业)系统书法美术摄影精品展”,获“中国梦·平安福”第三届全国安全书画展优秀奖,获“感动中国的矿工”山西省美展二等奖,被晋绥边区第八分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收藏,还有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五届中国煤矿艺术节“伊泰杯”第八届全国煤矿职工美术展览中,国画作品《生命的红线》荣获“最佳作品”等等。为提升企业文化形象她是有贡献的,完全有条件和机会宣传自己,可她却没有,而是一直在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很低调……水深无波,德厚无言。
  早年间,她为了更好地了解矿工生活,理解矿工的情感,经常到矿山井口画写生、画速写,积累绘画素材。下井观察和体验井下一线矿工的工作生产环境。正是有了如此的生活体验,玉荣的作品总是十分贴近煤矿生活,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矿工的思想情感,她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倾注了真情实感和宝贵心血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绘画作品中巧妙地把中国画的造型元素、美的形式法则和西洋画的一些表现技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画风,有着独到的审美情趣,让人震撼,让人警醒,让人叹服……只有对企业、对矿山充满了深深的爱,才会有这样的思想,才会有这样的抒发,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有一句经典的古谚:“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学艺要先做人。既要有玉一般的纯净、坚毅,又要有竹一般的节操和向上的品格。玉荣,岂不就是?
  王玉荣
  就职于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文联。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国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山煤电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
  美术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及煤炭系统美展并获奖。作品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山西工人报》《财经周刊》《羲之书画报》等报刊发表。被授予“全国安全书画形象大使”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雪后咏叹  雪在时间里争辉  树木是群星的臂膀  后视镜里甩出了自己  我和世界的照面,从这里  开始。轻佻的反光挤进  发凉变冷的谈话落满灰尘  想法是枯瘦的。此时  虚拟的良心煽动着,像呲牙的方向盘,远方牵引我们  期待的微笑和鹿群没有出现  苍茫,拆掉了天窗  雪地里堆尽抓痕和鸣叫  我的高潮离开窠臼  欢喜、飞翔  好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  黑白之间  我说候鸟。别再衔着“阿门”  掠过城
期刊
想一想,真的再难找到比高铁更能让大地目光一亮的事物了。我曾在诗中写道:“动车如风/我看见被两扇巨翅覆盖的事物/正以亘古未有的节奏震颤……”的确,中国高铁是一个巨大的奇迹。讲好中国高铁故事,也需要张开具象与抽象两扇翅膀。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十年高铁,一路辉煌。的确,高铁除了极大方便百姓出行,带动一大批产业,加快城市带、城市圈形成,显著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之外,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期刊
东风破  活自己的,并且  做自己的主。一场野火烧过后  嗅觉还在,闻世界  与根系之间的种种关联  视觉也还在  看得见无所用心的  另一只出口  更绝的,是有了同情心  认定所有的花木里  都有栅栏,关着  看不清方位的感知与得失枯荣  必须做万事万物的  审判官,或者,做季节的  巡察使!求证  ——下一场东风破  引 信  泥土深处的雷  带着深藏若虚的尖利  要刺疼黑暗,要  划破一个季
期刊
峡 谷  几条小径展开的地方  路却凸显虚无  爬上一个峭壁之后  后面还是排比的峭壁  岩壁、峰峦  峡谷两侧是万仞的壮丽  也是暗黑的挤压,抑或  回眸一笑的记忆  走出峡谷的路上  有流血的脚印  有掀翻的舟楫  再小的峡谷  月亮和星星也未曾错过  最  对接华彩和颤音  最能与时间抗衡的  是眼神  有的人永远婴孩  或白衣翩翩  即使容颜萎缩,即使  变成一抔土  在线装书、壁画  青
期刊
秋分之夜,我在盘算收获  这应是最沉甸的一个节气  所有春天生发的夏天长成的  都已结果。这样的夜晚  大地一定安宁得全是虫鸣  可惜城市的高楼容不下吟唱  想想自己,这一生走来  大概就对应着这个时令吧  只是满地的成熟,我却不知  手里攥有多少收获  积下的经验都是老套,还相信  生来平等,阳光必然普照  志向很远,仍然很远  纠结不清到底是做平凡的人  还是不平凡的人。所得的  难说所值,而
期刊
腌 菜  霜降过后  我们还能为自己做点什么  当一柄镰刀放倒整个秋天  寒流又将布满伤痕的人间  推上风口浪尖  善用盐的母亲毫不犹豫  用一块饱经风霜的河石  压住了  一腔浮出水面的心事  雨 诗  如果天空倒立  雨向上行走  洪水就会退出村庄  而泥石流就会聚回山顶  如果时间倒流  雨水经过我时  就会打开我的身体  苍老就会从一侧 逃出  如果我的另一侧是一个婴儿  他应该是刚刚来到
期刊
繪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期刊
濃浓墨香溢煤海
期刊
大地的灯盏  我一生的路途有多远  她的遥望就有多远  我一生的愿望有多高  她的仰望就有多高  冬天了,只有那些喜鹊  还留守在我的老家  把远方的好消息告诉我们  把生活的姿态教给我们  她们站在光秃秃的大树上  给我们的生活添柴,加油  把一盏盏明亮的灯盏  高高举到蓝天上  使我走在异乡杂乱寒冷的生活里  温暖而明亮  那个夏日的黄昏  那个夏日的黄昏,我们围坐在小院  炊烟已慢慢消散,清
期刊
壯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