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终于和我说话了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wi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呈现
  
  去年9月1日,妈妈牵着贝贝的手来到了幼儿园。在前期的家园互访中,贝贝妈妈告诉我们,贝贝不怎么和陌生人说话,什么事情都要等妈妈下班回来才说。
  在开学的最初阶段,贝贝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有分离焦虑,哭闹得比较厉害。一个星期下来,其他孩子已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话,而贝贝的问题却日渐凸显:她每天都把小便拉在身上,不愿意离开位置,和同伴没有交流,不加入任何游戏,不和老师作任何沟通。
  
  互动再现
  
  安排座位的时候,我们让一个能说会道的小男孩和她坐在一起(该男孩还在用尿不湿,也常尿在身上,同样的境况或许会让贝贝放松),如我们所意料的,贝贝和男孩成了朋友,脸上逐渐有了笑容。
  小班上学期,贝贝有了一个朋友。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但和老师不做任何沟通。
  我私下和贝贝周围的几个孩子说,贝贝和你们在一起真开心,你们是贝贝的好朋友吗?积极的暗示,让孩子们主动去接近贝贝,贝贝的朋友越来越多了。
  小班下学期,贝贝和班上的大部分同伴有了交流,但是吃饭、如厕等生活方面时反能没有进步。依然不和老师做任何沟通。
  我们开始尝试让贝贝参与班级服务工作。比如,收户外玩具、分发碗筷、帮助老师整理图书架等,贝贝对这些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对我们的表扬有点不自然。
  进入中班。贝贝渐渐融入集体。和每个同伴都有了交流,每天都很快乐,能参与所有的游戏活动。集体活动时很专注。能积极地和同伴一起表演、朗读。但是,只要她一发现老师在关注她。就立刻停止自我的展现。
  有一天,班级里开展角色游戏,贝贝是“超市”的“收银员”,她快乐地给每个“顾客”用机器“扫描”价格,并告诉“顾客”要多少钱,我混在“顾客”队伍中,期望她能在游戏状态下和我说一句话。可是,当轮到我的时候,她只是“扫描”我的商品而不愿意和我说话。我问:“我的这个黄瓜好像已经不新鲜了,我能不能换一个?我这个黄瓜是多少钱的?不新鲜的能不能不要钱?”她低头不理,并不再工作了。我选择离开,离开后不久,她又恢复常态,继续融入集体……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们和贝贝从小班一起走到了中班,一年多的温情相处,理应化解一切烦忧和隔阂,但是我们和贝贝的交流却毫无进展。我始终看不到贝贝对老师的接纳和喜爱,这一切让我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有时真的心力交瘁。但是,我时常告诫自己,既然这个小天使来到了你的身边,那你就有责任帮助她,如何转化贝贝对我而言,是挑战,更是责任!
  
  寻求原因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执著地寻找问题根源。我们行动的第一步就从了解她和她的家庭开始。
  和家长的沟通
  老师:贝贝在学校里一直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在家里她话多吗?
  贝贝妈妈:就和我话多,和家里的其他人基本不说话。有一次我的妹妹带她,在一起整整一个下午,贝贝没有和阿姨说一句话。
  老师:怪不得上次奶奶来接,贝贝哭着不愿意回家。贝贝和邻居说话吗?贝贝妈妈:我们让贝贝叫,但她不愿意。我也经常和贝贝爸爸一起讨论,为什么女儿那么安静,是内向、胆小还是……
  贝贝爸爸:不要瞎说,会好的,长大了就好了,她可能是比别的孩子需要更长的适应期吧。我小时候也很内向的。
  贝贝妈妈:想想贝贝跟我们在一起那么伶牙俐齿,自闭好像离她很远。可每次亲子活动时,看着其他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而贝贝只是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远远地观望,不愿融入这个集体中,我对贝贝的明天充满了忧虑。
  贝贝爸:我有时也思考,是不是因为我和贝贝妈妈太追求顺其自然,总是想着时间会改变一切,其实孩子是有惰性的。
  老师:平时你们带她出去玩吗?在新的环境中贝贝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吗?
  贝贝妈妈:我们有时带她去公园玩,但她一般都自己玩。不上幼儿园的时候,没有和其他小朋友的比较,我们对贝贝的表现没有太在意。
  老师:通过与贝贝父母的沟通,我隐隐感到贝贝不愿主动寻找同伴玩耍,特别是不愿和老师进行交流或多或少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贝贝过分依恋家人,其父母对孩子关怀备至,使孩子有了很强的依赖性,这对贝贝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i贝贝不愿接触陌生人,父母乐观看待,并没有注意观察并正确引导贝贝。这样,贝贝越来越害怕陌生环境,胆子越来越小,离活泼开朗也越来越远。
  
