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 615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急性中毒相关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研究其的相关防范策略。方法:对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80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中毒在小儿急性中毒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年龄多为1至7岁的小儿,其中消化道中毒最为常见。由于经家长及医生的及时发现与抢救,成功获救72例,得以完全康复,且无任何后遗症。8例死亡,其中中毒鼠强的占有4例,无机磷农药致死占3例,有机氟致死占1例。结论:做好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及时做好预防及抢救,是医院儿科的关键所在,必须高度重视小儿急性中毒方面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防治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88-02
1 前言
急性中毒是医院儿科的常见急症,必须及时进行抢救, 这对降低小儿出现伤残和病死率有特殊的意义。为研究小儿急性中毒相关的临床因素以及防治策略, 现对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80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对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80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2例,女28例,1~2岁的占18例, 3~7岁的占42例,8~14岁的占20例。农村儿童总占48例,城市儿童占32例。中毒的种类为:药物中毒最多见,36例,鼠药中毒为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占14例,其它的例如有毒植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占10例。小儿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发生变化、惊厥、消化恶心、急性腹痛、呼吸不畅、烦躁不安等。救治时间最早的为20分钟,最晚则2个小时。中毒的途径大致有三个:(1)消化道中毒。(2)呼吸道中毒。(3)皮肤接触中毒。
2.2 临床方法:本组80例小儿患者中,78例患儿得到立即就诊,以温开水进行彻底地请洗肠胃。给予药物中毒患儿特效的解毒剂,并给予利尿以及补液等对症辅助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联合血液透析,进一步排查体内毒物的清楚情况。一氧化碳中毒的进行高压氧治疗。
3 结果
药物中毒在小儿急性中毒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年龄多为1至5岁的小儿,其中消化道中毒最为常见。由于经家长及医生的及时发现与抢救,成功获救72例,得以完全康复,且无任何后遗症。8例死亡,其中中毒鼠强的占有4例,无机磷农药致死占3例,有机氟致死占1例。
4 讨论
4.1 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小儿急性中毒属于突发的事件,能得到及时的预防才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本组的资料显示,小儿急性中毒主要特点有:(1)多发于年龄在2岁~7 岁的小儿。这和此年龄阶段的小儿室外活动多、好奇好动、对毒物的分辨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高。或者由于家长的疏忽误喂以及药物管理不到位,导致小儿误食。(2)中毒的途径一般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3)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在中毒途径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最为常见的中毒原因为误服药品、农药、鼠药和食物中毒等;而学龄儿童则是出现误服药品、农药以及吸入中毒等;(4)中毒的毒物主要以药品最为常见,主要为灭鼠药、农药以及一氧化碳。(5)在本组的所有病例主要是农村的发病率最高。
在本组的所有病例中,治愈率和存活率均较高,达到90%经过对本组病例的研究分析,我们总结得出的救治原则为:要及时地确定患儿的具体中毒原因、中毒时间、种类以及途径,应使患儿尽快脱离中毒的现场,做好医院内外的及时救治,以排除患儿体内尚未损害到脏器的毒物,要迅速做好解毒的工作,及时给予救治。要特别保护好患儿的重要脏器的功能,切实争分夺秒地救治患儿,以有效提高中毒患儿的治愈率以及存活率。
4.2 小儿急性中毒的防治:现阶段,小儿中毒已成为小儿死亡的重大原因之一,因而,必须做好对急性中毒患儿的防治工作,积极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给出如下阶段防治建议。
4.2.1 提高预防第一的意识。家长在发现孩子生病之后,应直接就医,谨遵医嘱,做好用药工作,不能擅自加大药量或者是随便用药,应加强用药安全意识,要限制儿童擅自开启药物的包装袋。家中若是有中毒物品或是药品的,必须粘贴标签,做明显的提醒,此外要将这些有毒物品存放在小儿无法解除到的位置,特别是家庭中常用的灭虫、除鼠药等,更加要注意安全使用和存放。
4.2.2 加强对小儿的宣传教育,防治小儿自杀。要预防小儿中毒事件的发生,主要还在于加强对小儿的监管以及教育,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小儿的自身保护意识。应定期组织小儿、家长以及社会所有少儿工作者做好宣传教育的工作,家长不仅要存放好家中的有毒物品,还要高度重视小儿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小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小儿健康的性格、心理,要时刻关注好小儿的情绪的变化,若是发现他们举止异常,则要做好沟通工作,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指导,这样才可防治不幸事故出现。
4.2.3 完善小儿急性中毒抢救体系。加强对滥用各种处方药的控制,严厉打击社会上的各种无证行医,加强对儿科医生的业务技能培训,使其能掌握好各中毒种类相关知识,做好救治工作,以提高中毒小儿的治愈率和存活率。
4.2.4 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测农药产品以及蔬菜农药残留的工作。应进一步对药物以及毒物等进行规范地管理,对于肆意将已禁用的农药用于蔬菜除害的行为,应依法严厉打击。对生产以及销售有剧毒的鼠药行为,更应将违法之人绳之以法,进行严厉地处理,这样才可切实保障人民的视频安全、生命安全。此外,对于发生有群体性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或是突发性的中毒事件时,相关卫生监管部门必须及时地接入案件调查,查清楚中毒的原因,并加强管制,以减少或防止此类事件的再一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芳,周炯英.小儿急性中毒 68 例临床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8,15( 30) : 4296-4297.
[2] 仇诗奖. 小儿急性中毒253例的临床救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23).
[3] 钱素云.小儿急性中毒的特点和诊治进展[J].小儿急救医学,2010,17(4):289-291.
