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齐燕战争──兼论《孟子》相关篇章的文本编年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传世品陈璋方壶、80年代新出陈璋圆壶铭文与今本《孟子 》及 其它史籍相对征,考证出孟子在齐燕战争时(305BC)正在齐国,其时齐国面临着兼并燕国 的绝好战机,孟子及其朋友储子、匡章等人极力主张伐燕。孟子劝齐宣王伐燕的动机是因为 他期望周初文王—武王—周公—成王模式能够重现,因此他设计的“伐燕”、“取燕”策略 也是模仿周初克商及统治商后裔的旧套路。孟子有关禅让、仁政和义战的理论,与其劝齐伐 燕并无矛盾,均可从周初模式中得到圆通的解释。这一事件的历史复原,有助于分析孟门弟 子是如何围绕它对《孟子》文本进行叠加累造的,进而重新排定《孟子》相关篇章的文本编 年。这一事件,也应当成为剖析《孟子》文本形成过程的一个界标个案。
其他文献
论《长恨歌》主题思想的二重性裴新政(平顶山矿务局)《长恨歌》是白居易的著名作品,与《琵琶行》并称“白诗双璧”。但这首千古绝唱的主题思想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本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是以主张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国家经济,以政府公共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消费需求为突出特征的。这一理论不但在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而且对解
学会记笔记是听课的基本功,有研究表明,做笔记的人比那些不做笔记的人掌握知识更牢固。
师公是盘古瑶社会传统知识的传播者和传承者,他们对维护瑶族社会稳定起着积极的影响。师公群体在瑶族社会中普遍存在,其特殊的身份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对他们的师承制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网络信息也在不断地推广与普及,各种网络文学也被改编成为影视剧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并且反响也十分的热烈,例如今年夏天上映的由小说《蜜汁炖鱿鱼》改编
通过分析研究酒钢采矿、选矿、烧结、冶炼工序以及配套脱硫系统除尘灰特性,提出了将含铁除尘灰分为高碱金属、高锌、不锈钢以及低有害元素4类的新思路,并分类进行了多方案试
由于我国的人口一直在增加,导致我国对用电方面的需要也一直增多。在当下,我国对电网的建设工程一直在不断的扩大,电网输送的容量也在持续增加,但是这些工程在进行扩大的同时
“五德终始”学说,发轫于战国,勃兴于两汉,它影响深远,从纵的方面来说,魏晋,隋唐,元明清之士都在谈论它,从横的方面来说,它神奇地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史学、甚至文学之中,它
<正> 著名学者陈鼓应(福建长汀人,1935年生),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79年赴美,任加州大学研究员,1984年起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多年来致力于哲学史研究,取得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评价研究,构建完善的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培训成果,提高培训效益,更好地推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借鉴柯克帕特里克培训评