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生物实验题解答思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y11011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教学中实验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学生对于生物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操作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本文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生物教学的经验,深入研究了新课标对于生物教学的最新要求,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物实验创新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60-01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认真学好生物实验中的相关知识与各种技能技巧,才能真正学好生物学。本人通过调查与访谈了解到:新课改后,虽然教材变了,实验课开设比以前多了,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多大的改观,很多时候还是在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本人深研新课标,多方请教资历高的老教师,认真分析学情,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与老师的实验课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同研究与探讨。
   一、自主预习,并且要学生做课前演示
   课前能做到自主预习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课前一天老师要告诉学生第二天生物实验课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课下预习课本上的知识,并且通过查阅参考书和资料,自己简单地设计下实验步骤,第二天课前让学生做演示或者让同学之间讨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知识中挖掘自我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观察细胞》这堂实验课,这堂课要求学生利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和了解植物细胞。虽然在之前的生物教学中很多学生已经学会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是由于真实接触和使用的次数还是太少,再加上相隔时间已经很久,大部分同学都已忘记显微镜具体的使用流程,老师就要课前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自己弄明白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第二天上课伊始就找同学上讲台用老师带来的显微镜演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并且边演示边向同学讲解,让下面的学生为讲台上的同学指出优缺点,改正错误和补充并找出该同学遗漏讲解或者讲解错误的地方。例如一位同学就补充到:高倍镜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到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像,我们所移动玻璃片的方向实际上是与物象呈现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使用显微镜时,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直接转动转换器就可以了等。这样,学生们预习好了再进行教课,不但使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不断进步,还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掌握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做到了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指导员,让学生指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指导能力,让学生成为“小老师”亲自指导学生。例如:在上《制作洋葱表皮装片》这堂生物实验课的前一天,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挑选出五位动手操作能力和生物实验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自己选出的学生指导员。具体流程如下:首先,让他们通过自学课本内容对实验操作步骤有一个大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对他们进行《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实验的操作指导和训练,最后,让他们分别作一个洋葱表皮装片,并且耐心指出每个人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错误和问题。这样,老师通过五位小指导员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预先猜测出了实验课上班里的同学可能出现错误和问题,课前就针对问题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实验课上也就不至于会由于学生的各种突发问题太多而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手忙脚乱。
   有了这五位老师提前培养好的小指导员,老师也增加了五个小助手,这样就可以将班里的人分为五大组,一人负责一组,老师再负责最后的全局指导,这样就把任务难度降低了很多,一个老师要负责50多人的大班级被分成了五个小班级,效率自然而然的提升很多。而且经过多次使用这种方法,不难发现每个小指导员们都想在同学面前做到最好,因而指导同学的积极性不但很高还十分认真负责。每次自己的组员遇到难点和困惑时,小指导员都立刻帮助组员解决问题,如果实在解决不了也会立刻找老师帮忙,老师也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们分析解决学生遇到实验中最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都学会了应当学懂的的生物实验知识与实验操作步骤和要领;对于老师而言,减轻了许多负担,老师再也不会出现只要是实验课就满教室跑的现象,而且还可以从整体上的把握全局,了解每组的实验进度,进而了解每一位组员的实验进度。这种方法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指导员一定不要一成不变。每一次实验课之后都选出这节实验课表现比较突出和优秀的同学作为下一次实验课的小指导员,学生也就可以在这种鼓励机制中努力做好每一次的实验,而且老师还要做到心中有数,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年当中,都做一次小指导员,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在公平中不断进步。这样,中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学习热情大幅度上升,主动性也随之提高了,在这种自主的动脑动手中创新能力也就随之被充分的挖掘出来了。
   三、运用多媒体,弥补实验课不足
   有些實验教学内容因为条件限制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实验,这时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视频将实验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多媒体一直以其即可展示图文,又可以显示视频的优越性,极大地优化和弥补了整个教学任务中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突破了教学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还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不能讲授的知识。
   对于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课,如果学生将其牢牢掌握,不仅使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激发了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近一步培养了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的素养。对于生物实验教学,只要老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则会得到很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魏占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探讨[J].实验教学研究,2011(07):44-45
   [2]杨金红.中学生物实验改进思路[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1,17(05):2-4
   [3]姚家佳.浅谈中学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和创新[J].新课程研究,2010,175(01):98-10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52-01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一直以来普遍为广大地理教师所采用,特别是随着高中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但笔者发现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是误区,那么在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此问题笔者谈谈粗浅的认
【摘要】本文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创设教学情景、采用“互助互动合作”式的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四个方面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有效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发挥主体作用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54-01  “以生为本,有效教学”课改课题在我校开展两年多,这两年来我对如何才能充分发挥
随着人类对森林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森林经营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木材,更是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应运而生。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当中,林
MADS-box基冈是指含有保守的DNA结合域MADS盒的转录调控因子,它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界。MADS是由几个最初发现的成员——酵母MCM1、拟南芥AGAMOUS、金鱼草DIFICIENS和人类SR
本研究以薄荚相思(Acacia leptocawa)组培苗为材料,以流苏相思(A.fimbriata)未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2种相思树的离体培养与人工种子制作研究。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57-01  《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生物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生物知识,形成生物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摘要】《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初步探究化学实验教学:掌握基本技能,规范实验操作;巧用多种形式,增强实验效果;重视实验反思,提升实验作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基本技能实验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60-0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物理课本中无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渗透在各章节中的课外小实验,它们在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升学压力,不少物理教师在主观上并不重视实验教学。因此,我认为初中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围绕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细胞生物学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实施了互动式教学模式、角色互换式教学模式、开放性课题培养模式和读书报告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2013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