【摘要】目的:对小儿急性中毒相关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研究其的相关防范策略。方法:对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80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中毒在小儿急性中毒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年龄多为1至7岁的小儿,其中消化道中毒最为常见。由于经家长及医生的及时发现与抢救,成功获救72例,得以完全康复,且无任何后遗症。8例死亡,其中中毒鼠强的占有4例,无机磷农药致死占3例,有机氟致死占1例。结论:做好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及时做好预防及抢救,是医院儿科的关键所在,必须高度重视小儿急性中毒方面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防治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88-02
1 前言
急性中毒是医院儿科的常见急症,必须及时进行抢救, 这对降低小儿出现伤残和病死率有特殊的意义。为研究小儿急性中毒相关的临床因素以及防治策略, 现对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80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对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80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2例,女28例,1~2岁的占18例, 3~7岁的占42例,8~14岁的占20例。农村儿童总占48例,城市儿童占32例。中毒的种类为:药物中毒最多见,36例,鼠药中毒为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占14例,其它的例如有毒植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占10例。小儿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发生变化、惊厥、消化恶心、急性腹痛、呼吸不畅、烦躁不安等。救治时间最早的为20分钟,最晚则2个小时。中毒的途径大致有三个:(1)消化道中毒。(2)呼吸道中毒。(3)皮肤接触中毒。
2.2 临床方法:本组80例小儿患者中,78例患儿得到立即就诊,以温开水进行彻底地请洗肠胃。给予药物中毒患儿特效的解毒剂,并给予利尿以及补液等对症辅助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联合血液透析,进一步排查体内毒物的清楚情况。一氧化碳中毒的进行高压氧治疗。
3 结果
药物中毒在小儿急性中毒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年龄多为1至5岁的小儿,其中消化道中毒最为常见。由于经家长及医生的及时发现与抢救,成功获救72例,得以完全康复,且无任何后遗症。8例死亡,其中中毒鼠强的占有4例,无机磷农药致死占3例,有机氟致死占1例。
4 讨论
4.1 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小儿急性中毒属于突发的事件,能得到及时的预防才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本组的资料显示,小儿急性中毒主要特点有:(1)多发于年龄在2岁~7 岁的小儿。这和此年龄阶段的小儿室外活动多、好奇好动、对毒物的分辨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高。或者由于家长的疏忽误喂以及药物管理不到位,导致小儿误食。(2)中毒的途径一般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3)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在中毒途径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最为常见的中毒原因为误服药品、农药、鼠药和食物中毒等;而学龄儿童则是出现误服药品、农药以及吸入中毒等;(4)中毒的毒物主要以药品最为常见,主要为灭鼠药、农药以及一氧化碳。(5)在本组的所有病例主要是农村的发病率最高。
在本组的所有病例中,治愈率和存活率均较高,达到90%经过对本组病例的研究分析,我们总结得出的救治原则为:要及时地确定患儿的具体中毒原因、中毒时间、种类以及途径,应使患儿尽快脱离中毒的现场,做好医院内外的及时救治,以排除患儿体内尚未损害到脏器的毒物,要迅速做好解毒的工作,及时给予救治。要特别保护好患儿的重要脏器的功能,切实争分夺秒地救治患儿,以有效提高中毒患儿的治愈率以及存活率。
4.2 小儿急性中毒的防治:现阶段,小儿中毒已成为小儿死亡的重大原因之一,因而,必须做好对急性中毒患儿的防治工作,积极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给出如下阶段防治建议。
4.2.1 提高预防第一的意识。家长在发现孩子生病之后,应直接就医,谨遵医嘱,做好用药工作,不能擅自加大药量或者是随便用药,应加强用药安全意识,要限制儿童擅自开启药物的包装袋。家中若是有中毒物品或是药品的,必须粘贴标签,做明显的提醒,此外要将这些有毒物品存放在小儿无法解除到的位置,特别是家庭中常用的灭虫、除鼠药等,更加要注意安全使用和存放。
4.2.2 加强对小儿的宣传教育,防治小儿自杀。要预防小儿中毒事件的发生,主要还在于加强对小儿的监管以及教育,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小儿的自身保护意识。应定期组织小儿、家长以及社会所有少儿工作者做好宣传教育的工作,家长不仅要存放好家中的有毒物品,还要高度重视小儿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小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小儿健康的性格、心理,要时刻关注好小儿的情绪的变化,若是发现他们举止异常,则要做好沟通工作,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指导,这样才可防治不幸事故出现。
4.2.3 完善小儿急性中毒抢救体系。加强对滥用各种处方药的控制,严厉打击社会上的各种无证行医,加强对儿科医生的业务技能培训,使其能掌握好各中毒种类相关知识,做好救治工作,以提高中毒小儿的治愈率和存活率。
4.2.4 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测农药产品以及蔬菜农药残留的工作。应进一步对药物以及毒物等进行规范地管理,对于肆意将已禁用的农药用于蔬菜除害的行为,应依法严厉打击。对生产以及销售有剧毒的鼠药行为,更应将违法之人绳之以法,进行严厉地处理,这样才可切实保障人民的视频安全、生命安全。此外,对于发生有群体性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或是突发性的中毒事件时,相关卫生监管部门必须及时地接入案件调查,查清楚中毒的原因,并加强管制,以减少或防止此类事件的再一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芳,周炯英.小儿急性中毒 68 例临床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8,15( 30) : 4296-4297.
[2] 仇诗奖. 小儿急性中毒253例的临床救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23).
[3] 钱素云.小儿急性中毒的特点和诊治进展[J].小儿急救医学,2010,17(4):2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