  从理论书上寻求答案
  找到了家庭环境对于贝贝性格形成的影响,我又开始在心理学书籍上寻找答案。是“自闭症”?应该不是,小班一年的集体生活,贝贝基本融入集体。是“社交心理障碍”(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这就属于社交心理障碍)?为什么和同伴没有交往障碍,而和老师、成人有呢?可能是孩子个性积极性中的选择性在“作怪”(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率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个性积极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例如,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对贝贝来说,老师和陌生人就是不被选择的部分?而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同龄人能给她一定的安全感,从而被选择交往?心理学表明,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这让我充满了紧迫感,贝贝在幼儿园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了。
  
  解决过程
  找到了症结所在,我开始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
  我找来了贝贝的妈妈,建议她和老师起努力,重视家庭环境对贝贝性格形成的影响,在家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到爱而不娇。注意陌生场合下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千万不可顺其自然,只有激发孩子良好的交往意识,才能让孩子克服消极的一面,发扬积极的一面。贝贝的妈妈听了我的建议,表示定尽力配合。
  在幼儿园,我开始记录对贝贝的观察,观察多了,对贝贝的性格也就了解得更加深刻,在和她的交往中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策略一:脉脉温情,期待冰山融化
  每天上午喝牛奶后、集体活动后、午餐后,老师都会提醒幼儿上厕所,每个孩子听到老师提醒后都会去厕所,而贝贝从来不去。每次都是老师牵着她的手,带她到卫生间,尽管这样,贝贝尿在身上的次数还是不少。每次尿湿,贝贝就大哭。每次,老师总是温柔地帮她换裤子。时间渐渐进入冬天,贝贝有时候会尿湿两次,干净的裤子没有了,只好麻烦妈妈送来。妈妈说,“你再尿在身上,我就不来接你了!”老师说:“尿在身上多难受呀,换衣服也会冷的,万一妈妈真不来怎么办?”贝贝无言地大哭。我们陷入僵局。
  不可否认,每日重复的“戏码”考验着我们的耐心,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孩子,她本身对我们已经那么排斥,不和我们做任何沟通,如果我们再疾言厉色,那么,她和我们的距离肯定会越来越远。于是,我们老师之间有了一个约定,永远 用温和的语气、温柔的肢体语言和贝贝进行交流,当哪个老师“耗尽”耐心时,再换另一个老师温柔登场。尽管在小班的整整一年时间里,贝贝从来没有和老师正式对视过,也没有向老师微笑过,但是我们相信,即使是冰山也有融化的时候。
  
  策略二:小步递进,逐渐靠近心灵
  我们开始尝试转变方式,从以前的侧面接近改变为“正面出击”。
  贝贝来园时,我们热情地走近她,拉着她的手说“贝贝早,贝贝的衣服很漂亮,贝贝也会叫老师早!”刚开始的几天,她很躲避,渐渐地,她低头默认。
  我尝试着把贝贝抱在怀里,但是我很明显地感受到她的不安和排斥,好像随时都要从老师的膝盖上跳下。我们的示好没有让贝贝有安全感,反而充满了排斥,我们决定不那么刻意热情地靠近她,而是和风细雨地让她逐渐接受我们,适应我们这个集体。
  有时贝贝来幼儿园晚了,我会帮她留个布娃娃,等她来了悄悄给她:“贝贝早,布娃娃和老师一起等你来上幼儿园呢。”这时,她会低头接过玩具。
  虽然贝贝一直不愿叫老师,拒绝和老师交流,但我们坚持不远不近地关注她,给她表扬和鼓励,在她不经意的时候牵一下手,帮她换衣裤的时候注意态度上的婉转和动作上的轻柔,我想,这日常生活中的照顾和帮助,对于贝贝来说,她会感觉老师喜欢她,老师很重视她。在她感受到爱的同时,明白老师是她的好朋友,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而不是那个让她逃避的陌生人。
  
