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乐教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来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教思想是荀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乐论》一篇集中展示了荀子对于“乐”的本质、内涵及功能的详细论述,是对当时社会上“非乐”思潮的有力回击.荀子认为,乐教具有化性起伪、调和性情、规范社会秩序的功用,能够促进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同时,他主张要汲取雅乐之中的修身价值,远离邪乐带来的污佞之气.荀子的乐教思想内涵丰富,教育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与高校思政课程具有相同的基因属性,去除其封建色彩,挖掘其教育资源,推进传统乐教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对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应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思想道德教育渗入校园文化活动,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团体辅导技术,把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方面,打造带有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品牌.
思想政治教育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两者具有工作目标的同向性、教育内容的对接性和实现过程的一致性,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文化自信的提升.在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构建深度融合的意识、坚持全面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的指导作用,同时优选契合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和文化生活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宋词蕴含着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再现了宋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人文风情,国内外译者不乏对此进行翻译研究,许渊冲先生的宋词英译版本独具匠心,通过仔细斟酌其意象翻译,不仅准确传达了词人的情感意志,而且有效传播了中国诗词文化.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为视角,选取许渊冲先生英译《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为研究对象,探析“三美”理论作为中国诗词翻译理论指导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以期为宋词英译提供有效借鉴.
习近平劳动观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丰富的内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劳动观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应用有助于解决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劳动教育效果,促进高职院校育人质量的提升.
焦点解决技术是以寻找个体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期治疗技术.高校辅导员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可利用焦点解决技术把问题的观点集中在学生本身,并且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本体、团体、例外、成功经历的优势,从高校思政育人角度切入,优化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和方法,增强谈心谈话的育人实效,激发学生自我赋能,推动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