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名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运用常规糖尿病检查方式,对观察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获取两组患者的检查满意度及相关检查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血管狭窄、闭塞与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内径都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能快速检查患者疾病,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检查、治疗中运用与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052-0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和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问题。在日常检查中,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存在间歇性特点,一般检查仪器不容易及早发现病情,这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是十分不利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新型糖尿病检查方式,将其运用到患者病情检查中,能够快速、针对性的检查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在本研究中,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到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中,并做出如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20年12月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50名患者。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8名,女性患者为22名,患者平均年龄在33~78岁,患者病龄为3~10年;常规组男性患者23名,女性患者为27名,患者平均年龄在34~76岁,患者病龄为2~10年,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并无明显差异。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先行常规检查,以便为本研究提供良好的检查信息数据;后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便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观察组患者直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体检查流程如下:
  在常规检查中,对患者运用ABI检测方法,运用仪器对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行检查。让患者仰卧,平静休息10min,然后运用12cm×40cm袖带,以此测量患者双侧上臂的肱动脉收缩压取高值,然后测量患者双下肢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收缩压,获取患者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收缩压数值。
  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时,对于患者下肢动脉超声检测方法及其判断标准,采用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在检查中,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并暴露下肢,然后运用超声仪器从患者的腹股沟区探查股总动脉,沿血管向下于大腿内侧扫查股浅动脉至腘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进行检查与观察,明确患者下肢动脉是否光滑及有无内中膜增厚的情况,测量患者的血管内中膜的厚度等,明确患者下肢是否有斑块形成,以便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n表示例数,(%)表示百分数,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比较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常规组患者运用常规检查,对观察组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下肢血管狭窄、闭塞与斑块的检出率为84.00%,而常规组患者检出率为50.00%,研究组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内径比较
  在本研究中,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检查,对观察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得出研究组患者的腘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内径都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检查满意度比较
  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度为90.00%,常规组患者检查满意度为68.00%,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结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得出其检查具有快速、准确、针对性强的特点,且患者的检查满意度较高,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治疗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及早干预治疗减缓病情的进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早日康复。针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能够做到及早检查、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值得在临床检查、治疗中运用与推广,以便造福更多的糖尿病患者。
  参考文献:
  [1]赵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像学特征[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3):104-105+108.
  [2]赵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04):153-154.
  作者简介:王海虹(1969-),女,汉族,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检查与诊断。
  河南电力醫院特检科 河南郑州 450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辅助治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CA125、HE4水平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对照组直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两组术后均开展术后常规化疗,治疗后就组间CA125、HE4水平改善情况、手术结局及预后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治疗后组间CA125、HE4水平水平均降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卷曲霉素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单用莫沙西星治疗的3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采用卷曲霉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3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空洞消失时间、病灶吸收时间、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卷曲霉素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能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肾内科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案例,然后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将7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针对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治疗。其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和血压恢复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西药调剂出现差错的因素及具体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2020年11月西药房药剂科处方400张,并对其中差错发生的情况、类型就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提出相应发预防策略。结果 发生西药调剂差错的类型为药品规格和数量、错发患者以及用法用量出现差错等。调剂差错的原因为药师因素、医师因素、患者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结论在西药调剂工作中,要及时找出出现药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文拉法辛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8例抑郁症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联合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舍曲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抑郁情绪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较参照组79.55%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组HAMD评分较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1.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消化内科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20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消化内科治疗。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分别是93.33%、77.78%,两组比较可知,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分别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筛选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随访复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对病患的治疗有着较大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患者早期治疗中,采用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本院收治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2例患者均为2019.1-2020.6期间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确定针灸组41例,常规组41例。常规组给予单一针灸康复治疗,针灸组在其基础上联合PNF技术,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总有效率,针灸组与常规组分别为95.12%、78.05%,针灸组更高(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CT诊断方式在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推广意义,借此总结一系列的临床诊断体会,从而为更多患者疾病的准确诊断、康复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脑肿瘤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同期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为两组患者安排颅脑CT检查,通过CT诊断实际病情,将所得数据作为主要的治疗依据。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分别应用ELISA、CLIA两种检验方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疑似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学检验,以实时荧光定量 PCR结果为基准,判断ELISA、CLIA检验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验,乙肝病毒阳性60例,阴性38例。ELISA 法检测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4.7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