  策略三:软硬兼施,唤出天籁之音
  在我们的努力下,贝贝渐渐进步了,在问她某些事情的时候,贝贝开始用点头和摇头表示了,我们欣喜若狂,她终于开始和我们有交流了。
  临近中班寒假,我和贝贝说“快要放假了,贝贝和老师说再见吧!”贝贝不说话。“叫老师吧,老师真喜欢贝贝!”贝贝抬头看着我,动动嘴巴,似乎想叫了,但努力了很久,还是叫不出来。我说“这样吧,过了年,贝贝又长大一岁了,本领也更大了,开学的时候一定会叫老师,也愿意和老师说话了!”贝贝如释重负。
  开学前一天晚上,我特地打电话给贝贝妈妈,问贝贝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约定?贝贝妈妈说:“在家对着镜子叫呢,说在心里一直叫的!”妈妈在电话那头叫贝贝说,“快来,在电话里叫一声季老师!”耐心等待很久,终于听到了一声急促而短暂的“季老师”!我说:“声音真好听,明天到幼儿园也这样叫我哦!”可是第二天并没有如我期待的那样,贝贝哭着不愿意上幼儿园了,妈妈说:“贝贝说到大班再叫!”我的“逼迫”让贝贝又有了压力,我们继续等待。
  中班下学期的贝贝更活泼了,可以看到她投入地参与各项活动,还能听到她和同伴玩耍时咯咯的笑声,但我们的每一次靠近和注意都会让她“戛然而止”!
  一天中午,贝贝不停地和同伴聊天,就是不肯午睡,老师提醒也没有效果。午睡后,我把贝贝留在了床上,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一个男孩在商场骑木马,商场要关门了,但他不愿下来,母亲劝说、心理学家疏导都没有效果,最后商店保安在男孩耳朵边轻轻说了一句,男孩迅速下马,僵持了一个多小时的“游戏”结束。后来有人问保安说了什么?保安说:“你再不下来,我把你脖子拧断!”当然保安的话过于暴力,但从这个故事中反映出
  某些时候我们对孩子过于尊重和温和并不能达到目的。想到长期以来对贝贝的和风细雨,我们决定来一次“暴风雨”。我说:“贝贝影响别人中午休息,今天下午就在床上休息,不起床了,也不送你下楼了,妈妈反正也进不来!”(因前期发生的袭幼事件,孩子由老师送到门口,家长不进校园)听了我的话,贝贝准备溜出午睡室,黄老师抱住了她。贝贝开始哭,我走过去说:“是留下来,还是叫我呢?”奇迹发生了:“季老师!”猝不及防的一声呼唤,天籁般的声音啊!我一把抱住了她,她也紧紧地靠着我,我惊喜地应答着说:“她是谁?”“黄老师,”我们激动地叫来了另一名老师,贝贝也高声地叫着“周老师!”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和怜爱,抱着她一起坐在床上问“明天还叫我吗?”她点头,我说:“不要点头,用嘴巴告诉我。”“叫的。”“喜欢老师吗?”“喜欢的!”随即,我们停止搬床,让全班小朋友见证这一快乐的时刻,让小朋友一起听贝贝叫三位老师,我们终于成功打开贝贝的心门,走进贝贝的内心世界。贝贝终于跨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从一声简单的称呼到和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
  值得欣喜的是,第二天贝贝来幼儿园时和老师打招呼了,虽然表情有点不自然,但声音响亮。随后的几天,我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以巩固“战果”,找一些话题聊聊,贝贝话语不多,但也一一回应!某日,她跑到我身边,说:“季老师,有被子掉了!”我随着她来到晒被子的地方,帮着捡被子,我问,“你知道是谁的被子吗?”“不知道,我的在那边!”这是一次贝贝主动的交流,我知道那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中班即将进入尾声,我们计划,慢慢地让贝贝敢于回答问题,敢于在集体前表演,敢于和所有陌生人顺畅交流。
  在贝贝妈妈的博文中,有一段写给老师的文字,“感谢你们,亲爱的老师,是你们用爱心和坚韧浇灌了一棵幼苗并努力地使她健康地成长。哦,我女儿的春天已经慢慢地来到。这一天我们已经等得太久,太久……”
  
  给家长的建议
  很多孩子一直被家人过度关注和保护,所以很少能走到外面的环境中和陌生人交往,长此以往,孩子的交往技能得不到正常的练习,但因为没有横向的比较,成人对于孩子交往能力上的缺失往往会忽略,缺少相应的重视。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家长应该多带孩子走进群体,及早发现孩子和同龄人发展的差异,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
其他文献
早教四要点    日前举办的金宝贝早教讲座“3岁定一生”中,早教专家介绍了0~3岁儿童潜能开发的四个要点:不打小孩,丰富宝宝的体验,鼓励宝宝表达,用平等态度对待孩子。  专家强调,孩子在2岁就会撒谎,若是打他,只会对他产生更大的压力,继而继续撒谎,正确的做法是告诉他什么是对的。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丰富宝宝的体验。在宝宝表达时,多鼓励、认同他,给予正面的反馈。在面临选择时,不要擅自帮孩子作决
申飞扬 6岁  愿望:打算坐火箭去看月亮长啥样。  理由:想看看月亮胖的时候什么样,瘦的时候什么样。  高笑涵 5岁  愿望:坐上宇宙飞船看看其他星球。  理由:我没去过其他星球。  徐扬凯 5岁  愿望:开飞机。  理由:想看看天上有什么东西,想知道天上是黑的还是亮的,想看看星星到底是什么颜色。  张煜豪 5岁  愿望:想变成一只可爱的小老鼠。  理由:这样就可以半夜起来吃东西了。  打算如何实
朋友向我诉说,孩子的兴趣一时变一种,玩具呢,时刻也都要新鲜,钱花了,最后还不珍惜。对此,我家可不犯愁,不花钱的玩法就有好几种,而不花钱就能做出的玩具,则更不在话下,例如纸杯。  纸杯电话  找来一条棉线、一枚针和两个纸杯、两截牙签,我们开始做“电话”:用针在两个纸杯的底部各穿一个孔,把线的两头分别穿过小孔,末端系上牙签,以免拉紧时棉线从杯子里逃脱出来。最后将两个纸杯连接起来,纸杯小电话就做好了。 
“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个都不会?”“你这个小笨蛋”“我家孩子就是笨了点! ”……  家长不妨反省一下我是否经常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是否总在有意无意之中向孩子传达这样的观念——“你差,你不行”。  我们发现,在下面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父母会对孩子说“笨”“不行”之类的话: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父母失望或者希望孩子更努力时说;看到孩子笨手笨脚,父母带着爱意和嗔怪说这些话;为了表示谦逊,在向他人介绍
蒲公英的种子们一直在等一个远行的时机。  就在今天,机会来了。  阳光热力十足,天气晴朗平静。蒲公英被照射得浑身发烫。突然间,“啪”的一响,种子们应声迸射开去,一个个举着小伞,铆足力气,奋力向上飞。  “飞高些,再高些……”大家都在心里給自己鼓劲儿。  100颗蒲公英的种子里,99颗都只能飞出10多米的距离。原因就是天气不够晴热,没法飞得高远。  可今天不同。在这个绝佳的好日子,够幸运的话,它们甚
来美国前我告诉儿子“箱子全部装满了,你的玩具一件都不带。”他答应得很干脆。可出门前的一秒钟,他却大喊“我要把小熊带走。”于是,小熊成为唯一趴在儿子小背包上漂洋过海的玩具。  以前儿子着迷于钥匙机器人、水枪之类的玩具,对小熊不太在意,最多睡觉前会把它拎到床头。可是来美国之后,他不论去哪里都会把小熊带上,睡觉前也一定要找到小熊把它抱在怀中。一开始,我觉得这是因为他玩具少,又没认识新朋友,才把小熊当成了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卫生部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有84%的儿童不知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怎样避免细菌的传播。只有10%的儿童在咳嗽时用手或纸巾掩住口鼻,并在之后立刻洗手。  从1000位母亲中随机抽取15人,她们也表示不知道防止病菌传播的最佳方法。  为了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美国卫生部已出版一本画册,告诉学生藏在他们手上和袖子上的病菌带来的危险。这本书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对着别人打喷嚏、把用过
蚊子
期刊
春天,最适合播种了。  翻翻泥土,撒下种子,围上篱笆,浇上清水,之后就是等待,等待生命破土而出,这也是播种最有趣的地方了。  闲时播下种子,满屋菜香之时,孩子入口更香。朝花夕拾采果果  圣女果,也叫樱桃番茄,一年生草木作物,茄科番茄属。吃起来酸酸甜甜,清脆爽口,目前市面常是的有玫红、黄色、橙色,另外还有紫色、黑色的,比较少见。  圣女果对土壤有较好的适应性,以沙壤土為佳,喜欢阳光,通风要好。偏好大
儿子对时间没什么概念。在他来看,一天的时间就是用来吃饭睡觉和玩,精力充沛的他有次甚至问我:“妈妈,为什么天会黑呢?天如果一直一直不黑的话,我就可以一整天都在玩了。”  这个无心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自然与科学之间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何不借着这个机会,跟儿子一起探索白天与黑夜的秘密呢?  1整天=1个白天 1个黑夜  作为一个爱手工的妈妈,也为了让儿子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一天的变化,我DI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